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运用作文素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运用作文素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一例多用

同一个事例,可以在不同的视角、表述、侧重点下,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意义或观点。正因为事例有多个使用角度,因此在事例积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对同一事例作不同的裁剪,从多种角度充分利用。例如:有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备粮食;而蟋蟀却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躲在温暖的家里,幸福地享受着美味;而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最后终于一命呜呼。这则故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用来证明不同的观点:(1)要做勤劳的蚂蚁,每天坚持不懈地劳作。千万不要学蟋蟀,就只会短暂地玩乐,最终一事无成走向死亡。(2)蚂蚁一生不辞辛苦地奔波,最终的追求只不过是填满它们芝麻大的肚皮,而蟋蟀虽只有短暂的一生,却自始至终在快乐地歌唱。这个事例说明了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视角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观点也就不同。语言的表述具有倾向性,是随着侧重点的变化而变化的。而表述的不同,又显示出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侧面。可见一例多用,就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素材资源。

二、就地取材,信手拈来

苏轼在《赤壁赋》中的那段关于人生感悟的精彩议论,所用的事例就是就地取材。苏轼利用眼前的景物,一方面通过联想,引出赤壁之战的历史,像曹操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盖世枭雄,“而今安在哉”的事例。另一方面,借助眼前的江水、明月生发议论,不但使文章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深度,而且使文章说理不枯燥,扣人心弦。

三、以不变应万变

收集研究一个人物的资料,把一个人物的事迹烂熟于心,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收集一些像庄子、苏轼、苏武、凡高、居里夫人等名人的为人处世的事迹,进行研究思考。如有一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转折”。据说,有位考生对青年诗人海子研究极深,做了大量笔记。高考作文写了海子,题目是“十个海子的复活”,获得了满分。

四、无中生有,编圆故事

据说,苏轼参加京城会考,主考官欧阳修对苏轼的应试文章赞赏不已,但对文中的一个典故拿捏不准,事后问苏轼,苏轼笑曰:“想当然耳。”苏轼这么一个大学者、大文豪尚且有一时事例逼仄,不凑手的时候,何况我们的中学生呢。苏轼能将故事编得圆,编得理所当然,很好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可见,能将故事编得高明,足以说服别人,也未尝不可。我国古代文人讲道理,常用故事或寓言的形式,其中以《庄子》成就最大。例如《庄子・外物》中说:庄周家贫,去向监河官借米,监河官说以后有钱即借给他。庄周很不高兴,变了脸色,张口就编了一个故事说:我来时,车辙中有鲋鱼向我求些水活命,我说过些时候去吴越用西江一江水来救它。鲋鱼生气地说,现在只要一点点水就可救活我,要等到你弄来西江水,还不如到干鱼店里去找我了。这就是典故“涸辙之鲋”的来源。庄周当时讲道理时随口编的许多故事,都已经成了我们今天说理用的典故。许多寓言故事不就是编的吗?由此可见,能自己编圆一个高明的故事,放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清楚一个道理,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