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还要“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没有道德行为作支撑的道德认知是“空中楼阁”。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上,通过比赛、体验、游戏、展示、考验等活动可以为学生践行道德行为提供有效平台,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关键词】品德教学 知行合一 案例
品德教学的根本问题不是“知不知,会不会”,而是“信不信,行不行”,道德行为才是课堂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怎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呢?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认知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在我们的品德课上,根据教学内容,相机生成一些适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由“知”走向“行”,还是有一些空间可以作为的。
一、比赛:在“现场穿衣”中践行“我不拖拉”
《我不拖拉》教学片段:
1.过渡:怎样才能赶跑起床拖拉呢?我们先来找找赶跑拖拉的方法。
2.交流:(1)设置闹钟;(2)提前准备衣物;(3)动作迅速;(4)讲究方法;(5)有序摆放衣物……
3.践行:每组派一个代表来比赛穿衣服。
4.采访:采访穿衣快、慢者,在交流中获得方法:动作迅速,讲究方法(相机板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同时便于储存和提取。“让学生穿衣”即是在“动作”中巩固认知信息。此环节的最大特色是学生在交流后“得法”,得法后“试行”,试行中“验法”。另外,每组推选一个代表,更便于学生观察“谁不拖拉”及“成功的原因所在”。采访特殊对象,更让学生对穿衣的“有序摆放、不同的穿着诀窍”心领神会,心服口服。
二、体验:在“气球创作”中践行“合作互补”
《男生女生不一样》教学片段:
1.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尽情体验男生女生合作互补的快乐吧。
出示要求:吹气球,扎紧后再结合本课的所学在上面创作。
2.学生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3.展示。
4.采访:合作方式;所绘图案的意义。
以上环节是在“分享异性合作温馨故事”“观看神十乘组男女搭配采访视频”后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一是学生“知道男女合作具有智力互偿、个性互补”的优势后愿意合作。二是设计的“吹气球”活动的确需要合作:男生胆大吹气球,女生细心扎线等。三是用满意的作品证实合作的魅力。四是学生创作的图案意义也诠释了合作的美好,如气球上的图案“树、草”的意义:男生是大树,女生是小草,共同装点美丽的世界;“山、水”的意义:男生像山一样沉稳坚强,女生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三、游戏:在“闭眼涂圈”中践行“诚实守信”
《诚信在我们身边》教学片段:
1.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体验一下。首先,了解一下游戏规则。
出示规则:闭上眼睛,用彩色笔将图中的圆圈涂满。音乐响起开始涂,音乐结束马上停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2.学生游戏,教师巡视。
3.自评。刚才的游戏中,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诚信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追问未竖起大拇指的学生:为什么不竖?
当我们发觉自己某方面做得不够好时,诚实面对,这也是诚信的表现。
本游戏是在认知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坚定地和诚信在一起”后进行的。小游戏“闭眼涂圈”考验每个学生内心对不诚信的抵抗力。本环节的设计特点:一是游戏人人喜欢,在生活式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二是游戏遭遇两难情境:“闭眼”不易涂准,“音乐停”还没涂好,特别是好想睁眼看一下自己的“作品”,当音乐停时,发现涂得不完美好想延时拿笔补一下。这是“诚信”与“完美作品”的较量,是教者活动设计的高明之处。三是教者的肯定,表扬活动中诚信的学生,在追问不诚信学生时不忘给予适时的鼓励:“做得不够好时诚实面对也是诚信的表现”,毕竟“诚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
四、展示:在“情境考验”中践行“我不胆小”
《我不胆小》教学片段:
1.按键选题。
题1:勇敢地走上台,告诉大家:我现在不怕 。
题2:跟听课老师握手,打个招呼,介绍一下自己,欢迎他(她)来听课。
题3:上台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技能。
2.学生上台选题,展示。
这是临下课前的一个片段。教师根据课前调查,在课上通过讨论逐一解决了学生生活、学习中常见的胆小问题,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上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能齐声宣告“我不胆小”。“做”的效果如何?会不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现场来检验!教师巧妙地捕捉到现场有众多听课教师这一资源,让学生按键选题:大声说话、跟教师交流、展示技能。现场效果证实,学生经受住了“试金石”的检验,一个个充满自信,才华横溢。放得开了,胆子就大了!
五、考验:在“奖品分发”中践行“分享谦让”
《我是独生子女》教学片段:
1.今天大家的表现很不错,老师要兑现课始的承诺。现在请4人一组围坐在一起,请组长分发奖品。
2.组长分发。
3.请没拿到奖品的学生到前面来。
你们小组是怎样解决奖品不够的问题的?
4.补发奖品。
5.刚才是老师为大家设置的一个小小的考验,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生活为我们安排的暗礁还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吗?会被宠坏吗?
本设计匠心独运,看似是分发书签褒奖学生的课堂表现,实则是在不经意间检验了独生子女是否自私。作为听课者,我看到一个组少一张,一个成员示意不要,以为教师发书签时疏忽了。当教师请没拿到奖品的学生到前面交流小组怎样解决奖品不够的问题时,才知道,这是教师故意安排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有分享和谦让意识。分发期间教师就在有意观察组长是如何分配的,看学生的反应。当然,对本段设计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的安排其实是一个“陷阱”,但教师结尾的一段话为本设计作了完美的收场,我为这样的设计叫好!是的,生活给我们安排的暗礁很多,在这样的情境下如果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就是没被宠坏的一代!
以上课例告诉我们,认识只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儿童的道德发展还需要生活事件的刺激、课堂活动中的直接体验及间接的观察和模仿,课堂中学生品德行为的践行大有空间,这是我们品德课教师需倾心研究和实施的。当然,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小有实践后,关键还要靠课后延伸,在生活中践行才是品德课堂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