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

热点问题分析

林克松、石伟平在《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中撰文,结合近五年来学者研究的问题,剖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特征。

作者认为,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主要有七大热点问题。分别是:第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使命和转向。表现为:职业教育要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第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处理好四大关系:处理好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处理好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要从四个方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第三,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本土的经验上,学者提出了一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诸如:“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等。从国际比较得出,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即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内容、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在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师傅的实践指导下开展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从本土的实践得出,我国有必要谨慎、理性地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第四,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借鉴西方经验,发现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确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在宏观上要秉承以人为本、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微观上要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评估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状况,探索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构建策略。第五,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具有特殊性,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应在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制度体系构建、管理运行机制等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是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学校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建立了多个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策略是在国家层面修订《职业教育法》,在区域职教集团层面开发职教集团治理模式,在学校层面构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第六,职业教育公平治理。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职业教育这两条路径进行研究。第七,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及教师的标准化。包括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标准化、开发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最后,作者总结了近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特征。分别是:研究问题紧扣改革主题,但未形成整体架构;研究领域不断扩张,但缺乏系统性协同;研究范式体现多元,但结构主义范式仍为主导。

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

张军侠、潘菊素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中撰文,论述了高职院校采用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必要性,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解决路径。

高职院校之所以有必要采用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因为:1.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满足经济社会及行业企业的要求。2.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实施选择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满足学生多样成才的现实举措。3.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衔接高考多元录取招生模式的需求,是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及教学管理制度的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很好适应社会的需求,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单一。2.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形成人人都能成长成才的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人才培养的普适性。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未充分考虑生源情况的多元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提出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解决路径。1.明确高职院校多样成才的分类培养目标,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确立“基本+提升”型的高职教育分类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科学合理设置各“提升”类型的培养目标及评价标准。2.构建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对不同生源类型学生制定相对应的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学习平台。3.有效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对通识课程实施分类分层教学,设置工作岗位方向进行分类分层培养,设置分类培养衔接模块课程进行提升类型的选择培养,完善选修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分类学习空间。4.构建分类培养多样成才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完善学分制,加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

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

创新的基本问题

南海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5期中撰文,界定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基本问题的概念,阐述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价值目标,分析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培养培训主体、主要任务和培养课程。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是指关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如何科学而合理地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目标、培养培训的实施主体、培养培训的课程、培养培训的方式和培养培训评价的系统化等理论问题。首先,作者认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价值目标是“双师型”教师,但我们需要依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实践推进的实际,不断地使其内涵更加科学化、外延更加合理化。其次,作者认为培养培训的主体应该是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专门机构、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它们之间需要协同创新解决以下任务:1.协同创新促进政策研究,制定合适的政策,创造合适的政策环境,才能有效激发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充分参与和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研究,应基于对我国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校企合作模式的系统价值分析,探索新的分门别类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行业企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3.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股份制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4.德育课程改革创新研究,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机构肩负着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公民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职教师资的重任。

最后,作者指出由于今天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具有以往所未曾有过的新特点,因此,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在培养培训课程与培养方式方面,应着力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机构与企业协作的模式。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段致平、王升、贾树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5期中撰文,指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认为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首先,作者分析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因素:1.国家政策方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调整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是当前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2.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需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3.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它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4.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校要更加强调“客户”意识,把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新的出发点。

其次,作者分别对比了高职与中职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区别是:1.层次不同;2.文化水平不同;3.培养目标不同。高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是:1.类型不同;2.内涵要求不同;3.工作业务能力要求不同。

基于此,作者认为高职教育要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目标: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2.依据岗位-能力-课程的设计思路,系统设计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3.科学有效地实施高职人才培养。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

我国的启示

谢芹、赵小云在《江苏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中撰文,阐述了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形成及其演变,分析了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操作,指出了我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最终提出了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作者认为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20世纪90年代,实现从职业教育到生涯教育的转变阶段。2.20世纪末,形成有意识的、全面系统的终身教育理念阶段。3.21世纪初,体现人本主义理念,关注中学生的自我价值阶段。

其次,作者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实施途径和课程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解构了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操作:1.课程体系设计:从中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设计。2.课程实施途径:由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外实践培训组成。3.课程评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

作者认为,目前我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不全面。2.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3.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因此,作者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借鉴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1.加强立法保障,加大资金投入。2.积极进行宣传,争取各方支持。3.加强教师培养,开发相关课程。4.开展职业测评,建立发展档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来源研究

古翠凤、董凤在《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虽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有着稳定的来源,但仍然面临着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经费投入问题。

作者首先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主要有国家投入、学生的学杂费收入、社会捐赠等几个方向,但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投入经费和学生的学杂费。

作者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国家财政性投入不足。职业教育是一项成本昂贵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其成本显得更加昂贵。对发展中国家各项教育的成本研究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成本的2.64倍。而实际投入并不是这样的。2.学杂费收入过高。由于教育经费不足,高等职业教育要为自己的教育经费寻求出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费,这就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学杂费收入过高的现状。3.经费来源比例不协调,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整体比例不完善。从现在世界各国对扩大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方式上看,各国解决职业教育经费短缺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发展校企合作。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改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措施:1.国家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国家财政性投入;2.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在国家直接财政性投入有限、学生学杂费高昂的情况下,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职业教育经费问题的最佳途径,既能解决学生面临的学费问题,也能解决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经费问题。3.减少学杂费的收取,应该通过其他渠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4.鼓励企业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企业发展所必需的高技能人才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所以企业有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5.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其他来源,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高技术人才的培训机构,也可以通过校办企业这个内部渠道来扩大自身教育经费的来源,从而从内外部两个方面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

回顾与展望

高明在《教育与职业》2015年第15期中撰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演进的历程,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酝酿阶段(1978-1984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的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第二阶段是起步阶段(1985-1990年)。政府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各级业务部门、集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自办、联办或合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第三阶段是探索阶段(1991-1995年)。政府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多渠道、多形式利用社会和民间力量集资办学。第四阶段是法制化阶段(1996-2001年)。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法治轨道。第五阶段是完善阶段(2002-2009年)。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改革。第六阶段是全面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提出要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共同发挥主体作用,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继续加强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政府职责不到位。一是政策笼统不配套,多为指导性意见,缺少可操作性,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对法律执行的保障。2.行业指导作用不足。一是权利责任不明确,未明确行业的权利与责任,也未构建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引导作用不充分,行业很少独立设置管理职业教育的部门。3.企业积极性不高。一是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面临着“身份”和“资金”的双重问题;二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较低。

据上所述,作者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1.依法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举办职业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并出台相关细则和实施措施;明确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职责;促进企业办学经费多元化。2.通过机制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委托机制。3.助力企业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平等对待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为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撑企业和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实践的

问题与对策

兰小云在《江苏教育》2015年第5期中撰文,介绍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通行做法,审视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都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或贯通为突破口,基本做法大致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各试点省市均选取基础较好的中高职院校开展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规模。2.自行结对,一体化设计。在试点形式上,各省市均采取中高职院校自行结对、自主确定合作专业、制定试点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3.联合管理,分段实施。在试点方案实施中,各省市试点院校基本上都成立了中高职联合管理机构,共同组织教研活动和管理协调机构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学生管理的相关问题,在具体实行中,大多采取分段实施的方式。

我国各地的试点工作为推进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促进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合作培养以及课程体系的衔接,但在试点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1.试点培养方案的合理性与普适性存在疑问。2.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专业选择不确定。3.院校资源的共享与实施质量的保障成效不明显。

现代职教体系的整体构建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衔接,操作层面上由先行的试点院校自主开发上升为国家层面或地方政府层面的统筹开发,形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自成一体化的职教体系。具体对策如下:1.优化职教体系内不同层次间的专业布局。2.理清同一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3.统一同地区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4.实行高职教育专业归类对口招生考试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战略路径

安静、崔民日在《教育评论》2015年第5期中撰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虽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教育的层次转变,但其办学定位存在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非常有必要实行内涵转型发展。具体表现在:1.转型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的迫切要求;2.转型发展是国内高校竞争谋求发展的自然结果;3.转型发展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理性选择。

在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1.突出应用型办学定位。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改革等方面必须突出“应用”特征,坚持把地方性和应用型作为学校发展定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坚持的方向。2.探索学科专业的特色化道路。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如下共识:新建本科院校应该走一条专业特色化的发展之路。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引、培、聘、转”等渠道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4.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和创新适应地方行业(企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5.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实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应建立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

学习领域课程与项目课程的

比较研究

徐涵在《职教论坛》2015年第15期中撰文,对中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采用的两大主流模式――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其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种课程模式的实施中所共同需要的框架性教学条件。

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若干个学习领域组成的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每一个学习领域对应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而一个学习领域就是一门课程,完成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就掌握了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其主要特征为:1.强调培养学生的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课程;3.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强调行动的完整性,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其主要特征为:1.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系,跨学科设置课程;2.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3.推行行动导向教学。

两种模式具有的共性特征是:1.在设计上都解构了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建构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2.都把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都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并努力使行业企业界的需求体现在课程模式之中;4.两种模式都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做中学、做中教。

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1.所采用的职业分析的方法不同,项目课程采用的是职业功能分析,而学习领域课程采用的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2.对课程内容的序化标准不同,学习领域课程是按照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能力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项目课程对教学内容的序化并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序化标准。

两种课程模式的适用条件均需要较高的框架条件,具体体现在:1.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2.较好的实训教学条件;3.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徐兰在《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0期撰文指出,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进而介绍了第三方评价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了第三方评价的对象、主体和内容,阐述了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近年来,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现代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都提出要重视各类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估。由此看出,职业教育第三方质量评价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在以往的职业教育评价中,一般都强调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注重教学结果,较少注重教育质量。这种评价机制极大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不利于职业教育长远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应运而生。

第三方评价的对象是职业教育质量,指的是具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总和,侧重考察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岗位匹配程度,关注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第三方,第三方机构成员应以行业企业组织为主,各类教育研究机构为辅,由家长和毕业生等共同组成。第三方评价有事前指标、事中指标、事后指标等三个维度,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开展教学任务之前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标准设置、实训技能培训的安排;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匹配、职业教育质量的形成;以及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后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因此,第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完善事前评估,做好专业筹建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评估工作;其次要做好事中评估,包括人才培养所需的各项资源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模式的评估;最后是要做好事后评估,检验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