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向市场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生态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向市场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生态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围绕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的宗旨,找准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生态位,在培养实用营销类和管理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积极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百项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成果,累计为首都企业培养本、专科人才3.5万多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000多人,短期培训超过55万人次,被誉为北京商界的“黄埔军校”和“经理摇篮”。

建立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院立足服务于国家“新四化”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深刻把握高校创新生态体系中的特殊生态位,制定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策略,成为全国高职系统服务企业、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蓝海战略”和“一体化战略”指导下,学院专门设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学院校企合作总体规划的实施、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建设和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组织等。同时,在二级院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研究咨询机构,专门配备分管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副处级管理人员。

同时,学院出台了教师进企业制度和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对科研、技术咨询、培训等均规定明确的指标,加大奖励力度。把培养专业带头人的目标定位于“教学名师”和“行业专家”,充分调动院系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产学研工作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工作模式和机制。如今,学院每年取得科研成果300多项,部分成果直接转化,有些成果被编入北京市政府《成果要报》,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有效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办学中,学院通过产学研结合,特别是通过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共建高科技实体,不仅创造了一批实用成果,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拓展了办学特色,促进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学院突出专业优势,建立了两个专业研究所,七个系、所一体化的研究中心。其中,商业研究所每年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服务项目30余项,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商业标准的研发与制定,北京市商业的规划、重要政策、标准,成为北京商业研究领域的“智库”。此外,还设立两个专门培训机构――高级管理培训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每年全院社会培训超过1万人次,2013年峰值超过1.7万人次。

2012年,学院牵头组建了北京商贸职教集团,吸纳了57家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内的成员单位,依靠情感纽带、事业纽带、利益纽带连接成产学研共同体和利益链,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及课题研究、培训、项目研发和实习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学院已经成立了4个企业冠名的商学院和培训中心,在研究开发、培训服务、人才培养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例如,学院“北京烟草培训中心”设立以来,为企业培养500多名科级干部,开发了物流培训项目,每年帮助企业进行社会招聘和员工技术考核,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几年来,学院建立了两个北京市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即京商科技创新平台和流通现代化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了北京老字号研究基地,成立了北京社科研究基地――国际商业中心研究基地,是北京高职院校中首次设立的省部级研究基地,成立了王府井研究中心。同时,学校牵头主办中国商业史学会、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北京商业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全国性和地方性学会,参与六个全国行指委,其中商业行指委秘书处设在学校。依托这些平台,学校对接行业企业,积极开展研究、咨询、培训等项目,大大推进了产学研合作的范围。

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为此,学院将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结合,按照“校企共同成长”的理念,除了建立校企战略联盟,还与375家企业建立了以实训基地为主要合作内容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引企进校,在校内开办超市发、环境国旅、锐点中视、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等,形成真实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1.7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引进知名企业业务流程,开发“上班式”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产学研,推动人才培养,不光注重实习实训,给学生开办企业第二课堂,还根据财经类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推广“工学结合”的同时,尝试“研学结合”的课程改革,积极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探索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先后3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两篇论文入选全国核心期刊《工程数学学报》,在创业计划大赛中也屡获佳绩,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与时俱进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生态环境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生态位分析来看,多数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平台小、障碍多、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难以形成集群效应。对此,学院领导指出,推动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从法律、政策、组织、机制等多方位入手,不断优化产学研生态环境,推动职业教育产学研走向健康发展轨道。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涉及政校产研等多方主体,与普通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相比,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还没有得到相关的产业、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比如,建立一个由政府、学校、产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强有力的产学研协调机构。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单位合作,涉及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保障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开展,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从立法层面上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和协调各方关系,保护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解决政策激励缺位问题,使合作利益得到保障。

当前,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瓶颈”。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目前还没有专项资金,加之社会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产业部门参与合作的相关激励政策,社会筹资渠道不畅,导致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为此,可以考虑给予企业专项补助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学校专门的产学研经费支持等,以推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高职教育的产学研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基层,其体制与机制应该最灵活。目前把高职与普通高校一样管理,不利于高职发展,不利于高职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教师评职称、申报课题,应区别于普通高校;资金使用上,也应扩大学校自,进一步减少项目制方式。在制定高职学校章程时应体现高职特色,探索建立高职法人治理结构和校企相互兼职制度,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和内部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