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技之窗 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技之窗 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渐增大,社会效益也日益显著,它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之一。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本专题选取的三篇科学小品文,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可以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选文1

现实版的植物大战僵尸

方舟子

在电子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用来作为武器的植物包括好几种蘑菇。虽然一般人经常把蘑菇当成植物,在历史上,蘑菇也一度被生物学家归为植物界,但严格地说蘑菇并不属于植物,而是属于真菌,自成一个真菌界。真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其实还要比植物近一些。

真菌和植物不同,它们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和动物一样都是属于异养生物,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当营养。但是真菌不能像动物那样到处跑动去吃别的生物,它们主要是通过腐生的方式来获得营养,比如从断枝、落叶、土壤的腐殖质中吸收营养。也有的真菌是靠寄生的方式来获得营养,例如寄生在植物身体上,甚至寄生在动物身体上。被炒成天价的“补品”冬虫夏草就是一种真菌寄生在土壤里过冬的蝙蝠蛾幼虫上,从幼虫身体吸收养分,到夏天的时候长出像草一样的真菌子座。

其实还有比那更神奇的寄生。有一种真菌能把昆虫变成真正的“僵尸”,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僵尸真菌。真菌不能走动,怎么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呢?找蚂蚁来帮忙。

僵尸真菌寄生的蚂蚁,是一种弓背蚁。弓背蚁的工蚁外出觅食时,通常会在树上走固定的路线,排成队列行进。但是工蚁被僵尸真菌感染后,会脱离队伍,像喝醉了一样乱跑,时不时地抽搐一下掉到地面上,然后再挣扎着往树上爬。这样反复了很多次后,蚂蚁终于来到了合适的地点,爬到叶子背面,一口紧紧地咬住叶子的主脉,然后就停在那里,很快地死去了。蚂蚁死后,已寄生在其体内的真菌开始生长,先是从蚂蚁肢节处长出菌丝,进一步把蚂蚁尸体牢牢地固定住。几天以后,从蚂蚁的头部长出了真菌子座,生出孢子,散播开去,去感染其他工蚁。

这些成为僵尸的蚂蚁,它们的死亡地点非常有规律:都是在距离地面大约25厘米的叶子背面,朝向北或东北,周围温度在20~30摄氏度,湿度在94~95%。这是最适合僵尸真菌生长的环境。

僵尸蚂蚁死前在主叶脉咬下的那一口,在叶子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而且其形状很特别。甚至在叶子成为化石之后,这个咬痕也有可能留下来。2010年,专门研究这种寄生现象的美国生物学家戴维・休斯实验室仔细搜索世界各地的叶子化石,终于在德国一块4800万年前的叶子化石上,找到了这个特殊的咬痕。这种寄生方式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都已发现了这种僵尸真菌。

既然这种僵尸真菌能以如此高效、恐怖的方式控制蚂蚁,为什么蚂蚁没有遭受到灭顶之灾?原来幸运的是,蚂蚁也有帮手来抵抗僵尸真菌。2012年,休斯实验室发现,僵尸真菌本身也会被别的真菌寄生。在僵尸真菌生长或长出真菌子座时,有一种真菌会寄生到它身上,“”了它的繁殖能力。僵尸真菌如果被这种“抗僵尸真菌的真菌”感染上,它的孢子大都失去了活力,只剩下6.5%的孢子还能够去感染蚂蚁。僵尸真菌的真菌子座生长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被“抗僵尸真菌的真菌”感染,但是如果为了避免被感染而缩短生长时间,又降低了感染蚂蚁的机会,所以只能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僵尸蚂蚁、僵尸真菌、抗僵尸真菌的真菌,会不会再出现一种抗抗僵尸真菌的真菌的真菌?生物学的现实,有时候是不是比电子游戏的想象还要神奇?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11月22日)

品读赏析

本文由游戏《植物大战僵尸》联系到现实中的动植物的尸体与真菌的对抗,由此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小品文,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文章开头部分引用了电子游戏《植物大战僵尸》,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文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既介绍了理性知识,又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结尾部分,采用设问方式,吸引读者注意,进一步引发了读者关于生物学的思考。

选文2

“无声世界”亦害人

裘影萍

噪音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害处,这已经是常识。于是,为了避免噪音对生活的干扰,人们希望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供休息、学习和生活。好在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有着良好的隔音效果,使人们如愿以偿。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以及居室隔音效果的不断提高,10层以上的居室内几乎已经成为没有任何频率声波存在的“无声世界”。科学家们发现,“无声世界”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人走进一个完全没有声响环境的房间里,可以听到自己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声音,能听到关节及衣服的摩擦声;半小时后,受实验者听觉更加灵教,只要轻吸一下鼻子,就像听到一声大喝,甚至一枚小针掉在地上,也犹如听到大锤的敲击声;1小时后,受实验者开始感到极度恐惧,神经高度紧张;3~4小时后,便会逐渐失去理智,如再下去,便会陷入死亡的困境。因此,当1小时以后,受实验者一个个发疯地拼命逃出房间。

实验和研究表明,无声环境能够使人产生恐惧不安的感觉,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尤其是对神经系统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引起食欲减退、情绪烦躁、思维混乱等症状。一些科学家认为,城市钢筋混凝土住宅对超声波产生的几乎完全的隔音效果,很可能是自杀率有所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科学家们指出,人为造成的“无声世界”并非有利于健康的“世外桃源”;相反,某种程度上会起到“无声杀手”的副作用。因此,在10层以上建筑的居民,应利用声响器具自我创造居室必要的声响环境,做到“静”“响”结合,免得因太寂静而影响健康。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2008年3期]

品读赏析

都说噪声损害人的健康,本文独辟蹊径,提出“无声世界亦害人”的观点。紧接着文章又介绍了无声世界对人的影响的科学实验,通过对确切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描述,强有力地证明了“无声世界亦害人”的观点。文章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其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选文3

女生的数学成绩天生就差吗

朱 迪

最近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是文化因素在作怪,与学生的天分无明显关系,这和男孩天生喜欢玩具车、女孩多喜欢布娃娃是同一个道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已形成习惯看法,认为男生的数学天生就比女生好,故本次科学研究结果等于向人们的习惯思维发起挑战。上世纪90年代, Mattel公司开发了一款会说话的新型芭比娃娃,芭比姑娘会用嗲嗲的语气说“数学好难哦!”甚至到了2005年,哈佛大学校长、当今奥巴马总统的经济顾问萨默斯也有同样的偏见,他认为男性在科学和工程学方面天生就比女性聪明。萨默斯的大男子主义言论,激发了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海德女士,她决意通过科学研究,为“半边天”们讨个说法。

海德女士和与她的女同事一道对全世界各种数学成绩开展了分析研究,并用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性别差异指数测算法对性别差异进行比对。

两位女教授用的是反证法:如果男同胞的数学成绩好确实是因为天生脑子就好,那么这种现象应该带有普遍性。可是,她们的研究结果却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回事。两性数学成绩的差异情况,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在性别最不平等的那些国家里,男女数学成绩的差异的确很大,例如印度、伊朗。

那么美国的情况又如何呢?美国性别平等水平相对好一些,在各类标准化数学考试中,女生的平均成绩和男生差不多。而且美国高中女生在微积分方面的水平和男生也不相上下。进入21世纪以后,全美国高达30%的数学博士学位就是授给女性的,而在1950年代,这个比例只有5%。

萨默斯当时说那番话的意思是,相比于女人来说,男人在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出天生的多样性,这就从客观上给男人具备顶尖的数学水平创造了条件。

但是,这次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国家,以及在美国某些人群(如亚裔美国人)中,女生数学成绩的多样性程度同样和男生差不多。虽然已有很多科学家开始意识到,男孩子并非天生就比女孩子具备成为数学能手的禀赋,但是海德女士说,相信还是有人对她们取得的科学发现感到惊讶的。

两位教授认为,导致女性数学成绩不够突出的因素主要是文化方面的。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问时,注意的更多的往往都是男生;而女生的数学天赋即使很高,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培养。还有,由于那些辅导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存在各种各样的成见,因此也会有意无意地给女生某些建议或暗示,使女学生不得不放弃攻读工科课程的念头。

(选自《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1年1期,有删改)

品读赏析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女生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天生就差,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的惯性思维。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观点。接下来用mattel公司以及萨默斯的例子说明女生数学天生差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并为后文海德女士的研究作铺垫。在介绍研究过程时,采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分人群、分国家、分时间进行研究,使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增加。在文章最后,作者再一次提出女生数学成绩不突出是由文化方面的因素造成而并非天生,与开头的结论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