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级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级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策略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课堂观摩,总结出初级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忽视汉字教学或者过分重视汉字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或者忽视语法;字、词、句、篇之间练习缺乏照应,以及学生课堂反应不积极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尤其是针对“读”“写”两种能力,进行了融合式的教学策略设计,提出培养学生语素意识、汉字意识、语法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级对外汉语 读写课 教学策略

一、教学反思

初级对外汉语读写课,是所有学习汉语的学生必须经历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法、词汇及语用的重要阶段,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所反馈的信息,通过反思教学和观摩教学等方式,笔者总结了以下了初级汉语课堂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1.忽视汉字功能性教学或者过分重视汉字字形教学

忽视汉字教学,表现为教师在汉字方面浅尝辄止,很少从语素及字形上加以指导及整理。如果学生缺乏语素意识,那么当学生认读生词的时候,即不能自动化地进行意义的猜测揣摩,课堂容易变得拖沓与枯燥,学生与教师过分依赖媒介语,忽视语素组词作用,最终会使学生对汉字意义的理解缺乏系统性。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过分重视汉字字形教学,每一节课,都花费大量时间教授汉字书写法则,不仅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学生遇到学过的汉字并不能迅速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2.过分强调语法而忽略了语言功能性

读写课上,为了能够读懂和写出正确的句子,教师一般都要讲解语法和词法,汉语是意合型语言,一般只要认识词语,句子意思就可以猜出个大概,但是从语用和语言功能性的角度看,学生的理解难度就增加了。初级对外汉语课堂中也常常有这样的语料,如“说到哪儿去了”,“急什么啊,再吃一点儿水果吧”,如果根据语法学生就不能明白此类句子意义;再比如,学生每天下课以后对老师说“保重”,由于母语负迁移,学生在没有了解“保重”的使用规则的情况下,按照母语习惯使用汉语词汇,很容易出现偏误,相似的还有“一路顺风”这个词,在生活中,因为顺风对飞机飞行不利,所以机场送人登机时是忌讳这个词的,很多教材再版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

3.字、词、句、段之间缺乏照应式的练习

读写课一般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语段,但是在很多课本中针对语段的练习只有简单的读文章填空,学生翻到课文部分照抄过来,即可完成,或者直接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可是学生在语段学习中,对汉语的思维逻辑、说话方式并没有明显介绍。以关联词为例子,汉语中的关联词,一般都是前后照应的,既要求逻辑又要求语法,很多学生选择避开使用关联词,继续使用单句,短句,那么学生在写作时成段的语言表达就会受到影响。有些教材将汉字学习置于章节最后,没有任何附加练习题,并不重视汉字的作用。

4.学生课堂反应不积极

读写课常常以生词讲解、语法讲解、读课文、做练习为基本模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自我发现和创造,课堂上学习的生词和语法被学生接受后,只是被学生当做僵化的知识记住,并没有经过二次加工进入第二语言系统中,从而无法自动化运用汉语知识,“没有灵感”常常成为学生无法造句的借口。

针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笔者一边从教学工作着手,研究学生学习成效,一边从学生出发,调查研究学生对读写课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与从事初级汉语读写教学的老师分享,以求获得更多指点。

二、从认读到阅读

1.联系“形”与“义”

教学生读汉语,必须能认读汉字。学生学习汉语是从拼音开始的,一旦离开拼音,学生常常会茫然无措,但是汉字中的同音字非常多,如果学生不懂得认读字形,只凭借拼音则无法获知正确地汉字的意思和汉字知识,所以对汉字意义必须进行双通道编码,即“音―形―义”,以此将三者贯通,在读写课上,尤其要注意“形―义”这一阶段。因为阅读不仅是有声的,有时候更是无声的默读,学生从字形直接想起意义比从形到音再到义所用的时间要短,即使学生忘记词语的意义,也能够根据老师讲的方法揣摩字的意义,这样能让学生的“读”汉语的能力提高更快。

第一步,在汉字字形与汉字意义之间进行编码,学生在看到字形的时候能够想起意思,比如“逛街”中的“逛”字,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购物狂,教师甚至可以稍微模仿一下购物狂买东西的样子,然后解释,“买东西的时候很疯狂,所以是一边走路(辶),一边疯狂(狂)”,第二步可以找出可以与“逛”字搭配的词语如“商场”等,中国人的节日期间“逛庙会”等民俗现象也值得一提。第三步,可以提出其他有“辶”的字,比如“过、这、还”等让学生经过联想找出已经学过的这一类的字,进行区分,举一反三,让学生对部件“辶”的认识更加深刻。这种既生活化又有汉语知识的编码能够使学生对汉字的认知过程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并建立相应刺激机制,使学生看到这个字就能够想起来意思,也能够在相应的生活场合中想起学过的汉语知识。

2.培养语素意识

从认读到阅读的实现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语素意识和汉语词汇惯用搭配的运用能力,有了语素意识,学生在记忆生词时就不再是以一个词为单位记忆,而是以语素意义作为单位,通过语素的组合记忆生词。汉语是意合型语言,根据上下文语境常常可以联系猜测汉语生词的意义。学生根据文章逻辑和自己对汉语词汇的积累可以在阅读时根据语素和语境就可以猜出生词意思,这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反而能使学生提高兴趣,加快阅读速度,学生在学习后会获得成就感。

第一步,整合重现率高的语素,如“爱”这个语素在初级汉语词汇中有“爱人”、“爱好”、动词“爱”等义,语素义比较单纯,学生可以自己尝试推理出“爱情”这样词语的意义。再如“打”这个字,可以说是初级学生最不陌生的语素,其构成的词汇有“打电话、打球、打字、打听、打算”,像这样语素意义之间联系不紧密的词,教师就应该注意常常举出例子,引起学生注意;第二部,教师讲解每一个生词的时候要注意语素构成,如果有学生学过的语素,就可以让学生先回想这个语素的意义,再提示新词意义,最好由学生自己讲出意思,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自行开发自己的大脑记忆空间,形成记忆系统,对词语的记忆才会更深刻。第三步,有时可以采用“先默读,再诵读”的办法,汉字的音、形、义之间联系紧密,很多学生在联系三者时呈现的并不是从看见自行同时想起字义和字音,而往往是从字形费尽心思想起字音,然后经过字音刺激才想起字义,所以“先默读”就是让学生接受了字形到字义的编码以后,通过字形刺激让学生感知字义,实现阅读,进而理解文章意义,阅读也可以让学生体会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诵读则会打断这种关联性。

3.活学活用语法

语法是读写课必须学习的内容,但是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做练习,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时候用呢”,“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解决学生的疑惑,就要从这个语法适应的语境上讲解语法。

第一步,设置适应的语境,比如,老师表演一个小偷,拿走了学生的词典,学生想表达时,会发现语言上无力,这时老师可引入“被”字在句子中的位置和用法,然后再演一次,让学生说出“我的词典被拿走了”这个句子。第二步,对比学生认为可行的表达和新学习的语法,比如“我看完了这本书”、“我看了这本书”、“这本书完了”,通过表演方式,让学生体会结果补语的重要性。第三步,将单个的语法点联系起来,最常见的联系有结果补语与“被”字句、趋向补语与“把”字句,数量补语与“比”字句,等等。第四步,生词讲解需要多考虑例句,不能信手拈来,例句需要在不同句型中使用,使学生对语法产生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时,就不再对语法感到恐惧而是充满了探究兴趣和热情。

三、读写融合

1.设置汉字教学时间

教授语言的教师最常用的考查学生书写的方法就是听写,这是一种训练从音到形的方法,学生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常常临时抱佛脚,强记、硬记,下课以后就完全不记得如何写,更别提让学生记忆汉字的意义。汉字是图画性的文字,但是也是有规律的文字,汉字的部件都有其意义,通过意义记忆汉字比通过音记忆汉字更为有效。

第一步,拆分汉字。这一步可与生词教学同步进行,象形字和指事字可以进行溯源,形声字和会意字可以进行意义组合等方式,然后让把汉字划分为部件,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具有相同部件的词汇,然后联系其发音和意义,看是否有关联,由已知带未知。第二步,开辟汉字练习时段,利用汉字完形或者字形改错指导学生记忆汉字,在句子中,提示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找到相关汉字,该汉字或者被去掉某部件,或者减少增多笔画,再或者改变了汉字结构,学生要通过改动,写出正确汉字。第三步,根据意义填空,可选用与课文相似的句子,去掉目标汉字,提示意义让学生自己写出汉字。这一步不离开语境,又将汉字和字形进行结合,使汉字部件的意义与语素意义互为支撑,字与词的教学从而可以和而同之。

2.读写合一

初级读写课的“写”是书写汉字的能力和用汉语写作的能力。忽略后者是汉语教学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不仅是教师忽略了“写”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HSK从一级到四级都没有对学生篇章写作提出要求,对留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重视普遍不足,这是在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写篇章,是用汉语语法结构和语言习惯进行思维练习,然后把练习的结果写出来,写汉字则是熟悉汉语字形书写,联系音义形的方式,二者没有冲突,相互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

第一步,打乱句子顺序让学生排序,或者从句子中去掉几句话并设置陷阱选项,让学生填空,这种对语感和语境的培养从初级就可以开始。HSK四级的排序题让不少学生痛苦不堪,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练习,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大于学生汉语的语感。第二步,从课文中提炼常用句式,让学生使用常用句式造句,锻炼学生的语法,让学生活用自己学过的词汇。第三步,从课文中分析语境,告诉学生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句子合适,什么时候这种句子不合适。设置语境让学生模拟课文写文章。第四步,设置短、中、长、期写作目标,比如学习时间状语时,让学生分别采访自己的同学、老师、朋友并写下他们的生活方式,然后让学生用比较的方式陈述不同人的生活,比如:“平时我每天晚上学习汉语,老师准备我们的课,休息的时候,我们喜欢玩手机,我不知道老师干什么,可能也玩手机”。短期目标是采访一个一个的人,中期目标是对这些素材进行比较,写成一篇新文章,长期目标是,把这些中期的素材最后整合为一个长篇,学生可以写《我的中国生活》、《我与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再不会看见题目就觉得没有灵感。

四、结语

汉语读写教学是汉语教学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论题,笔者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反思了一些教学现象,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针对“读”和“写”的关系提出教学策略。“读”“写”两种能力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的乐趣,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成就感,也可以用汉语进行自我创造,活学活用,从而真正领会汉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冯梅,张家政.反思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J].海外华文教育,2013(1):50.

[2]施正宇.论汉字的能力[J].世界汉语教学,1999(2):86.

[3]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研究:认知模式与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杨春.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语篇意识”与“语篇教学意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0):65-68.

[5]王瑞烽.初级汉语读写课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方式[J].语言教学研究,2010(1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