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下锅之“米”添釜底之“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下锅之“米”添釜底之“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写,其次是如何让这些内容更好的成为自己的作文素材,文章从寻找生活之"米",添观察、记录之"薪";寻找阅读之"米",添思考、想象之"薪";寻找实践之"米",添艺术加工之"薪"等三个方面论述解决之道。

关键词:小学作文;内容;手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19-01

小学作文教学,不需要复杂的理论,但要简单明了的教学思路,笔者认为对于作文的教学,只要把握住素材筛选关和素材加工关就可以了,既要能够寻找到下锅之"米",又要能够及时添好釜底之"薪",二者缺少哪一个都无法做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如何才能让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呈现出一篇内容丰富、表达精彩的佳作呢?

1.找生活之"米",添观察、记录之"薪"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笔者一直认为作文就是一项艺术,好的作文能给人一种人生的启迪抑或美的享受,很多大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被广为传播,有的甚至传播到世界,翻译为各国文字,就是因为其作品有其深刻的韵味:或者是对自然的思考,或者是对人生的感悟,或者是对社会的批判,或者是对和平的向往……这些作品无不是来源于生活。学生作文虽然不能要求其主旨有多么深刻,但是想要写好作文就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的下锅之"米",离开了生活的作文,文章就会虚假,飘忽,没有生命的质感。

那么生活之"米"有哪些可供撷取呢?笔者思考认为,生活之"米"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容易获取的内容:一是家庭生活。主要是与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等亲朋的相处,也可以是家庭中喂养的小动物或者种植的花草,可以是"我"作为参与者的"我"与他们之间的故事,也可以是"我"作为旁观者看到的他们的故事。二是学校生活。主要是与同学或者老师之间的故事,自己既可以是故事的主角也可以是配角甚至是旁观者,这些故事可以发生在课堂上、课间休息、操场上等。三是社会生活。比如自己乘坐公交车、逛商场、景点旅游等所见所闻,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他人的故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写景也可以叙事。

又如何撷取呢?观察与记录是最好的办法。学生身边其实不缺少素材,关键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这就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生活中可以采撷之"米"众多,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观察和记录,要培养学生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助于让采撷的"米"形成一种精致的写作素材,不至于让内容都是大致的轮廓。比如学生外出旅游,回来后写出来一篇篇优美细腻的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有的山峰挺拔像一位站岗的哨兵,有的山峰佝偻像一位老爷爷,还有的山峰没有棱角像一块鹅卵石……""峡谷里面岩壁上,有隐隐的水从裂缝中渗出来,使岩壁上的青苔青葱茂盛,用手触摸感觉到冰冷,让我有点冷不及防的感觉,我倏地条件反射似的缩回了手……"如果不是有细致的观察是绝对难以写出来这样的文字的。所以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新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尤其与众不同的细节,防止时间长了印象模糊了。

2.找阅读之"米",添思考、想象之"薪"

阅读是一种补充生活阅历不足的有效方法。有的学生不善于观察和聆听,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跟大家一样的,这就难以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即使老师专门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有很多学生也只是看到了事物的外在表现,难以发现更为细致的现象,这也跟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有关系,这个时候运用阅读可以有效的改变学生作文的劣势。

阅读之"米"有哪些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是来自于课堂,就是教师要教学的文章。这里面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也有浅显的古代诗歌;有写人叙事的文章,也有写景状物的文章;主题上有赞美亲情的,也有讴歌顽强意志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作的技巧,可以是一个词的使用,可以是一句话的造句,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无论哪些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学生增长知识,学习写作技巧,健全人格魅力。二是来自于课外,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比如《鲁宾逊漂流记》《狼王梦》《有老鼠牌铅笔吗》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要培养孩子们从小爱看书的习惯,而且在阅读之中,词汇量不断扩大,造句能力不断提高,写作的技巧也潜移默化中有了进步。

学生在阅读中要专注于思考和想象,学生的想象力是空前的,在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只要让学生展开想象我发现学生都能够进入情境之中,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再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那就基本上把文章的深层含义把握住了。想象与思考是小学作文的两个羽翼,想象可以增添学生写作的空间,不再受眼前事物的限制,思考可以让学生的作文由浅入深,提高写作的意蕴。

3.找实践之"米",添艺术加工之"薪"

如果能够亲身的参与一件事情,然后再把这件事写出来,那学生会滔滔不绝,内容丰富的。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视为珍宝,不敢放任孩子自己行动,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野半步,而老师在"安全第一"的口号下,不敢像以前一样带学生参加任何实践活动。其实大可不必,虽然安全是重要的,但也不能因此就放弃了任何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对于实践活动不但热情高涨,而且也容易积累写作的素材。比如春天到公园踏青,寻找春天到来的讯息;秋天到附近的森林公园观察黄叶纷飞的场面,感受万物凋零的悲壮;还可以配合课本教学参观抗战博物馆、瞻仰烈士陵园、参加科学制作等等。

其实,配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远比把学生围困在校园里想象强百倍,会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文教学的喜爱。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出一篇作文,大多数学生都不再感到无话可说,大多都洋洋洒洒超额完成任务。在这一作文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素材进行艺术的加工,不能原样照搬。作文要反映现实,但是也要高于现实,否则就是一篇实践实录了,这里面的艺术加工包括:注重详略剪裁、运用细节描写、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等。

小学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这就解决了无"米"下锅的困境,其次还要对"米"进行后期的筛检,否则泥沙俱下,难以成为优秀的作文,这是解决釜底无"薪"的问题,二者俱备,必然给读者呈现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