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8-0035-03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提出的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新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以及此模式用于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

课题组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部分重点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几个方面,并通过选修几门课程了解其教学全过程,表1总结了国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由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方面重视的是应用型课程的开设,这也符合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并且设置了宽口径的入门基础课;另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也突出了对软件和硬件类课程的开设,这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以及各自的兴趣选修相应的课程。更灵活的一点是,学生可以与老师商定开设自己所需的个性化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在这一点上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2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调研与分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表2分析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物流研究院、建筑与艺术系等11个院的囊括文理科专业的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面的情况,目的一方面是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有什么需求,另一方面是分析学生在科研方面所遇到的计算机障碍到底是什么。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需求会因所学专业的不同而需要学习不同的课程,当然这里最大的区别主要是理工类与文科类专业的差别。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因人而异,本科高年级的学生遇到的计算机障碍主要是对办公软件的精通使用、编程技术的使用以及专业软件的使用等,所以我们新建立的课程体系不但要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使用的需求,更要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相关的专业结合起来。

3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框架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框架。所谓“两段教学”即某一项目或方案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建立符合厚基础的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系列的核心课程,目标是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和应用奠定一个较为宽泛的基础,同时也满足某些专业课的需求;第二阶段是建立辅助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应用延伸系列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本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相融合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此课程体系的提出对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不但使计算机基础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而且使得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真正地从原来的重“补基础、讲知识”转向重“新起点、创新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有利于实现学校“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公共体系的建立。

4新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 建设满足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我们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分类分层”为原则,构建新课程与课程内容。建设规划如表3所示。

对于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比如我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面向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开设的,其目的是补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及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对于程序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我校现在开设的主要是“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设计设计”等,主要是面向理工科开设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便于其后续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或者是相关项目的参与和研究。

对于辅助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应用延伸系类课程,比如我校面向工科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目标就是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学习嵌入式系统的一般设计及实现方法,以及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性应用。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学生后续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学习与相关研究奠定相应的基础。

(2) 构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

为更好地实施“两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加强实验室教学功能,构建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表4所示。

我校已开发了基于XML的“数字媒体资源应用系统”,资源类型包括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课程已经包括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等,后续会加入其他相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这样不但方便学生查阅关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可以基于此系统进行教学教案的编写,方便了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3) 教材系列建设

针对提出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基于其所做的研究与实践,组织编写与其相关的系列教材,尤其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基础系列核心课程教材的建设。课题组已经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等相关教材。有些教材已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5结果分析

课题组抽取了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情况以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极少部分同学对此不满意。

参考文献

[1]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N]. 中国教育报,2007-1-26.

[2] 曹青.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J]. 高等建筑教育,2003,(6):68-80.

[3]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8):43-45.

[4] 张铭,谢柏青. 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调查[J]. 计算机教育,2005,(8).

[5] 何克抗.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