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胡杨的对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胡杨的对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上胡杨的分布区很广泛,但90%的胡杨都生长在中国新疆,而新疆又有90%的胡杨生长在塔里木盆地四周,其中又以塔里木河沿岸轮台、尉犁两县的胡杨最为壮观。生活在胡杨之乡的摄影师王汉冰,可谓得天独厚,近水楼台。与胡杨朝夕相伴,观察胡杨、琢磨胡杨,以至迷恋上了胡杨。他的摄影作品,以胡杨为多,也以胡杨最有特色。他以镜头为媒介、以生命为主题、以心灵的感悟为通道在与胡杨对话。他的座右铭便是:我与胡杨的对话将永远进行下去。

不论严冬酷暑,不避风霜雨雪,无数次地奔走在塔河两岸、大漠深处,往返南北疆,远足额济纳,只要有胡杨的地方,就会留下他的身影。汽车、自行车以及毛驴车,都成为他的代步工具。

锲而不舍,带来的是小有成就。但时间一久,他便不再满足这种猎手捕获式的“抓拍”、“坐等”,而更倾心于创意性的思考。从努力寻找胡杨与众不同的外在形态,逐渐转向探索胡杨蕴含的内在精神。从场景的制造,提升到意境的创造,与胡杨的对话由此才真正开始。

热爱胡杨是一种情感,也是人生的感悟

我的家乡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尉犁县,离家不远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南缘,在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生长着大片的原始胡杨林,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胡杨林保护区。

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见到最多的乔木就是胡杨。这里的人们与胡杨的关系也最为密切,最具感情。他们用胡杨木建房,做家具,木车、盆、勺等生活用品,凿胡杨木为舟,种植胡杨林做防风林带……

高中毕业,考入新疆林业学校,学的也是林学专业。在校期间,时常采集一些树木的种子,在培养皿培育它们生根发芽,然后移植到林地中,看着它们慢慢长大,心里常常有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由于经常和树木打交道,对树木便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逐步产生了情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经常去野外,随处都可以见到胡杨,尤其是秋天的胡杨,金碧辉煌,非常漂亮,总想把它表现出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摄影,慢慢地喜欢上了摄影。当时拍照也不懂摄影用光、构图,立意等,只要是感到好看的就拍,于是胡杨就成了我拍摄的主题之一,但是内容多为金黄色的胡杨,当时的拍摄是毫无目的性的。

从1995年起,我用两年时间进行了摄影理论和技术的专业培训,使我对摄影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解。我想,我的家乡有中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我拍胡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我不把相机聚焦胡杨呢?但我不能简单模仿和重复,我该从何处突破?从什么角度去表现胡杨?我要通过胡杨诉说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拍摄过程中,看到塔里木河下游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有许多胡杨林大片枯死,很多被沙漠掩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新疆南部地区近几年来沙尘暴日益频繁,风沙天气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这些现象时刻撞击着我的内心深处,使我对拍摄胡杨的目的逐渐明朗了,那就是用科普和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系统化地去表现胡杨,用我手中的相机反映胡杨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让更多的人认识胡杨,热爱胡杨,进而保护胡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拍摄胡杨是一份责任,更是艰辛的过程

带着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对胡杨的拍摄从盲目走向了有意识有主题的系统拍摄。拍摄的过程是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在多年的拍摄中,我迷过路、翻过车、掉进过冰河中……也常常为等待好的拍摄时机带几瓶矿泉水,馕(维吾尔族的一种用面烤制的饼,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质)、榨菜,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于沙漠戈壁中;也时常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穿行在胡杨林及荒漠中直至精疲力尽,席地而睡:为拍摄冬季胡杨树挂,往往是天不亮就起床上路,在凛例的寒风中等待曙光的到来……

为了反映冬季胡杨的美,2002年12月在一个刚下过雪的清晨,我骑摩托车到离县城十余公里的郊外去拍摄树挂,我踩着薄冰想到达对岸,不小心掉进冰河中,掉进去的第一反应首先是保护相机,潜意识里将握着相机的手高高举起,当身体稍稳后用力将相机推向河岸,然后再忍着寒冷一点点想办法上岸,冰太薄,一使劲就破裂,费了很大力才上来,齐腰深的水把我的手机也浸泡坏了。上岸后的寒冷更加难以忍受,可看到好的光线和风景,寒冷似乎突然间消失了,浑身湿湿漉漉的我在河岸上又拍了两个多小时,才感到浑身发冷,骑摩托车回到家时两条腿冻得麻木失去知觉。

2003年秋季,我和两个影友去一个陌生的原始胡杨林拍摄,头一天傍晚到达,天色已黑,也没有时间仔细观察环境。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准备拍摄一些早晨的景色,想着早晨拍摄时间短,天也不热,就没吃早饭也没带干粮和水。进入胡杨林中后我们分头拍摄,我边走边拍,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胡杨林的深处,等到往回返的时候发现自己迷路了。当时刮着风,我的喊声淹没在风声中,想找来时的脚印,但胡杨林中的盐碱地上很难留下痕迹,我只有凭着印象找拍摄过的胡杨树,但收获甚微,因为进来时是没有路线的,不管东西南北随意走。于是我看见高的土堆就上,高一点的树就爬,把相机最长焦距的镜头装上四处瞄望,五个小时后,我又饿又渴,精疲力尽,摄影包愈发显得沉重。就在快要绝望时,又爬上了一个高土包,这时我突然从镜头中看见远处有一个白色反光点,推测可能是一辆车,于是兴奋地朝着这个方向走去。这的确是辆车,虽然不是我们的,但给了我很大鼓舞,我就沿着车印四处寻找我们的车和人,下午两点多钟,终于找到了他们,另外两位影友也在焦急地寻找我。虽然这次有惊无险,但也给了我一次很深的教训。

为了表现不同天气下的胡杨,在2005年夏季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冒着被雷击的危险蹲在胡杨林中的一个低洼处拍摄近两个小时。当时手中捏着快门线,看着频繁亮起的闪电心中十分恐惧,但是千载难逢的景象和内心强烈的拍摄欲望战胜了被雷击的惧怕心理,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还感到心悸。

2008年10月,我们六个影友开着两辆越野车到沙漠腹地拍摄胡杨,在路过一大片芦苇地的时候,我的北京吉普213车因长时间挂着四驱,又是慢速行驶,当我在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停车查看地形时,极度高温的排气管烘着了车底下的芦苇,顿时车引擎内就开始冒烟,我和另一个影友立刻打开车盖,拿出矿泉水灭火,但因火较大无法扑灭,幸亏后面的车及时赶到,拿出他们车上的灭火器,才把火止住,但地下的芦苇还在燃烧,我又急忙上车,在前车盖都来不及盖上的情况下,把头探出车外,加力开了几十米才算逃此一难。当时芦苇燃起的火已把汽车电器线路的外层保护套烧着融化,幸好没有烧透里面的线路,没有引起短路,否则,车和摄影器材都将毁于一旦。

拍摄提示

在新疆拍摄胡杨主要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尉犁县和轮台县,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天然胡杨林保护区,胡杨分布面积大,环境特色明显,可进入性较好,有胡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湖泊、草原等相互结合的场景,也有顽强、悲壮、枯死的胡杨林,拍摄画面较丰富,另外胡杨在新疆北部的木垒县、克拉玛依的乌尔禾附近、哈密伊吾县的淖毛湖也有少量分布,这里的胡杨树龄较大,树干造型奇特,历史沧桑感强,拍出的照片视觉冲击力较大,易出作品。拍摄胡杨可在一年四季进行。新疆的春季和夏季不明显,在春季和冬季,可拍摄表现胡杨精神的图片,胡杨在4月10日左右开始发芽吐绿,直至10月初,可以拍摄绿色的胡杨(新疆北部的胡杨在10月初已黄透,比南疆早黄15天左右);10月20日至1,月5日是拍摄金色胡杨的最佳时节,这时的胡杨树叶在秋霜的侵袭下金黄透亮,并有一定的湿润感,等过了这个时间胡杨叶,就开始慢慢枯落;新疆南部的冬季很少下雪,有时两三年不下雪,如果雪的厚度在五厘米以上就会有胡杨树挂出现,树挂往往会在下雪后的第三至五天出现,胡杨树挂可以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碰到有胡杨树挂的天气千万不要错过。

在新疆拍摄胡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相机的防尘和防寒;二是要带够充足的水和食品;三是要请当地人做向导,不要盲目进入不熟悉的胡杨林中;四是要准备一些避蚊油、风油精等药物,胡杨林中蚊子及草瘪子较多;五是要有较好的交通工具,最好是四轮驱动越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