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隧道加固与数值模拟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隧道加固与数值模拟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隧道建设期间,在埋深12m处,遇到一种低强度软岩,围岩极不稳定,对施工安全和进度造成很大影响。通过隧道变形监测,以及ADINA数值模拟验算,来确保施工安全。

Abstract: During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of 13th section of Shenyang metro line one, in the 12m of burial depth, a low strength soft rock is came across and surrounding rock is not stable,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process. Through the tunne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s well as numerical simulation ADINA checking, construction safety is ensured.

关键词:软岩;数值模拟;变形监测

Key words: soft rock; numerical simula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U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147-01

0 引言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岩体的天然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隧道周围岩体的卸荷回弹应力和重分布应力,当这种回弹应力和重分布应力超过围岩强度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将造成工程岩体的失稳破坏,给隧道施工和运营带来危害。

1 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隧道数值计算

本次计算使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DINA,采用地层-结构模型,按照平面应变处理,主要分析隧道开挖掘进之后围岩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钢支架和混凝土喷层联合支护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出支护结构是否和围岩变形耦合,工作状态是否满足支护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隧道开挖的影响范围一般是5D(D是隧道跨度或隧道直径)。这里隧道跨度大约为12m,隧道开挖的影响范围是60m。因此模型的上方和左右方各取60m,下方取80m。所以本模型尺寸为宽×高=60m×80m。

模型边界采用齐次边界条件,上部边界取为自由面,下部边界取为固定边界,左右边界岩体沿x方向的位移被约束。

岩体材料和钢支架下方的混凝土基础墩采用实体单元,钢支架采用梁单元,混凝土喷层采用衬砌单元模拟。地层和结构单元特性参数见表1。

围岩顶板下沉变形5.657cm,超过预留的5cm,可以做适当调整;两帮挤入变形3.435mm,在预留的5cm变形量以内,底板隆起变形1.346cm,可以对底板进行处理。

在比较接近实际的钢支架与围岩存在空隙的工况下,围岩的变形量基本都在预留的5cm变形量以内,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分别为6.82和2.00,说明支护结构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2 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隧道变形监测

隧道围岩活动的主要表现是顶板离层,下沉,冒落,两帮片帮,滑移,底板鼓起等。特别是锚杆支护隧道活动状况的隐蔽性,其破坏失稳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不易被人们察觉,破坏往往具有突发性。隧道顶板一旦发生冒顶,并且多数情况下规模较大,其危害性较为严重,隧道两帮的失稳造成两帮大面积滑落,也易于诱使顶板冒落。

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测量数据。断面位置以2号点为起点,向前1852.4m。顶板为泥岩,进入拱形断面位置,局部出现碎顶、片帮现象。断面形式为拱形断面,渗水现象严重,加设了钢架支护。

YS(B)钻孔窥视仪在隧道顶板小孔径钻孔中可用于岩层识别以及裂隙观察。使用YS(B)钻孔窥视仪在隧道进行钻孔观测,在钻孔观测中发现,由于渗水严重,顶板及周围软岩层已经变成泥层,所及对支护密封要求较高。又因为软岩层变化为泥浆层,所以钻孔深度没有达到很深,大概8m左右,所以没有更深入的观察内部情况。在观测成果图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岩层裂隙的位置与岩层界面的情况,便于现场施工人员及时了解围岩情况。

3 结论

本文根据工程地质现场调查和长期围岩变形监测,结合已建隧道的施工记录及监测数据,应用ADI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隧道围岩应力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①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围岩情况大体良好,但低强度易风化软岩段区域掘进条件恶劣,支护难度大,应采取密切的离层观测;②数值模拟验算表明支架与围岩应紧密接触,使得支架与混凝土喷层同步工作,支架承受较大弯矩,喷层承受较大轴力;③沈阳地铁一号线13标段的监测曲线说明:隧道支护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隧道开挖后顶板最先变形且变形程度最大,其后是两帮,最后是底板,监测数据显示隧道稳定是在25~30d。

参考文献:

[1]马建军,蔡路军,程良奎,等.软岩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支护理论探讨[J].有色金属,2005(6):43-45.

[2]王学滨.剪胀对岩样全部变形特征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05,(5):13-14.

[3]张建华,赵贵彬.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探索与实践[J].煤炭工程,2007(3):34-42.

[4]刘京红,李玉涛,刘晓华.基于ADINA的U29型钢可缩性支架建模及网格划分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1-25.

[5]于学馥,乔瑞.轴变论和围岩稳定轴比三规律[J].有色金属,1981.

[6]于学馥,于加,徐骏.岩石力学新概念与开挖结构优化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