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新课程应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目前越来越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开始研究如何让学生“乐在课堂”,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作者结合教育实践阐述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高中化学课堂 课程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游戏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而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劳动。很显然,孩子们在游戏中更能主动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而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游戏恰恰就体现了这一点。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将学生置于学与玩的活动中,则不仅能满足学生动的天性,而且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是传统化学教学惯用传授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重讲轻视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动手及学生的情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1]。

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化学扑克牌游戏”法,该方法以卡片为载体,将化学知识中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表现在化学游戏中,多用于化学用语的学习[2]。这种扑克牌游戏多适合学生在课余自主游戏,每组参与学生推荐四人,而目前国内很多高中班级人数众多,此方法用在高中课堂内似乎不够高效。美国年度教师迈克尔・盖森说:“如果学生对你的课堂没有期待,那么你还得花费心思改进你的教学。”盖森就是一个注重课堂“趣味”的老师,他善于将小游戏、音乐、舞蹈融合在科学教学中。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的科学,来自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结果探究的吸引力自然不必多说。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游戏、合作型动手游戏、头脑风暴游戏、课前小游戏等,甚至可以把课程设计为实战版“网络游戏”,在课堂中把学生定位为一个玩家。

1.趣味实验游戏

比如在讲Fe■的检验时,可以设计趣味实验“传递密信”:利用KSCN与Fe■的反应显示出原本“空白”的纸上的字迹,让学生在惊呼的同时记住反应原理。又如讲金属Na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小魔术:水“点燃”纸,以颠覆了学生认识中的“水火不相容”思想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合作动手游戏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殊,尤其是遇到同分异构体问题时学生常常感到棘手,这个时候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橡皮泥或市售黏土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模型。分组后,除了给每组实验所需材料并告诉学生动手操作的目的外,在学生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不强加任何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组装尽可能多的C■H■结构模型,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使他们情绪高涨,充满强烈的创新欲和探究欲[1]。

3.头脑风暴游戏

化学知识看起来比较琐碎,但实际有很强的逻辑性,类比学习、归纳学习在化学知识的记忆中举足轻重。让学生自主地归纳总结就可以用头脑风暴的游戏。比如如何鉴别SO■和CO■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二者[3],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地归纳应用两种气体的性质,并且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强化记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课前小游戏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在课前都要唱歌,其目的是稳定学生情绪,使小学生尽快投入课堂中。但在高中,铃响后老师和学生都匆匆赶进教室,一上课就直奔主题,但是这个时候学生往往还没有从课间的玩耍中回过神来,上课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两分钟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1)接龙游戏。例如,课前回顾氯气的性质,请某一组的学生一人说一条氯气的性质,但不能重复,同时其他学生仔细听判断对错。这样学生就会陷入紧张的氛围,思绪立刻回到课堂。

(2)猜谜游戏。老师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或者反应的特殊现象,编几则小谜语供学生猜,不一定是当堂要讲的内容,可以是曾经学过的知识。比如,嫩皮软质白蜡袍,一生常在水中泡,有朝一日上岸来,不用火点烟自冒(打一化学物质)。答案是白磷。这样的猜谜游戏既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3)唱化学歌曲。比如网络上流传的化学版《青花瓷》。

(4)背诵顺口溜。很多物质的化学性质或者实验操作注意事项都可以编成顺口溜,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课前背诵顺口溜也是可行的方法。

5.角色扮演

(1)网游玩家的角色。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从单纯坚持认为自己看法正确的儿童期向强烈的自我欣赏、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的青年期发展。网络游戏中“虚拟现实”的功能,恰好满足青少年猎奇、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4],青少年在网络中可以扮演任意喜欢的角色,网游成为青少年实现“英雄梦”的平台。利用高中生对网游的喜欢,将课程设计成网游形式,在整个课程中学生扮演利用现有工具做任务的玩家的角色,比如练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的步骤对应网游中的工具,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就对应网游中的任务(题目设计要由易到难),每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比如考察难溶物不拆,考察单质不拆,考察电荷守恒等)对应网游中的经验值。等学生做完所有练习,老师对题目进行讲解,学生就会互相比较谁获得的经验值多、谁掉的血多,以此刺激学生认真对待练习。随后请学生分享获得的经验,从而引出新问题――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判断。这个可以设计成游戏的第二关卡。在书写练习中获得的经验值又成为判断的工具,学生继续完成任务,获取更多经验,整节课学生都在游戏的情境下努力自主地获取知识。

(2)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化。随机抽调20名学生,将学生分成两组排好队。在规定时间内,每一组的第一个人开始向第二个人提问上节课学过的任意知识,第二个人迅速作答然后立刻向第三个人发问,第三个人回答问题后立刻向第四人发问,以此类推,直至时间到。期间同组不能有重复的问题,答错后必须改正过来才能向下进行。没有被抽调的学生也分为两组,分别为参赛组判断问题是否重复、回答是否正确。

这种方法适用于整章的复习课。我们常说会问才会学,被抽调的学生在“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中来回转换,由“问什么”到“答什么”,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将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同时在竞赛的情境下,学生的精神会高度紧张和集中,效果会更好。没有被抽调的学生直接扮演“老师”角色,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判断正误,遇到别人答错的情况会潜意识地对号入座考查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错误。

目前,虽然国内的游戏教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相比,在化学这一科目上仍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游戏涉及面较窄,难以让学生的化学知识得到全面的巩固和化学成绩得到全面提高。游戏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5]。而且由于高考的压力,因此很多游戏设计并不能在课堂上应用,也有很多传统教法的教师不接受游戏教学法,使得游戏教法不能在化学课堂上推广。

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传统教法中“教师”的角色思想,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探索科学奥秘的主体,把课堂交出来,让学生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自主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林思,胡志刚.摭谈“动手操作”创化学有效教学[J].化学教学,2010(9).

[2]李娟,钱扬义,彭豪等.国内外化学扑克牌游戏现状述评[J].化学教育,2012,09.

[3]杨浩.中学化学教学中“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浅探[J].希望月报,2007(06).

[4]胡芳芳,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2007,10.

[5]颜璜,陈潇,钱扬义.教育游戏国内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新进展,第四届全国化学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