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排除文化障碍 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排除文化障碍 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化障碍是中国学生阅读英语读物时的障碍之一。阅读课教师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提供文化背景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阅读难度,最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率。因此,研究文化障碍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对促进阅读教学的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The cultural barrier is one of the obstacles when the students read English books. In reading class, the most immediate aim for teachers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o minimize the difficulty of reading and impro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rates most effectivel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ultural barriers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and reading level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ading teaching.

关键词:文化障碍;词汇;句子;背景;语篇;阅读

Key words: cultural barriers; vocabulary; sentence; context; discourse; read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97-01

0 引言

英语阅读中,文化与语言是分不开的。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既得益文化信息又受制于文化信息。文化障碍可以通过语言背景知识的获得而得到解析和排除。笔者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发现影响学生阅读的文化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词汇的文化差异

我们在教科书或词典中很容易查找到汉语和英语的对应词汇,但这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明显存在着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字面意义和文化意义不同。一般说来,英语的词义比较灵活,同时涵义比较宽,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独立性较小。汉语词义则比较严谨,涵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

1.1 字面意义的差异

1.1.1 语义错位。语义错位即两种语言的上义词与下义词之间不对称。如汉语中的“酒”分“葡萄酒、白酒、啤酒、黄酒”等,这些都是“酒”的下义词。但英语中只有wine(葡萄酒),whisky(威士忌),beer(啤酒)等下义词。

1.1.2 词汇缺省。一个民族的某些表示特有事物的词语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概念时,就会产生词汇空缺,这种现象叫词汇缺省。产生空缺的词汇往往表达的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东西。有些英语词汇在汉语中没有其相对应的概念。同样, 有些汉语词汇在英语中也没有其相对应的概念。例如,“风水”、“阴阳八卦”、“赤脚医生”、“铁饭碗”、“旗袍”、“小康”;又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春分”、“雨水”等词就很难在英语中找到。

1.2 文化意义的差异 文化意义方面,由于文化习俗、背景不同, 中英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联想也不同。这就是说, 即使英汉词语的指称意义(即字面意义)基本相同, 而它们附属在指称意义上的联想意义也会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英汉词语联想意义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①相同指称意义的词语在一种语言里会引起富于感彩的联想, 而在另一种语言里却产生完全不同的含义。②两种语言文化中, 有些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 而在其他方面却又不会引起相同的联想。③同一事物, 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 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联想意义。

2 句子的文化差异

文化障碍不仅存在于丰富的词汇上,也存在于句子(包括典故、俚语和谚语)层面。如Nowadays many teenagers are always wearing their heart on their sleeves.意思是如今很多年青人总是很张扬。在这儿,to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s指to make one's intimate feelings or personal affairs known to all,意即“ 张扬,外露,坦率”,尤指感情上的外露,这是一个很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原出自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指的是中世纪的武士在袖口上佩带心爱的人送的花朵小地方的大小物。如果不懂这个典故,就容易造成误解。

其次,俚语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英语丰富的俚语活跃在英语文化圈内,且由于地域和人群的不同而纷繁而给中国学生的阅读带来了障碍。如Stop pulling my leg, will you! I don't believe she really said she likes me and would like me to take her out. 若是不知道stop pulling one's leg是“不要开玩笑了”之意,句子就无法理解。实际上它是一句俚语,很多时候不能只靠字面去推断。

再次,许多英语谚语也是阅读理解的障碍,因为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把“解雇某人”称作炒鱿鱼,因为鱿鱼片倒人热油锅后马上就会卷起来,以此表示让某人“卷铺盖”走人。很多学生知道,在英语中dismiss、discharge和fire也表示“解雇”,却不知道英语中也有不少习语与炒鱿鱼异曲同工,如walk Spanish. 它的本义是“被人提着领子,脚尖刚刚够到地面行走”,这个词源于16世纪前后海盗惩罚俘虏的方式。

3 政治、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学知识的文化差异

相关的政治、历史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读者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背景,文学缺乏了解,也会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笔者课堂内指导学生阅读时,在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信息的同时,还经常提出一些启发性文化问题,并补充一些课前准备好的信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化预见能力,以利于排除课文中遇到的文化障碍。

4 语篇的文化差异

语篇是更高层面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中国文化常用表示因果、条件、让步等结构特点的语篇形式。这种语篇形式大体是“因”在前“果”在后,也就是所说中国文化里的篇章结构是归纳式:因为1一因为2一因为3一所以;西方则相反,他们径直提出要求,开门见山,对原因的提出则可有可无。西方的语篇结构的特点是逆潮式(anticli.max),所以西方人写文章把主题句放在最前面。他们习惯于“果”在前,“因”在后:主题一理由1一举例一理由2一举例一理由3一个人看法。从上述结构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文章先点题,然后再说明理由。类似的中文文章,其结构就大不一样。通过对比,可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两种思维的互相转换,减少阅读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戴卫平.英汉文化词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邓世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4]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