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五色观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特有的一套用色理念。它区别于西方的科学色彩体系,带有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通过对古代原始信仰、阴阳五行以及我国不同朝代色彩审美偏好的解读,探求五色审美观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进而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

关键词:五色观;用色传统;工艺美术;阴阳五行思想

中图分类号:J50-05文献标识码:A

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五色观”作为一种审美理论,无论是在工艺装饰,经济文化,政治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上到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它作为审美标准。乃至到了今天,我们的建筑装饰色彩设计依然效法其用色理念,以求传达中华之传统精神。所以,对于古代五色观及其美学意义的探讨一直是设计工作者们必不可少的课题,并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胡化凯认为,中国古代未能提出七色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五行五色观念对古人的束缚有关。[1]张缨探讨了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问题,指出:“五色观”是我国古代在色彩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它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为我国古典色彩美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2]张蕾对传统五色观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3]王飚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系统解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以民间色彩“五色观”为切入点,研究民间色彩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联和设计应用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道路。本文则在解析五色观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五色观的认知基础以及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对传统用色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4]

一、五色观的理论内涵

传统的五色观形成于先民们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发展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花里,历史的跌宕,使其逐步完善成一套以自然观和社会观相结合的色彩理念。这样的观念通过五种单色即“青,赤,黄,白,黑”来传达人们的情感和意志。

1.古代五色观

“五色”一词的出现,应追溯至战国时期。当时只有“五色”总称,而未一一列出五色之名。最早说明具体哪五色的,是在《周礼・考工记》。[5]《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道:“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将五色崇拜和五行色彩学原色同方位观念相联系,指出“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的配色和审美基本规范,以及对社会各领域的用色规范上,要以“五采备谓之绣”而界定出的五行色彩学的综合使用,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6]这里所体现出来的色彩具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每个色相各对应了天地东西南北。如同在《左传》中所提及的“五色比象,昭其物也”。张乾元先生对《周礼・考工记》中的《画缋》一文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茂衍,在时为春,其色为青。南方为火性,在时为夏,其色为赤。西方为金性,太阳退降于此,在时为秋,其色为白。北方为水性,在时为冬,其色为黑。土居中宫,能调节金、木、水、火之不足,其色为黄。地土与天地内照,地谓黄,天谓玄,天地玄黄,乾坤交合。因此,东方青与西方白相对应,南方赤与北方黑相对应,天玄与地黄相对应。”[7]

2.科学观的五色认识

在丰富的华夏语言中,我们经常会用诸如“五彩斑斓”“目迷五色”“五色相宣”等与五色有关的词语来形容事物。现代色彩学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五色中的“青、赤、黄”与我们今天所讲的色彩三原色中的“蓝、红、黄”同类。过去,传统的五色观认为一切万物之色缘于五色调和之出,而今现代色彩学认为红、黄、蓝三色基本代表了可见光谱色的全部,也即三原色可以得到一切色。白色是全部光谱色的相加(正混合),因而视觉感受充实而鲜明;黑色是全部颜料色的相加(负混合),从光谱色上说是光的全吸收,它使人的视觉感受安静而神秘。[8]可见,西方现代色彩学同中国传统五行色彩学一样,红、黄、蓝、白、黑五色齐备,仅在黑白两色上存在着认知和使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五行色彩学中,黑(水)和白(金)不是“无彩系”,也是作为原色,即“正色”之一使用的。这就是我们民族传统五行色彩学中的重要特点之一。[9]

图1五色、五方、五行图

二、古代五色观的认知基础

在中国色彩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五色作为一种体系在汉代逐步形成,通过经验性的感知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慢慢演变成为了一种知觉体验,而它不仅是单纯视觉上的感性认知,更重要的是被赋予了各个时代的人伦思想。

1.自然观下的色彩膜拜

古人定义的五种单色“青,赤,黄,白,黑”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他们把对自然的色彩感受和体验将之模仿在对自然外物的创作与生产中。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学会从自然界的赤铁矿中提取颜料,绘制在骨器,石器品上。在大量的彩陶上主要集中了红,黑,白三种颜色的装饰。红色代表了血液,是作为生命的来源,灵魂的寄生处。[10]而自然界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景象,使得人们又从草木之中提取概括了“青”色,并象征了太阳由此而升的方位――东。黑色则被看成是天的颜色。“天玄地黄”就足以说明古人对于天地的崇拜。白色作为与黑色对应的色彩,代表了朴素,明洁的原始审美观。

2.阴阳五行说

将原始阴阳说和五行说结合,赋予五色体系更加鲜明的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五色审美观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并且由阴阳五行的影响,五色系在原来的体系上生出了更多的间色内容,五色观在古代思想浸染下更加成熟,完善。

五色的朦胧意识虽萌生于人类原始的荒蛮时代,但真正意义上确立思想却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思想“五行观”。原始唯物观下的“五行论”是构成中国五色学说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古代五行论认为世界由火、土、金、木、水这五种原初物质组成。《尚书・洪范》中这样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这一说法被公认为对五行原型的最早记载,也被认为其他的五数之说因此生成。箕子把洪范九筹得第一条加以阐述,足见五行作为天地大法的重要性。[11]同时,人们又将味、色、声的感受与五种物质一一对应起来,使得原先的哲学思想更加朴素,亲切,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感性。把五行当作组成世间百物的原初物质元素(因之又为五材说),是古人对世界起源的追问和总结。[12]

春秋战国之际,盛传“气生五行”的观念,认为六气之中“阴阳为重”。当时的思想家们用阴阳之序来解释自然现象,如西周末伯阳甫将原始阴阳与原始五行将结合,来解释地震现象。事实上,阴阳与五行合流而成为系统的阴阳五行说,对于古代五色学说也影响至深。这其中,不得不提到战国末年稷下学宫阴阳学家邹衍。邹衍提出了“五行生胜”的观点。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则是“五行相胜(克)”的转化形式,前一种说明事物之间相统胜一的关系,后一种说明事物之间相对立的关系。[13]邹衍的五行相生相克和原始五行说中的五种单色一一对应,从而推断出更为丰富的间色。如:木生火对应的是青和赤,青赤得紫。《说文解字》中有云:“紫,帛青赤色。”[14]火生土对应的是“赤和黄”,赤黄得橙(X);土生金,对应的是“黄和白”,黄白得浅黄色(缃);金生水对应的是“白和黑”,白;水生木对应的是“黑和青”,黑青得深蓝色(綦);这就是五行相生,相邻的单色组合,得到五间色。而五行相胜(克),也就是以另外一种方法得到另一套间色。水胜火对应的是“黑胜赤”,黑胜赤得深红色;火胜金对应的是“赤胜白”,赤胜白的浅红色(红);古人这里的红当为浅红,粉红,金胜木对应的是白胜青,白胜青得淡蓝色(缥);木胜土对应的是“青胜黄”,青胜黄得绿色;土胜水对应的是“黄胜黑”,黄胜黑得褐黄色。这些由五行相生相胜而得来的十间色在汉代基本产生,并被广泛运用。[15]

三、五色观与等级制度

1.历史沿革

《礼记・檀弓》记载:“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五色有着不同的追崇,但大体上都是在五种基本单色中变化。邹衍提出的阴阳五行说不仅将阴阳与五行相联系,更将之与常带的盛衰更替联系在了一起。根据这一形而上学的推理,舜以土德王,尚黄色;夏以木德王,尚青色;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周以下以水德王德朝代尚黑色。西汉刘邦也接受了邹衍的思想,为克水而以土德王,尚黄色。东汉的儒家在西汉董仲舒神学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抬高君权,突出了“五行”和“五方”中“土居中央”的观点,把土说成是一切元素的根本,因此中央是高高在上的,这也就突出了黄色的地位。三国曹丕接受了这一说法,定黄色为正色之首。之后,隋唐皇帝亦效法。从宋开始,正黄色进一步为皇室专用,滥用即获罪。正因为不少朝代受到了这样理论的影响,而举国上下崇尚某一种颜色,所以本无高低之分的诸色彩便有了明确的贵贱之分。

图2五行五色相生相克图

2.皇家用色制度

为了维护礼制,建立维护统治阶级自身利益的社会礼仪规范,礼制中有着一套严格的用色制度。周代把统治阶层分为五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根据等级制,各人的所有行为包括衣食住行都要遵守制度规范。《礼记・玉藻》中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山玄玉而p组绶,卿大夫水苍玉而缁组绶,士子佩瑜玉而秦组绶,士佩w玟而组绶。”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子以白玉为佩,用黑色的丝带相贯;公侯以山玄玉为佩,用红色的丝绳穿系;大夫以水青色的玉为佩,必用纯色的丝绳穿挂;士子用瑜玉之佩,需用杂色丝绳组系;士用美石作佩,应用赤黄色的丝绳相贯。《礼记》认为:“礼楹,天子丹(朱红色),诸侯黝垩(黑白色),大夫苍(青色),士黄之”。这表明,在当时,楹柱上涂什么颜色,已同尊卑等级制度联系起来。

3.民间用色现象

在五色观的影响了,士、农、工、商的服饰着色通常都有等级。《梦梁录》里记载:“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巾装着,皆有等差……街市买卖人,各有肤色头巾,各可辨认是何名目人。”至于庶民,他们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色彩使用和其社会地位一样,处于受压制的状态,生活环境基本少有色彩。[17]许多我们现在所讲的词语由此得来。如“黔首”,就是因为封建社会庶民经常戴黑色的帽子而得名。然而,古人对于色彩的追求却从未停止过。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而民间许多工艺品却有追崇正色的偏好。像年画,泥玩,版画等等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集中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五行正色的追崇,只是其中偶尔选用了间色而已。所以,今天,我们去欣赏民间手工艺品时,常常会感叹其用色的纯度以及色彩所传达的精神上的感染力。

4.建筑装饰上的用色表现

五色体系的思想理论基础虽然是阴阳五行说,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理论常常选用五色体系下相生的颜色来指导用色,却回避了相克的颜色。中国古代建筑中就能我们便可观其一。无论是殿堂或是宅第,柱子和门窗若是木制的,那所选用的颜色从来都只是黑色或者红色,很难见到有其他颜色的柱子。究其原因,若是从五色审美的角度推断,大致是柱子和门窗由于是木材所制,那么与之相生的是火与水,所以分别对应的是红黑两色。而与其对应的黄白两色所代表的是土与金,正好与木相克,所以禁用。当然,这也仅仅是从一方面推断古人在建筑装饰上的用色偏好,但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各个装饰细节上。自春秋时代开始,色彩就成了我国建筑等级制度的表现方式之一,随着历史的演进,色彩的等级制度越趋严格。等级越高,用色就丰富,越加彰显其高贵华丽。而等级最低的民居,就只能用无彩系的灰色、黑色、白色。这也是造成我国古代民居无彩色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决定了传统民居的朴素风格。由于自古中国历代大多数朝代都将都城置在北方,(除南京等极个别城市以外。)所以中国的民居越往南黑白色差就越加鲜明,从而深化了尊卑等级观念。这一点上,色彩观在此起了很大的影响。

四、结语

今天,当我们重新翻阅古籍,审视先人的五色审美观时,我们每个人可以庆幸自己远离了那个制度森严,尊卑有序的封建皇朝。但是,剔除等级观念的种种因素,五行色以及阴阳五行说的一整套理论向我们昭示的先人对于色彩的驾驭与外部世界相互协调的非凡才华,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阴阳调和观念,万物共生,中庸和谐的主张,无不是我们作为现代分需要学习的地方。可以说,五色观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其色彩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它的调和法则和观念内核更加贴近人的内心意志上的需要。作为当代的设计工作者,我们更应考虑如何反映这样的民族特色和审美趣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化凯. 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对色散现象的认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4(3):39-41.

[2]张缨. 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探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5):90-91、94.

[3]张蕾. 论中国传统五色观的文化特征[J].画刊, 2007(1):61-62.

[4]王飚.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J].理论月刊, 2006(9):126-128.

[5]许嘉璐. 说"正色"――颜色词考察[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3):7-14.

[6]周跃西. 五色审美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假想[J]. 艺术探索, 2003(5) :12-15.

[7]张乾元.《画缋》考辨[J].美术观察,2003(10) : 97.

[8]赵国志. 色彩构成[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9.

[9]周跃西. 五色审美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假想[J].艺术探索,2003 (5) : 12-15.

[10]郭沫若. 《中国史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1]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王文娟.五行与五色[J].美术观察,2005(3): 81-87.

[13]肖父,李晋全.中国哲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汉]许慎著,[宋]徐铉校定.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王文娟. 五行与五色[J].美术观察,2005(3): 81-87.

[16]邵晓峰."五色"理论探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7]王宇.论五色审美观与中国古代色彩符号的历史嬗变[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