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味道的图画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味道的图画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说,图画书是一个国家儿童文学发展的指标。在这条路上,我们出发晚了,但并不表示我们没有超越的机会,因为我们有优秀的作家和画家、有日益成熟的市场、更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随意拿起一本书,噢,是中国民俗剪纸风格的一本图画书;过了几天,孩子从书架上选出来的是一本淡淡的水墨画的书,再一读还有点京剧的元素……接着,孩子会问我:“妈妈,我们现在玩的藏猫猫游戏和你小时候玩得一样吗?”在孩子琳琅满目的书架上,那些散发着中国味道图画书自然而然地带着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留给他们一个可以记忆的中国。

中国传统故事

《神马》讲述的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斡,他最爱画马,传说他的笔具有奇特的魔力,可以让纸上的马拥有生命……一位大将军听说后向韩斡索要神马,果然,一匹俊美非凡的马从韩斡的画上跃下。神马陪将军征战沙场,它不需要喝水,不需要吃草,它奔跑起来时,四蹄几乎不会碰到地面,将军所向披靡,杀敌无数,然而在神马的眼中,到处都是砍断的头,死伤的马,它流下了悲伤眼泪,仰天长嘶,抛下将军飞奔而去……图文作者陈江洪采用了和唐代名家韩一模一样的绘画手法――传统工笔绢品画,熟悉中国工笔画的人都知道,那丝丝线条,一笔一勾勒,细腻、内敛、含蓄的中国味道,通过这细细的笔尖浸润到每个人的心底。

《鱼儿水中游》是一本国学的图画书,书中的主角庄子是一头充满智慧的熊。本书的插画家是意大利绘本大师朱里安诺,他在与作家郝广才共同创作时,也一样体会和领略着这本中国国学的魅力。也许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们能不能看得明白。然而读书就像是为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为孩子打开这扇窗,他可以在一天天成长中,慢慢体会到书中的道理,这也正是阅读对孩子的作用吧。

中国元素

熊亮的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中国元素,如《京剧猫》《小石狮》《泥将军》《野孩子》系列,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中国特色的元素结合起来,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的世界。比如《京剧猫》中,把京剧脸谱和猫本身花纹结合,创造了一直独特的视觉冲击。同时,还在《三国》《水浒》传统故事的基础上,杂糅了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的元素。

《虎年的礼物》《老鼠,老鼠》都是剪纸类的图画书,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的一个最好表达。《老鼠,老鼠》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和精美绝伦的剪纸,展现了民间老鼠嫁女的传说,老鼠如孩童般天真烂漫的个性,传统农业社会一年里的五彩生活,还有传统过年的风俗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虎头帽》《虎头鞋》等传统服饰为主题的绘本。日本画家笔下的中国故事――《桃花源》,为我们描述了那个世外桃源的美丽和神奇,画面的夺目和美丽,令人陶醉不已。

儿时的回忆

有一些故事是奶奶循着她小时候的记忆讲给孩子的,那些故事有对过去风土人情的回味,也有着让一代代的孩子们几十年的变迁,让儿时的胡同也跟着变了味。翻开保冬妮的《小时候》系列,《铁门胡同》带我们回忆老北京的四合院,水牛儿水牛儿的歌不知还能有几位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唱出来。

《躲猫猫大王》小勇是我儿时最好的伙伴,我们一群人常常玩躲猫猫,但小勇总是第一个被抓到。后来有一次,我教他钻进柴堆、爬上门头,都没有被抓到,他就赢得了“躲猫猫大王”的称号。但之后他就很少赢过。后来,我们上学了,小勇却没上,他还因为分不清一块和十块,被爷爷留在家里。一天,爷爷过世了,小勇的爸爸要来接小勇走。但一大早小勇就不见了。我们到处找啊找啊,就是没找着。最后我们齐喊:“小勇,你出来吧,算你赢了――”小勇从油菜花地走出来,跟他的爸爸走了,他的身后响起:“小勇,你是躲猫猫大王!”……

这个故事讲的是儿时的一个美好回忆,展现了孩子时代的纯真可贵。他们没有复杂的烦恼,没有被区别对待,只是懵懂地快乐着,充满着浓浓的友爱。

中国传统节日

《团圆》描绘了长年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家过年的情景,书里浓密的亲情在静静流淌,民间习俗与生活趣味的描写,将过年的气氛烘托得情味深长。温馨的扉页,将我们带进暖暖的江南水乡的一户普通人家,那个期盼全家团圆的夜晚。故事通过毛毛的视角向我们诉说着春节水乡那其乐融融的场景,毛毛的眼里全是父亲,然而父亲因打工的需要只能在家停留短短三天时间,“陌生―熟络―不舍”,跟随着毛毛的心情变化,读者的情绪也跌宕起伏,当毛毛最终将那枚小小的硬币放在父亲的手心时,我们的眼眶也湿润了。

“年”在我们的心目中是热闹、快乐、温馨,甚至多少有些疯狂的象征。可它在民间故事里却一直是个吃人的坏蛋怪物。对孩子们该怎样演绎它的故事?让孩子透过什么样的故事来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年》《灶王爷》《兔儿爷》等作品皆系绘本中国系列作品中年味十足的作品。它们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最后一页只写了四个字:新年快乐,这是我们过年常说的那四个字,优美的画风更添年味,非常适合在过年时和孩子一起分享。

古老的种子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中国辽宁的古莲种子,以色列梅察达的海枣树种子,德国古老村落遗址的荞麦种子,加拿大冰川淤泥中的羽扇豆种子……它们的年龄少则五百年,多则上万年,那还是天地鸿蒙的时候呀,而它们竟然都在我们的时出了新芽。

我相信,中国味儿的绘本也可以在我们的时出新芽。我开始寻找它生长的土壤,瞄上了儿子稚嫩、无邪、平滑的脸。是的,这片毫无丘壑的肌肤正好播种。

看《年》这一册,是他最活跃的时候。关于春节的概念,从没有人这样告诉过他: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孤独的怪物,他的名字叫做“年”。他住在高高的山上,从来没有人和他玩。这样的一个“年”,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儿子一下子就把他当成幼儿园里的玩伴了。当“年”恶作剧地吓唬孤单的人,儿子使坏的一笑;当人们热热闹闹地过年,“年”被遗忘了,缩在墙角,儿子是跟着确失落郁闷;当“年”被大伙记起了问候了,不好意思了,变得越来越红了,变成新“年”了,儿子忍不住地大乐起来……一本亲子共读的图画书,它已经把自己的读者变成了“分享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还愁这颗种子不生根发芽吗?

翻开《屠龙族》,“找龙成了他们每一个孩子的梦想。”画面上所有的孩子都坐在一棵高大的树上,一棵树完成了孩子们对于梦想的理解。像儿子,他把研究树上每一个屠龙族小孩的表情和动作,并对他们展开想象当成了阅读的乐趣。翻过一页,“屠龙族的孩子也不停地找龙,他们找了很久,一代又一代。”画面上零散地站着9个人,每一个都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要怎么才能让一个6岁的小孩知道一代又一代是什么意思?我指着其中一个,这是孩子,指着另一个,这是孩子的爸爸,这是孩子的爷爷,这是爷爷的爸爸,这是爷爷的爷爷……他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不停地找龙。儿子乐了,一头钻进了这个像绕口令一样的游戏――这是爷爷的爷爷,这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有一次与儿子经过市郊,看到一棵冠盖繁茂的大榕树,儿子兴奋地问:“妈妈,这就是家树吗?”我一愣。说起来汗颜,我根本没有考究过“家树”到底是哪一个门类的植物,而且,我以为《家树》这本书,有着太过深长的哲学意味和人间的沧桑恍惚,一个小屁孩不会懂。错了,是种子都会发芽。

小隐娘

寻找传统文化

悠久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长河里串串闪亮的珍珠,令人向往,却又望而却步。那些令齿颊留香的文学作品,那些章法可循的书法、美术佳作,那些从劳动中提炼成精品的瓷器,那些吟唱了千年的曲调……唐诗、宋词、元曲,墨竹、山水、中国娃,青铜器、陶瓷、紫砂……恨不能一股脑地捧给我们的孩子们看,讲给他们听,把几千年来的精华琼浆献予他们!背诵着三字经哄睡,随时随地听古曲的CD,唐诗宋词更不用说了,哪个孩子不是曾经把几十首倒背如流。

随着年龄增长,西方的精华也要一并饮下去的,于是,钢琴、芭蕾、油画也都一股脑地呈给孩子们。一时间,古今中外,每个孩子都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做家长的终于松了一口气。结果呢?我们发现,唐诗宋词除了课本上的几首,再也记不起来多少;听的音乐大致可以区分开中国古曲和国外交响乐;学的乐器也只剩下每晚练习时间的讨价还价……于是我们又开始彷徨、困惑,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浸润在经典里,沉淀到孩子成长的脚印里呢?

翻开一本本不同作者不同风格却又充满着种种中国元素的图画书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溪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