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3岁:宝宝被欺负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3岁:宝宝被欺负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波波揉着眼睛。哭着跑回家里:“妈妈,妈妈牛牛推我,还把我的果冻抢走了!”宝宝欺负了。这些尚不精通为人处世之道的小人儿聚在起后,推搡争夺的事难免发生。有争夺,就必然会弱势的一方,当你的宝宝不幸成为弱势的代表,为父母的你是心疼,是懊恼,还是气愤?面对孩子被负。你该如何处理?鼓励孩子坚决反击,还是和平判,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

激进派――以暴制暴

现场重现:“妈妈,牛牛推我,还把我的果冻抢走了!”“你怎么那么没用,老是被牛牛欺负。他推你,你也可以推他的!勇敢点!要懂得反击!。

勇敢?用武力解决就是勇敢的表现吗?NO!宝宝在受欺负的第一感受是委屈,他对父母的哭诉,首先是想得到来自亲人的宽慰,你的责骂与嘲笑并没有缓解他沮丧的心情,反而会导致宝宝日后即便有委屈也不敢随意倾吐,从而拉大亲子间的距离。而你以牙还牙的教育方针也给宝宝树立了错误的人际交往理念,这会逐渐使宝宝成为攻击性的孩子。对于他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当不利。

中庸派――依赖第三方

现场重现:“妈妈,牛牛推我,还把我的果冻抢走了!那你要跟老师说呀。让老师批评牛牛!你以后不要和牛牛了!”

在幼儿园,小朋友间相处难免会有摩擦矛盾,一个老师要几十个孩子,难保事无巨细,寻找老师的帮忙固然是比较理智做法,但这种做法的背后也显示了家长对于孩子间矛盾的逃避与老师相比较,家长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遇事退缩的处事风会毫无保留地被宝宝模仿了去。而一旦遭遇交际挫折就断绝往,这其实是掐断了宝宝的交际链,也让孩子失去了更多体验活以及成长的机会,孩子也永远不会分析是非对锗,只知道依第三方的帮助。

保守派――吃亏是福

现场重现:“妈妈,牛牛推我。还把我的果冻抢走了!”“不哭,妈妈知道你受委屈了,算了,别去计较了,吃亏是福。”

也许在你看来,孩子间的争执只是小事情,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于是忍让成了你教育宝宝的口头禅。郑板桥先生“吃亏是福”的名言的确有他的道理,为人处世,事事较真,势必活得很痛苦。但是请注意,这是以你成人的眼光在看待问题,你身边的小人儿未必有这样的胸襟和领悟力。这些小争执小矛盾,是他们初入幼儿园这个集体遇到的人际交往的困难,他们在经历这些挫折困难后才能逐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而每次的忍让也意味着宝宝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失去表达自我的机会,即便真的受到欺负也不懂得反击和自我保护。

应该这么做――

以上三种做法或是争回了“颜面”,或是依赖他人,或是息事宁人,太平为主,总之都有失偏颇。面对孩子的冲突,让宝宝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疏导情绪,理性沟通

当宝宝受到欺负回来向你哭诉时,首先请安慰宝宝受伤委屈的心灵,耐心地倾听矛盾的过程,对宝宝难过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和宝宝一起理性分析事件过程中的是非对错,让宝宝认识到事情并非自己想得那么严重,可以在妈妈的指导下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对于天性比较胆小的宝宝,父母可以通过具体的游戏训练宝宝的胆子,多带宝宝接触不一样的小伙伴,鼓励宝宝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树立信心。

自己处理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间的争执与矛盾都是因为小事情,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而去向老师告状或是向对方父母理论,将矛盾升级,这样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我们要明白,孩子们相处经常是前一分钟是朋友,后一分钟就可以彼此“讨厌”对方,再过一分钟又可以和好如初。这说明孩子间的冲突其实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时候大人的“干涉”只会将问题扩大化。明白了这点,父母不妨将孩子间的冲突当做是教育孩子的契机,只要孩子们不出现相互伤害的局面,家长真没必要急于介入,这未尝不是孩子们社交经验的积累。

学会自我保护

孩子们在打闹和推搡的过程中难免掌握不好力道,推重了,打疼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而孩子们的本意并不是故意和你找茬。这个时候,家长应教给宝宝自我保护的方法,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身体的关键部位,如自己的脸、头,推开或是挡住对方的胳膊等。这在面对“小霸王”的攻击时,很受用。在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时候,应及时告诉老师。寻求长辈的帮助,特别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体的事情,要勇敢地站出来,敢于制止。

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孩子间有些矛盾是源于他们缺乏交往技巧造成的,比如,宝宝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开口,只是本能地自己拿了过来,于是争执开始了。所以避免冲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教会宝宝怎样与小朋友正确交往,学会如何分享。在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对于小朋友的一些小过失,要学会宽容。父母可以利用平时讲故事、看图画书的机会告诉宝宝与人相处的方法。

当然。当矛盾超越了宝宝目前处理事情的能力之外,家长需要适时的“介入”,平息纷争,事后再与宝宝讨论此次事件中自己或他人言行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