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语文教师的才情与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教过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但我最爱的还是教语文。
语文可以很美。我欣赏了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父与女》,被深深感动。我愿意将我的感受与学生们分享。课上,我简单介绍后,和他们一起静静地看与听,静静地思索。播毕,他们诉诸于笔端的全是由短片激发出的饱含真挚情感的句段。这是语文教学。
语文也可以很潮。比如那些最火的电视节目可以借用于语文。我和学生们在教室里“一站到底”――问答的内容是文本中的知识点,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我们也有自己的“听写大会”――让学生集中学习完字词后听写,方式与电视节目完全一样。这还是语文教学。
是的,诗情画意,旁征博引,说写思辩,游戏其间。这或许就是教语文的魅力。
二
我乐于享受这种感觉。而获得这一感觉倒不止于一文本一教参那样简单。
教参是必读的,多年来,这已经形成我上课前的一种习惯。因为我知道,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但若要让语文课真正地灵动起来,让我能享受充满生命与活力的语文课堂,我还会做其他的事。
我会去读书、看报、刷屏。这些事能带给我许多灵感。也许前一天还在纠结于如何开课,可是就在上班途中,我阅读了报纸上的一则信息,一下子便豁然开朗,课前信手拈来,课上水到渠成。我知道,当整堂课不厌其烦地说着教材那点儿事,这张旧船票是不能让如今的学生们登上新时期的客船的。所以我在微信“订阅号”中去找方法,在新闻中去觅热点。比如看了网络疯传的“汪峰体”,我们也玩起了“汪峰体”的游戏,出示相应的名词与动词,选三个与自己相关的数字随机组合成一个句子,有一些汪峰式的“矫情”,但是很有趣,也很有用――学生们很快地掌握名词可以做主语或宾语,动词做谓语的用法。
我会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爱好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将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相结合,既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教学文本。
我喜欢画画。记得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公开课上,我十秒内完成了小女孩的肖像速写,美丽而传神。学生们眼睛亮了,读“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的声音更加响亮动人。在讲《少年闰土》时,我画“圆脸”“小毡帽”“银项圈”,寥寥三笔立刻显现人物特点。我不用多讲,学生便明白了:哦,原来写人物外貌可以这样!这都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之外的力量。
我学会了摄影。我在旅途中发现美,那些行走的经历与感受,都成了我语文课堂中的素材。我知道了黄河长江、海南,我的描述就能与那些去过这些地方的学生产生共鸣,我也能将我的感悟告诉那些未去过却无限渴求的学生。一次,我在枯萎的荷塘里选取不同视角拍了一组作品《荷殇》,借之表达对荷之生命的赞美。我将之呈现给学生,和他们一起欣赏。学生们在惊羡中佩服我,走近我。我呢,马上告诉他们,写作亦应如此,要善于在繁复的世界中去训练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要学会取舍,用典型的事例与个性的笔调抒发自己要表达的情感。这种教学,比起枯燥的说教要丰富有效得多。
三
我们爱语文教学,必须得先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了,才会去热爱教育这一事业,也才会去热爱我们的学生。
这时,我教的就不只是语文,还会给予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少了些急功近利,着眼长远,让语文教学奠基学生的未来。
我和我的学生们,用三年的时间,以《花开向阳》为题,写自己身边的人,写自己身边的故事。在写作过程中我指导孩子们学描写抒情议论,我还教他们去审视生活,提炼经典,辨别美丑,感触善恶,明晰前进的方向。我们朗读自己写的优秀片段,讨论下一步的情节如何开展。这种真正的听说读写伴随着非智力因素的涵养,都将助力他们的未来成长。
“Grit”(坚毅)是现在美国教育学界正火的教育理念,我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坚毅、勤勉等。毕业了,我和学生将三年来的文稿整理出来,印刷成真正的小说。当学生们亲自将自己写的小说收入连同其他小说手稿全部捐助给贫困山区儿童时,他们收获的不只是一部小说,还有持之以恒的品性,传递爱心的善念,获取成功的快乐……
四
有人说:一课本,一教参,一教案,可以教语文。但学生犹如荒漠中的小树,如果其成长需求的养料不多、阳光不足、水分不够,他们又怎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都明白:教好语文,还需要更多专业之外的素养。这些素养,涵盖教师学科外知识,涵盖教师处理信息的能力,甚至涉及教师的个人品性。
非专业素养的获取是需要教育热情的。我们要把教语文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我们必须做好每一个教育季应该做的事。这是一个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
我愿意让自己丰富起来强大起来,因为那样才会为我的语文教学提供足够的素养;我愿意在语文教学中插上翅膀去飞,因为那样我的学生才会飞得更高。我所做的,就是欣赏那些拔节的声音,欣赏那些花开的美丽。
拥有爱生活之念,拥有爱教育之心,课堂上,文本有一,预设有二,生成有三,三生万物,这样的语文教学就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系重庆市人民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