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乔乔:自费千万拍生态纪录片的苦行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乔乔:自费千万拍生态纪录片的苦行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是纪录电影界的奇才。3年前,他拍摄的《家园》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最佳短片奖”。2年前,他拍摄的《迷失的家园》获得巴黎青年短片电影节优秀影片奖。这部公益微电影上传网络仅仅一天,点击率便超过百万。为他的才气和视角所折服,李少红、何平、顾长卫、马云、王石、任志强等诸多大腕名人在微博上或推荐或转发他的电影。

6年来,他卖掉车和房,自费千万拍摄了2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生态纪录视频素材,剪辑成多部公益微电影,所有影片没有一句旁白,却深深震撼了观众心灵。而现在,他正忙于拍摄又一部反映水生态危机的短片《长江,长江》。“6年前拍摄黄河,我就在关注长江,因为她们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现在我发觉,长江的生态环境非常严峻,采矿、水电站建设、化工厂污染……长江真的快‘死了’!”电话那头,他的声音里透出憔悴与焦虑。

他就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导演乔乔

《迷失的家园》火了

乔乔这个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近年来比较火爆的微电影《迷失的家园》,人们肯定不会陌生。2014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南方微电影节上,乔乔凭借这部微电影获得2013-2014年度致敬导演奖。颁奖结束后,他的“家园三部曲”最后一部作品《地球家园》首映,震撼全场。第二届南方微电影节组委会为微电影《迷失的家园》宣读的颁奖词是:对影像的执着,让他付出全部才华;对生命的热爱,让他付出全部精力。卖掉车和房,卖不掉的是执着和热爱;花费千余万元,花不去的是热血和追求。2000多个小时的拍摄,凝聚成12分21秒,代表着微纪录片导演的顶级追求。向专注和投入致敬,向才华和热爱致敬。

这部时长只有12分21秒的微电影,以野生动物为主人公,全片无台词,无解说,无旁白,无字幕,完全以电影化的视听语言呈现,力求营造一种诗意而悲壮的美。一幕幕写实镜头和一个个诗化蒙太奇段落形成的情节张力,引领观众对人性、对自然界每一个生命个体进行深度反思。

影片以一只燕鸥的视角看世界。它翱翔于蓝天鸣叫着掠过天际,片中多次以它惊飞的身影和急促的叫声,分列出一个个野生动物家园遭遇野蛮无情破坏的小片段―――

片段一:一只正在孵蛋的鹭鸟被吓跑后,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鸟窝旁,取出一枚鸟蛋,在地上磕破,看了看后丢掉,又拿起一枚,又磕破。窝里的4枚鸟蛋全部被他毁掉、丢弃……

片段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临近夜晚,4只被水淹没的幼鸟张大嘴巴,声声哀鸣,眼神中满是绝望……

片段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鸭子死了,另一只小鸭子发现了,含着泪跑过去,依偎在它尸体上,目光逐渐暗淡不肯离去……

片段四:一只普氏原羚鼓足力气,用坚硬的角尖撞击将其圈起来的铁栅栏。它一次次地撞击,但铁栅栏坚不可摧……

电影里,还有更撼人心魄的画面:干涸龟裂的河床上,翻着白眼的死鱼;迁徙中的鸟群飞临山头,突然灯火通明,到处是鸟网,枪声大作;被剥皮的野生动物,被污染的河流……

对于“片段一”中那个男人磕破鸟蛋的举动,乔乔委托助理解答:那组画面是用1000mm长焦镜头,在黄河对岸拍到的,对方毫无察觉。他们后来了解到:当地有个风俗,认为吃“毛蛋”对身体大补。“毛蛋”就是雏鸟在蛋中孵化成型但还没有破壳的状态,那个人一枚一枚磕破鸟蛋,应该是在寻找“毛蛋”。而其它每个画面镜头,都是花费大量时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伪装、蹲点拍摄后浓缩剪辑的。

拍摄环保纪录影片是个大把烧钱却没有商业利润的苦差事,乔乔为何钟情于此?

在这个85后导演的记忆里,他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是蓝天碧水,后来他发现天很少蓝了,水也变得浑浊了,河里的小鱼小虾都不见了。于是,十分关注绿色生态的乔乔成为一名坚定的纪录者。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乔乔的许多同学都选择去拍商业片,他却选择了拍纪录影片。“我始终认为纪录片是最好的电影,它‘非虚构’的本质是我最欣赏的。我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会想办法去做。”于是从2008年拍第一部纪录片《巢》开始,他把镜头对准了大自然,尝试用手中的摄影机表达对动物的关爱,唤醒人们的良知。

卖房卖车为公益

2008年,为了拍摄中国第一部野生动物电影,乔乔在河南荒凉的外景地每天扛着百十来斤的设备从驻地走到拍摄地。由于拍摄的很多地方车子是去不了的。况且,为了不打扰野生动物正常生活,会产生很大响动的车辆是绝对不能闯入的。人手有限设备又多,在驻地和拍摄地之间每次都是往返几个来回地扛设备,有时一趟就要走上一两个小时。

由于没有其它收入,为了省钱,乔乔摄制组的几个人经常风餐露宿,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是就着咸菜啃烧饼。钱不够,乔乔索性把北京的房子和车子卖了,又跟亲戚朋友借了100多万,青黄不接时也会去接一些商业片的活儿,用来贴补影片摄制。

刚开始,乔乔的家人极力反对卖房卖车。因为他的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进了剧组、影视公司、电视台,都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乔乔,却因自己的选择过起了飘忽不定的生活。乔乔不断地向父母解释:“人生打拼奋斗的黄金时期就一二十年,我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您不让我拍,不让我纪录我所钟爱的大自然,我会很痛苦!”渐渐地,乔乔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巨大支持,才使他有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凡含泪耕耘,必欢笑收割。”这是乔乔的父亲为儿子写的赠言,勉励他把环保公益这件事做好。

2009年,乔乔摄制的讲述人与动物相互关爱的影片―――《巢》获得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国际“金熊猫”奖。小试牛刀锋芒初现,在得到这一认可之后,乔乔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

黄河中下游湿地是亚洲候鸟迁徙的中轴线,每年冬季和春夏季都会有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栖息、越冬、繁殖。这里还有兽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湿地生物物种基因库。然而,黄河流域从源头到入海口没有不被污染的,致使大批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所以,乔乔决定要用镜头纪录黄河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他把影片命名为《家园》(“家园三部曲”第一部)。

在拍摄《家园》的过程中,所到之处的污染让乔乔震惊:“越往下游人群越多化工厂越多,污染越严重。在宁夏腾格里沙漠,很多化工厂把废物倒在沙漠里,金黄色的沙漠都变成了黑色;在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工业区,露天煤矿遍地都是,大地被挖得满目疮痍,空气里烟尘弥漫,地下水严重污染;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竟利用独特的湿地资源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并且采油建厂……如此现状比比皆是。”

乔乔一年四季奔波在黄河沿线,为了配合野生动物的作息时间,以黄河为家,风霜雨雪披星戴月。他夏天4点、冬天5点多起来,晚上收工回到驻地已经夜深,很多时候一天只睡3个小时。在拍摄资金严重不足和拍摄环境极其恶劣的状况下,他们野外搭帐篷宿营,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存考验―――早上一个大饼一瓶水,中午基本顾不上吃,晚上回来早就自己做饭,晚了就饿着肚子过夜。

乔乔的微博记录了自己艰辛的拍摄生涯,也感动了很多网友。目睹乔乔的生活状况,台湾国际摄影大师林良忠曾戏谑地送给乔乔一副对联,上联是:做公益,卖车卖房拍电影;下联是:为环保,愿做电影苦行僧。而乔乔则给自己来了个横批:自讨苦吃。乔乔在黄河边拍摄期间,林良忠竟然自己掏钱坐飞机从台北跑过来看望,坐在监视器前看乔乔拍摄的画面,并给他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赵连石,是乔乔很谈得来的朋友。作为中科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专家,他在乔乔拍摄过程中,从青藏高原湿地生态变迁、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地带的影响等多方面给予科学指导,使乔乔在拍摄中少走弯路。杨勇,中国独立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在拍摄《长江,长江》这部影片时,杨勇身先士卒,不仅为摄制组提供各种支持,还亲临一线驾机拍摄。

苦行僧长征依旧

为拍摄苍鹭的日常活动,乔乔让摄制组两个伙计拉着绳子,把自己吊在黄河岸边几乎垂直的峭壁上,下面是深不可测的黄河水,看着让人胆战心惊。但他冒着酷暑,每次吊着拍一个多小时,结束后躺在滚烫的山坡上累得有气无力。大部分时候,乔乔要背着50多公斤的摄影器材,徒步两个小时到拍摄点。有时需要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有时需要潜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呆上几个小时。

当初他的团队有6个人,3年后只剩下一个助理愿意留在他身边。乔乔整天在野外拍摄,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

2010年夏天,乔乔拍摄黄苇鹣繁殖,副摄影肩扛三脚架、手举摄影机等重型设备,艰难行走在齐腰深的黄河中。不料一条红点锦蛇吐着信子迎面游来,副摄影一个趔趄三脚架落入水中,摄影机则被他稳稳举在头顶。孰料一个浪头打来,脚跟没站稳的副摄影又连同摄影机淹没在滚滚黄河中,幸亏他水性好,才躲过一劫。摄制组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所有机器泡水后基本报废。

黄河滩涂上本来是没有水的。2011年夏天,黄河调水调沙那会儿,大水来得非常凶猛。眼看着水一点点过来,眨眼功夫,草丛中的雏鸟窝就飘起来了。这时乔乔正在拍摄,他想:雏鸟刚刚破壳,如果大水一冲,肯定活不了。当时已经是晚上,他们没带手灯。因为还要背着设备往河边跑,到底是救还是不救,乔乔心里很矛盾。助理小王说算了,但是乔乔还是放不下。两人都跑了100多米后,乔乔又返回去,还是把那3只鸟宝宝救了起来,然后再拼命往河边跑,瞬间大水就漫过了腰!他们就把机器举起来,冲向堤坝,那情景真像电影中的情节……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1年10月19日,以“民间叙事,影像世界”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开幕,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400部作品参与竞争,其中环保单元作品成为焦点。最终,来自中国北京的短片《家园》摘得了“最佳短片奖”。这部纪录片仅有4分多钟,拍摄者正是来自北京的青年导演乔乔。

乔乔很佩服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的作品,就在乔乔的《家园》获奖前,雅克・贝汉的新作《海洋》正在国内公映。乔乔说:“很遗憾,因为野外拍摄,影片上映的时候我没有机会到电影院去看。但我很喜欢这位导演,我看过他的《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拍的都非常好。他是大师,我不能跟他比,他的资金多,我更无法跟他比。”

乔乔的当务之急是,首先要自主拥有一台RED 数字电影机,这将省去一大堆的租赁费用,也可避免走很多弯路;其次一台性能超强的越野车是野外拍摄所必需的,因为常常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拍摄,还要携带大量的设备,一天几百块钱的租车费,再加上摄录器材租赁费等等,一天拍摄下来,成本就是好几千;第三后期制作时需要一套配备完善的苹果工作站,将省去大把的设备租赁费。

“真希望那些致力于环保的有识之士们能帮我们一把,以便把环保影像之路走下去,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我希望通过我的纪录影片,能够引起大家对自身的反省,想想我们应如何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乔乔由衷地呼吁道。

相关链接:

乔乔,电影编剧、导演、摄影师,独立电影人,“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创始人。主张用镜头说话,用光影叙事,影片透着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数度获奖,被媒体称为“最有担当的青年导演”。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