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归将成熟的公益项目引进回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归,曾留学海外或工作,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投资甚大,回国后怎么一展抱负?投身公益性创业,把国外成熟的公益项目引进回国,这成了近年来许多海归的选择。
新型创业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公益可以不是纯奉献。这也是善淘网倡导的“Buy For Two”的理念,买东西不但为自己,也能帮助别人,这使得“可持续的公益”成为现实而非梦想。
上海聚善助残公益发展中心联席CEO兼市场总监余诗瑶阳光开朗,她是来自温州的独生女,留美硕士,在公益社会组织打拼了4年有余。
在美国,余诗瑶发现生活中闲置的物品捐赠给各大公益机构开设的慈善商店司空见惯。商店将这些物品再次销售出去,营业收入除了保证商店正常运转之外,还用来帮助其他公益项目。除此之外,慈善商店在英国也十分盛行。全英国约有7000家慈善商店,年交易总量在3.5亿~4.5亿英镑,年收入约合10.5亿元人民币。慈善商店让人捐献出已不需要的物件,帮助他人,体会到物美价廉的好处,自己也轻松快乐。同时公益机构也得到了急需的资金,一些二手物品的再次循环利用也可适当降低因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碳排放量,环保公益性突出。所有参与者共同促进了物品的循环使用,在整个链条上,闪耀的是多赢的快乐。小余在美国看到了善淘网,与自己的“拿来”想法一致,她看好其前景,于是告别美国某投资公司回到上海。 她在网上募集捐赠,甄别物品是否符合九成新以上的接收标准,然后把选中的直接发给网站在外地的仓库储存,还组织设计师设计,把部分物品拆解成材料交给各处阳光心园,由残障人士在工疗过程中制成可用商品,比如把袜子制成靠垫或是软饰品的袜子娃娃,由她来寻找企业慈善认购。直接销售募捐来的其他物品更是她日常的工作。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善淘网交投日益活跃,注册会员近2万。员工增加至近30名,其中40%以上是听力缺失、肢残的残障人士,他们在其中也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余诗瑶本来尽可以到外资公司谋职,收入或许更丰厚,但她选择了助残公益。她说善淘网域名42两个数字,借用英文谐音FOR TWO传达理念,即让自己快乐,也可以帮助别人。她觉得这是造福社会、放飞理想的地方。在3年的工作磨练中,她处事越来越干练,判断力决策力大增,每次同学聚会,人们都会为她的今非昔比而感叹,投来的欣赏目光让她感到更加快乐和自信。
余诗瑶去年秋成功地主办了一次公益性的时装秀,这是一场由残障人、导盲犬等参与的走秀,与国际上提倡的轻松快乐的公益倡导活动异曲同工。通过网上售票并招募赞助企业和观众,同时联系热心人士直接参与。现场展示效果很好,肢残人士坐着轮椅,穿上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裙子等服装,头一次风风光光展示了自己,聋人参与设计服装,穿上婚纱礼服走秀,还有一系列的歌舞和音乐表演。德国商会的一些海外人士热情高涨,活动现场气氛深深感染了每个人,这次活动弘扬了公益的理念,善淘网也由此发展了一批会员。
让白领们“尚班乐活”有更多理由
英国的海归硕士史逸婵,名字好听,身材高挑,留清爽的马尾辫,先后在静安区党员服务中心和静安区两新组织促进中心任职。她学生时入党,有较强的党性和一定的党务经验,英语八级,会话读写不在话下。党员和白领们较注重个人修养,她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女神范,这与她自幼受过全面的艺术熏陶有关。她10岁获“乐理・练耳”十级,贺绿汀先生93岁寿辰时,她被选为献歌的小歌手;高中毕业前就通晓两门乐器和美声唱法,曾是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的声部首席,通过英领馆的选拔赴英做文化学习和交流,代表中国大学生夺取奥地利国际合唱赛冠军。
为成才,小史和其家庭付出很多。她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很吃香,多家外企曾向其伸出橄榄枝,收入和发展前景很诱人。但最终小史做通家人工作,在老师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下来到社会组织,先在静安区党员服务中心工作,2015年年初担任静安两新组织促进中心理事长、党支部书记,到“白领驿家”工作。
静安涉外企业创造了大量财富,“白领驿家”是静安区委、区政府打造的公益性、服务型载体,采用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公益的方式运作,从“吃、喝、玩、乐、动、衣、食、住、行、医”方面出发,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为静安区域内的20万白领提供互动、互助、自治的交流平台,举足轻重。因为成绩斐然,其前任被各方关注而破格提拔。史逸婵到任后,开展服务40余场,累计服务静安基层党员群众3000余人,带领“白领驿家”团队开展服务从80场次增至120余场次,年服务量从1万人次增至3万人次,发展会员从4万多名增至5.94万名,发展社团从18支增至22支,有效提升了“白领驿家”的服务能级,给了静安白领更爱静安的理由。白领驿家吸引了许多主流媒体,《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争相或转载。
史逸婵父亲是正直淳朴的老党员,曾在自家弄堂外捡到50元,原地等失主两个小时,只为交还在那个年代如月收入一般珍贵的这笔钱。史逸婵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将一封入党申请书作为给自己的20岁生日礼物。
做公益的选择,与其说是一种缘份,不如可以更恰当地理解为一颗在幼小心灵中萌芽的种子发芽的结果。1999年她读初中,恰遇台湾大地震,她发起卡片义卖筹资近千元捐赠。进大学后,她不仅和伙伴们共同成立了首支无伴奏人声社团,还参与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支教行动,血液病儿童的关爱活动,四川都江堰灾后重建的志愿工作,还成为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的首批“小白菜”。
史逸婵在英国留学期间,每天搭乘公交车和所有其他的乘客一样,上车会和司机打招呼说“Hi!”,下车会说“Thanks! Bye!”。学成归来当她第一次乘上公交车,习惯性地刷卡并和司机说出“您好!”后,得到的是司机不耐烦的催促和乘客不理解的目光。这个习惯虽然她改了,但对社会和他人的友善还一直是那么地诚恳和强烈,不计报酬地投入公益服务,她说,她喜欢和人打交道,能为他人服务。看到人们的一张张笑脸,她心里就会泛起快乐的浪花,而这,是绝对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史逸婵最爱穿黑白色系,清爽干练,常常让人以为她是在哪家外企工作的白领。史逸婵自加入社会组织,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公益践行者后,每天,白天开会、谈资源、讨赞助、聊合作、做接待、带活动,晚上写报告、拟文案、做PPT……一年来,她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27岁的史逸婵就是这么硬扛着走过的。
不遗余力打开自然科普一扇窗
上海育拓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陈天,英语流利、气度不凡,原是南非驻上海钻石交易所首席代表。5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美国慈善家肯尼斯-贝林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办事处向他发出邀请,他参与了在中国实施青少年自然科普和向残疾人士派发轮椅等慈善公益事业。他生性开朗,善于和人沟通,有一颗慈爱之心。他发现,爱动物是青少年的天性,保护动物其实就是保护环境,珍爱生命,而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和科普方面存在不足。譬如,动物标本制作严重落后,现有的标本让青少年观众观看后难以引起怜爱之情。而在不少学校自然科普课不受重视,孩子们对动物等有关知识非常欠缺。由于人口基数大又进入了老龄社会,我国的轮椅需求量也大得惊人。于是他转行,为基金会在中国推动保护动物自然科普教育和轮椅捐赠,一干就是5年,负责相关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他专注于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深耕细耘,有人才猎头公司找到他,他不为所动;也有人让他创新,搞更多花俏的名堂,但他认为,挖一口井,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挖到水源。他坚持组织环球自然日活动,通过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等开展长年合作,通过广受青少年喜爱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新发现》平台活动消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和各地的教学机构和青少年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每年参加机构的复签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不少孩子踊跃报名。通过活动,启迪了孩子们智慧,增强了孩子们爱自然爱科学的思想。还有因为参与了活动取得了成绩而被破格升学。活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正越来越强。陈天也因此成为团区委委员、资深公益人士,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上海五四青年奖章”。
四年来,他跟各地博物馆合作,借助其场地资源和专业研究人员的技术资源和博物馆、政府文教卫部门沟通,开展校园培训、项目启动、地区预选、决选。2015年,挑战活动在各省市11个赛区举行。第一届环球自然日挑战赛时,主赛区是沪京津三地,他经常乘坐周五晚飞机,或者周六一早的高铁从沪抵京,下午在自然博物馆为学生作培训讲座,然后晚上高铁到津,周日上午在津作培训,傍晚再坐飞机回上海。2015年头两个多月,陈天的行程单上已经有14个航班,另外还要加上6班高铁。颠簸劳累中,陈天一直斗志昂扬,把一批批的孩子凝聚到活动中来。因为他深知,社会组织就是要做别人难做的事、有益于大众和未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