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书 第50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书 第5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子

“书非借不能读也。”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大发感慨,竟也流传了几百年而不衰,但我却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谁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看看我吧,家藏千卷万卷,不也尽读了么?古人云:“读书破万卷。”我爸爸就常责怪我太不懂得珍惜,因为凡我所读的书都已“韦编三绝”了。然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看法,我既然要反驳袁枚这句话,就有必要论述一下我与书的一些过节儿。

(二)背书

我纯粹是个掉进书袋的人。因为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也耳濡目染,不到三岁,竟主动要求背唐诗,而且我那时也真够聪明的,妈妈才教了一句,我竟能如行云流水般背出接下来的三四句,大有“书在心中”之意。所以我两个月就干掉了《唐诗选辑》,又两个月干掉了《宋词汇编》。妈妈也觉得这怪了,就老拿我去宣传,说我怎么怎么会背书,怎么怎么流畅,怎么怎么迅速;大家听了,也左附和一句“不错”,右附和一句“好啊”。当时我也以为自己有多么多么厉害,现在看来那并不算什么,仅仅是语音模仿而已。所以我的结论是“背书,非读书也”。这背书的方法从此遭到了我的反对,不过,它虽饱受我排斥,却也有好处――早早就打下了诗词古文基础,为我以后写作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识字

我记得背书时节过后的一年,我迷上了连环画《三毛流浪记》。那图画挺好看的,人物挺新颖的,我就翻啊翻啊,忽觉奇怪,为什么每一幅图画边上都有一行黑黑的比点大的东西呢?问父母,他们说:“这叫字,它会告诉你画中的内容。”哦,一团点就叫字,还会说话?所以我对字也来了兴趣,抱了本书就开始“啃”。但我“啃”了几下就发现我这是在拿“牙齿碰石头”――我识得几个字啊?怎么能“啃”出它们的味道呢?父母见我有兴致也就心血来潮,开始让我“鹦鹉学舌”,教我“大小多少、前后左右”;过了一两年,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他们就手把手教我“句读”,再然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那时我才几岁啊,却已识字六千,所以被周边的邻居们誉为“神童”。我听了,挺得意的。

(四)领钱

第一次获得了个什么“古诗词背诵会”大赛的一等奖,父母异常兴奋,颁发津贴十元,由我自己支配。

我又长大了一些,便不再满足什么《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了,就去泡书屋,一泡就是一个下午,大多看些什么《天下才子必读书》《容斋随笔》《楚辞》之类的书。所以我六岁就背下了《岳阳楼记》《滕王阁序》两篇经典之作;而后读的就是《三国志》《水浒传》……你说我从小就看这些书,我会怎样?哼哼,我都成了“三国通”“水浒通”了。为了真正成为一个“历史通”,我接下来就看“二十五史”,发现这几十本书家里都有,也就不用去书店饱尝意犹未尽之时而被抓走的“回眸三顾”了。

(五)抄书

清代有一个叫张溥的,每每读书便抄七遍,然后烧了。我起初认为: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这样既浪费纸墨又污染环境。可是后来,我却不这么认为了。偶尔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千古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我突然觉得张溥这小子还真有本事,抄还“抄”得出《五人墓碑记》这样的文章。所以我也抱了本作文词典开始暗无天日地抄了起来,希望哪天也抄出个《六人墓碑记》之类的文章来。果真“千古文章一大抄”,在我的勤奋“笔耕”下,第一篇两千三百字的《游园有感》问世。这是“抄”的好处,不仅使我掌握了更多知识,而且让我的文笔更加流畅。所以,我领悟到了抄的乐趣,作文的分数也在节节攀升,一些“小菜”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念,竟也捧了个小奖回来。于是,我感叹道:“还是张溥聪明!”

(六)藏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尝到了书的好处,便到茫茫书海中去寻找“黄金屋”“颜如玉”,以便“金屋藏娇”。可是“藏娇”没藏到,藏书倒藏了一大堆。你瞧瞧,我家中,书柜里,衣柜里,纸箱里,皮箱里,桌子上,椅子上……都是书,凡是我家可用的面积都被我“蚕食鲸吞”,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呈等比数列逐年递减。

(七)现在

现在看书的机会被“圣人”们无情地剥夺了,天天面对的已不是“关云长”“唐伯虎”“令狐冲”“方鸿渐”了,而是“Unit16”“三角函数”“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等。还有一本本语法书,一页页单词,犹如座座“五行山”朝我这个“孙猴子”压来。我想:这学英语怎么就不能像我的语音背书法或勤奋抄书法一样奏效呢?

(八)感想

我想驳袁枚,看来不用了,因为我被我自己驳倒了。我败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现在我读的杂书例如《三国》《水浒》《金庸全集》《二十五史》等等都被一箱箱、一筐筐打包运走。我心里痒痒了,想看杂书了,又没时间再去书店,只好找同学借,可是大多不走运,碰壁;偶尔能借到一本,一翻,竟发现他们原本也是借的。于是我不禁感叹:“书非借不能读也。”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袁枚这句话的深意――是否他也面临大考而不可读杂书的处境呢?“书非借不能读也”,至理名言!

【作者系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2006届高一(14)班学生,指导教师:俞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