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琼波丁青,热巴的三大流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热巴舞是指融说、唱、舞和杂技气功为一炉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也是藏民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由于跳热巴舞时,男舞者边说边摇铜铃,女舞者边舞边敲热巴鼓,故而有人称之为铃鼓舞。
传统的热巴主要流传在的昌都、林芝、那曲地区,以及与昌都毗邻的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德钦州等康区一带。其中以昌都地区的热巴声誉最高。在昌都地区有名可考的热巴流派多达十几种,且分布在丁青、察雅、类乌齐、边坝、洛隆、八宿、左贡、芒康等县。仅在1986年的“昌都地区首届乌兰牧骑文艺会演”上就有8个县上演了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热巴节目28个。可见,热巴舞在昌都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较普遍的群众基础。故昌都地区素有“热巴之乡”的美称。如果我们进一步探寻热巴舞的故乡,那么,我们自然而然会追溯到原属于三十九族部落的琼波,现属于昌都地区的丁青县。该县的热巴历史之长、流派之多、继承之好,是其他县绝无仅有的。“热巴之乡”的佳冠无可争议地属于昌都地区的琼波丁青县。
丁青热巴历史悠久,三大热巴流派为窝托热巴、康沙热巴、多琼热巴。他们技艺高超,风格独特。记得1 988年昌都地区进行民族文化遗产普查时,仅在丁青县境内,就有10多位解放前的热巴艺人。其中享有威誉的有扎西曲珍、罗珠、加那果等。著名热巴艺人嘎朗曾被青海省囊谦县聘请为热巴教练。著名热巴艺人次珍的足迹还留在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
窝托热巴
在众多的热巴流派中,历史最长,最负盛名的首推琼波丁青的窝托热巴。窝托热巴的祖籍为昌都地区丁青县觉恩乡达沙塘村。窝托热巴的后裔,年届60岁的吴金老人曾自豪地对笔者说:“窝托是一位高僧给我们家族起的名。我们是圣者米拉日巴的后裔,热巴也是米拉热巴传授给我们的。”窝托家族是否真的是米拉日巴的后裔,现无法考证。但他的这种说法与米拉日巴原属于琼波家族的历史不谋而合。我们之所以说窝托热巴的历史最悠久,不只是听信了吴金老人的一面之词,而是以建于13世纪的类乌齐查杰玛大殿与窝托热巴的一段历史传说为相互印证的。据说在修建查杰玛大殿时,白天工匠们辛辛苦苦修筑的房子,晚上被“妖魔鬼怪”拆墙毁掉,工期一再拖延,无法如期完成。于是,高僧桑吉温特邀当时享有威誉的窝托热巴的7名艺人来献艺。他们在查杰玛大殿前面的波泽卡地方表演热巴艺术,奇迹般地“在天上结绳,在水上建起曼陀罗”,以精湛的演技,强烈的艺术魅力,使“妖魔”入迷,鬼魂颠倒,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拆墙毁坏查杰玛大殿,一举征服了“妖魔”,从而使工匠们赢得了筑房的时间,建起了气势雄伟的查杰玛大殿。这个传说至少说明了在建查杰玛大殿之前,窝托热巴不仅存在,而且演技娴熟,达到了以艺术制服“鬼怪”,使“妖魔”着迷的程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据藏文史料《达龙教史》记载,查杰玛大殿是1320年奠基,历时7年,于1326年竣工。由此推论,窝托热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前。
为了庆贺查杰玛大殿的落成典礼,酬谢建寺的僧众和工匠,类乌齐扬贡寺开创了一年一度的“仲确节”,其直译为修供仪轨节。在每年藏历的6月15日举行。后来“仲确节”逐渐演变为既有宗教含义,又有民间物资交流会的传统节日。由于窝托热巴在建寺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故每当“伸确节”时便邀请窝托热巴来献艺。久而久之,邀请窝托热巴的习俗,代代延续下来,并形成惯例。
窝托热巴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技巧性很强,除了热巴鼓点舞外,诸如杂技气功的节目:爬杆技巧、高空倒立、腹上破石、夹刀旋转等,均属于窝托热巴的绝技非一般热巴流派所能表演和胜任的。所以,窝托热巴素以自己流派的历史最悠久、演技难度最大、节目最丰富而引以为自豪,社会也公认和推崇窝托热巴是正统的热巴流派。
康沙热巴
康沙热巴是至今活跃于农牧区和城镇的为数不多的著名热巴流派。祖籍为洛隆县孜托康沙村,解放后,他们定居在丁青县桑多乡娘巴村。康沙热巴,也叫冬洛热巴,已祖传好几代人了,是典型的家族式热巴流派,保留着地道的原生态热巴舞。关于康沙热巴,笔者于1987年3月专门向该家族热巴老艺人扎西曲珍请教。她用一段热巴舞的唱词说给我昕。这段唱词即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故不妨在此译成汉文引用:
今天是庆贺的日子,
是吉祥的日子,
我们热巴艺人来献艺。
热巴是圣者米拉日巴的遗产,
是弟子热穹巴创作的,
是为了庆贺和心愿而编排的。
我们热巴的鼓是大象皮蒙的鼓,
鼓架是大象的肋巴骨,
鼓槌是自然弯曲的木藤;
热巴的装饰网穗绳,
网穗绳头扎的是大象的肝和肺。
――这是米拉日巴和热穹巴・多吉扎巴
留给我们的遗产。
我是热姆扎西曲珍,
我的祖籍为孜托康沙热巴,
康沙热巴是卖艺热巴。
他舞起热巴轻如乌飞,
跳起热巴快如旋风。
象皮鼓的主人是藤槌儿,
镙号的主人是热巴的嘴唇,
康沙热巴的主人是我们。
康沙热巴世代相传,
犹如活佛代代转世。
啊!久负盛名的是我们
――康沙热巴!
今天是吉祥的日子,
是祝福发愿的好时辰,
我们热巴艺人来献艺。
愿圣者米拉日巴开恩,
愿热穹巴・多吉扎巴助威,
愿护法神来保佑我们,
祈愿我们不要在众人面前丢丑,
祈愿我们不要在众鸟面前拔毛,
祈愿我们不要摔倒、绊倒、滑倒,
愿神灵保佑我们――
表演如愿以偿!
听了康沙热巴老艺人扎西曲珍的唱词,我们对热巴舞的起源、康沙热巴的特点,就会有一个全面而又形象的认识。康沙热巴的传统节目有:三点鼓、六点鼓、九点鼓、达日鼓、刀舞、热巴小戏、杂技等。三个鼓点舞是以女性敲打的鼓点节奏的慢与快、弱与强而起的名称。这也是所有热巴流派必跳的基本节目。“达日舞”,“达日”是指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所用的,左右两面可摇击的小鼓――鼙鼓。这种鼙鼓原先是苯教的法器之一。刀舞――阿然巴羌。这种热巴舞属于技巧性很强、危险性很大、且最为惊险的热巴节目之一,也是窝托热巴的绝技之一。热巴小戏:没有鼻子的小偷、鹿舞等。另外,还有一种幽默风趣的对辩。对辩属于一问一答,其内容除了叙述热巴的历史外,还要从宇宙之形成谈到日月星辰和人类的形成。语言生动活泼、比喻形象贴切,大都即兴发挥,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该派热巴所使用的铃、鼓、胡琴、红樱等都是祖传的,平时供奉在佛龛前。
多琼热巴
多琼热巴,也叫嘎措热巴,距今也有几代人的历史。该派热巴的祖籍为丁青县色扎乡布日村。创始人是扎嘎司・多琼。传说他神力无比,有一次到边坝演出时,在路上有一群野狗疯狂地冲到艺人面前,扎嘎司愤怒之下随手抓了一个 石头大喊一声,野狗仓皇而逃,神奇的是扎嘎司所握的石头上留下了五个手指印。多琼热巴也是至今活跃于舞台的重要热巴流派之一,其传统节目有一敲三点鼓、二敲三点鼓、一敲五点鼓、二敲五点鼓、六点鼓、九点鼓等。该派热巴中的小戏,均戴面具表演,有婆罗门和仙女等的面具。小戏有商人罗布桑布、嘎亚纳齐等滑稽幽默的戏。多琼热巴的主要特点是边跳边拉自制的二胡。他们把粗犷豪放的热巴与优美动听的弦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舞姿优美,旋律动听。
在以上三大流派的热巴表演中,共同的特点是其内容表达的多是避灾祛祸、祝愿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吉祥安康之意。其表演形式是男持铜铃,女执手鼓,绕圈走动,翩翩起舞。在铃鼓声中,通过跳、转、翻动作,圆好场地,招来观众。男舞者腰间系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网状穗辫条,随着各种强劲有力的高难度动作,网状穗辫条飘起,刚中显柔,潇洒自如。进入高潮,男子似雄鹰一般单腿跨转,腾跃飞旋;女子双手持鼓和鼓槌,高举头顶,转翻身子欢舞,犹如孔雀开屏。在鼓点阵阵,节奏鲜明的摇铃声中,向观众传递着欢乐的气氛,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热巴舞者飞扬洒脱的激情与豪爽。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早在1985年2月,丁青县成立了热巴表演队,旨在更好地继承和保护好热巴这门古老的舞蹈品种。2006年,丁青县政府决定在县中学举办一个有40人参加的热巴艺术班,前来报名的孩子却达到300多人。难能可贵的是丁青县热巴表演队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继承上,而是在热巴的表现形式与节目内容上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通过鼓点的变化、增加鼓的种类和新的音乐元素,创新舞台队形和造型,不仅突出了热巴舞蹈的艺术性,而且更适合现代舞台表演的要求,给古老的热巴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
2000年,为了更好地展现古老热巴的神奇魅力,探索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丁青县举办了第一届热巴艺术节暨物资交流会,并决定将艺术节固定在每年8月份举办。由此全县13个乡镇相继成立了热巴业余演出队。在艺术节的推动下,丁青县初步形成了县有民间艺术团、乡有艺术队、村有爱好者的格局。目前,以热巴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在每年的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不仅展示了丁青热巴古老而又永恒的风采,也展示了丁青人民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2002年,丁青县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热巴艺术之乡”。2005年丁青热巴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丁青县热巴表演队代表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奖项――“太阳神鸟金奖”。
如今,魅力无穷的丁青热巴已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以自己精湛的技艺、高难度的技巧、地道纯正的热巴,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征服了区内外的广大观众,也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表明了丁青作为热巴之乡后继有人,同时,也证明了他们不愧是来自热巴之乡的艺术使者。热巴这门古老的舞蹈艺术,正日益显现出它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