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研究探索如何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贯穿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并对研究型教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主要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关键词: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44-01
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但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的迅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早已今非昔比。作为一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任课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讲授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更是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研究型教学,从本质上看,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研究依托教学―教学支持研究―研究反哺教学”的教学和科研相长的一种教学模式[2]。
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研究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情境实验等多种方式,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双方的互动。②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现有知识为基础,应善于质疑并主动探究、验证教师讲授的知识。③教学过程能够摆脱对教材的依赖。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师布置的研究性问题所需的知识往往超出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因此,学生应摆脱对教材的依赖,主动地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进而解决问题[3]。
1.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为了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4]:
1.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联想延伸,使之能得到对问题的圆满回答。
1.2思维调动教学法。指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和教学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形成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1.3总结归纳法。如我们在讲述了共射、共基、共集三种放大电路之后,碰到放大电路如何去判断?教师对此做出总结归纳,对学生掌握基础电路非常有益。
1.4课程内容延展性教学法。注重基础课与后续专业知识点的结合,使学生用辩证发展的思维看待基础课程中知识点的学习,形成发散的思维;使学习的知识构成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5课堂实验演示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电路工作现象,辅以实验录像,增强学生对电路工作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1.6课程设计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进展情况,有计划、及时地拟定一些分析和设计题目,作为任务提供给同学。有了任务,同学们就会仔细阅读教材,寻找各种资料文献来解决问题。学生对电路小制作十分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2.教学手段不拘一格
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要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能够从视觉、听觉、思维和动手等多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级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得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互补。
在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同时,针对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的投影画面相对黑板较窄,频繁翻页造成学生不易跟上思维节奏,长时间观看投影容易产生视觉疲乏等问题,鼓励教师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3.教学内容突出创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包含的内容丰富,而且技术还在迅猛发展。对初学者来说,难度很大。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内容的基础性与科学性及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基本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互相兼顾的原则。在讲授基本模拟电路知识和概念的同时,尝试加入最新的科研进展,特别是通过具体的科学发现引入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增强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适应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正在尝试着编写渗透着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该教材旨在使学生在学习模拟电路基础模型的同时,对其实际电路的特性和实验方法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电路分析的同时,对电路设计问题有所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模拟电路的基础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分析的能力。
4.考核方法形式多样
改革过去单一的考试考核方式,建立起适合研究型教学方式的成绩评价办法。考试成绩要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多项组成:平时成绩的评定注重参与性,如:平时上课的出席状况;是否做作业、是否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课堂问题回答情况等。实验成绩的评定注重实验题目的设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碰到实际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课程设计考核注重形式的多样性,灵活利用网络工具,加大网络在线测试、提交作业、在线答疑的力度,提高灵活性,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期末考试实行闭卷制,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流水批卷,注重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标准性。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这个时代对人才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标准。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信息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根据研究型教学的思路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要能够设定对应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本门课程的学习,以此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永涛.本科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43-45.
[2]廖秋香,郭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梧州学院学报,2012,1:90-92.
[3]万海青,张毓敏.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师院校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2014,6:14-16.
[4]崔红玲,钟洪声,李建黎.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J].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9,8:291-293.
作者简介:李媛(1981.10.28-),女,辽宁盘锦人,硕士,讲师。工作单位:渤海大学新能源学院。研究方向: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