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戏《拜月亭记》在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戏《拜月亭记》在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南戏《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发展变化而来,虽然故事情节大体一致,但是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丰富到故事结构的多元化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可以说是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这出戏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拜月亭记;继承;发展;变化

《拜月亭》又名《幽闺记》、《拜月记》作者或谓杭州人施惠、字君美。或谓当时杭州书会才人根据“燕都旧本”改编,属集体创作。所谓“燕都旧本”当指关汉卿的《拜月亭》,全称《幽怨佳人拜月亭》,南戏《拜月亭记》根据关汉卿作品改编而成。从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到南戏《拜月亭记》大致都在说一个故事: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虽然故事情节大致一致,但是南戏《拜月亭记》在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继承发展

一、人物增多且人物性格更趋于丰满,故事情节更为完整。

比如人物设置方面,南戏《拜月亭记》新增了许多人物,如陀满海牙、奸臣聂贾列、店家夫妇等一系列人物。这也使得《拜月亭记》比《幽怨佳人拜月亭》的故事更加完整、生动。比如陀满海牙这个人物,他是大忠臣,他直谏皇上要求不能迁都,却被奸臣诬陷,使得全家遭受杀身之祸,而他忠义的性格也影响到了陀满兴福。他的加入使得《拜月亭记》有了完整的来龙去脉,陀满兴福为什么要逃?为什么会与蒋世隆结拜为兄弟?为什么落草为寇之后还会那么善良?以及为什么要参加武举?这都是父亲以及家庭带给他的东西——忠义、善良、隐忍。

《拜月亭记》中插科打诨的场面不仅使得故事情节更生动,让人看着不禁发笑。《拜月亭记》中这些插科打诨的人物不少,庸医、店家夫妇都是其中之一,正是有了这些小角色的出现,才使得故事在关汉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把原本简单的人物复杂化,而这种复杂不是负面的,是让人物更加真实,故事更趋于完整,这也让《拜月亭记》跻身进了四大南戏之列,成为四大南戏中,思想与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戏文。

二、在故事情节上既有继承更有发展。

虽说《拜月亭》根据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改编而来,在总体的故事大致一样,这可以从两者故事情节的对比中得到验证,例如王尚书外出这一情节:

(1)关汉卿《拜月亭》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2)南戏《拜月亭记》第十出奉使临番。老旦)兵南进,兴戈甲,取江山。(旦)遭离乱,家无仁,怎逃难?(外)虽士马侵边紧,两三月便回还。(老旦)专心望,望佳音,报平安。

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至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发展关系也不妨通过《拜月亭记》所增设的不同情节中看出。例如:同样是陀满兴福落草为寇,在关汉卿的《拜月亭》没有具体的情节,几乎一笔带过。而在南戏《拜月亭》则显得较为详细,“一群山贼挖掘宝藏挖出了金盔,没有人能带的上,最后陀满兴福戴上了,大家拥他为王。”

三、最后我们从故事结构上分析南戏《拜月亭》的继承与发展。

首先我们看关剧,他继承了元杂剧传统的四折一楔子结构,普遍较短,多数剧情一笔带过,所以整个故事既不完整也不丰富,正是因为写作的范围有限,与之而来的人物自然也塑造不起来,更谈不上创造更多的人物了,于是我们读上去好像就是一个特别平淡的故事。但南戏《拜月亭》不同,明知这个庞大的故事体系是四折一楔子容纳不下的,所以南戏《拜月亭》有了全本四十出,大的剧本容量才足以完完整整、清清楚楚的诉说这个故事。

其次,我们看人物,按今天的话来说如果蒋世隆、王瑞莲是男女一号,那么陀满兴福、蒋瑞兰就分别是男女二号演员了,南戏《拜月亭》的结构是双线并重,全剧同时说了四个人的故事,这在关剧是完完做不到的,不仅因为四折一楔子容量的问题,也是元杂剧“一人主唱”体制的问题,要多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差不多的戏份,元杂剧做不到。

最后从双线条的结构上来说,南戏有点像我们今天的电影,他们画面是不停变换,故事结构也是双线的,比如走失的那一场次中,故事中心从王母、瑞莲,切到蒋世隆、蒋瑞兰,又变换到瑞莲、蒋世隆,王母、蒋瑞兰,而元杂剧就是依次顺序的叙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戏大大打破了元杂剧的桎梏,使得后世的戏曲向多元化发展。

综合以上的一些观点,虽说南戏《拜月亭》在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的基础上改编而来,但其实已经变换了体制,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也是时代的产物,元杂剧在元朝统一之后,盛极一时,但是到了元末,北方已经很少出现杂剧作家和演员了,一些新的作家和演员大都集中在南方的江浙一带,所以在元末明初之际,不仅出现了《拜月亭记》这样一批新作,在艺术形式和技巧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元曲·拜月亭》.

[2]关汉卿.幽怨佳人拜月亭.

[3]朱思如.拜月亭传播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亢一帆.元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与南戏《拜月亭记》的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