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阎连科超现实主义研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坚硬如水》是作家阎连科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表现的是革命时期的情感纠缠。在这部文学作品当中,阎连科融入了自己对于“超现实主义”的看法和理解,并得到很多名家的认可。他的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土壤中孕育扎根,通过荒诞、奇特、超常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现实主义的思想,用超现实手法对现实社会一些方面进行强烈批判,是对乡土中国的另类书写。作者在文本中努力构建隐含作者的同时,也在改变着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等四者之间的距离,依靠这些距离的改变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道德判断,本文就在分析阎连科对于“超现实主义”理解的前提下,通过《坚硬如水》的内容构造,来尝试探索阎连科在《坚硬如水》中对于超现实主义具体表达。
1、引言
随着我国文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表达人类本质思想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阎连科作为我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很多都是以表达“超现实主义”为前提,而阎连科本身对于“超现实主义”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坚硬如水》作为阎连科的代表作之一,其情节和内容等各方面都充斥着阎连科对于“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分析和探明《坚硬如水》中的“超现实主义”表达,对于“超现实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发展都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怎样理解“超现实主义”
阎连科在对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寻找与庸俗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相对立的突破点,这种突破点阎连科最终定义为“超现实主义”。阎连科被认为是现代“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引领者和探索者,不仅是因为他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有区别于其他创作名家,还在于他能够深刻的意识到“超现实主义”的深刻意义。对于“小说中的真实”正是阎连科持有的质疑态度,才使得其受到内心的启迪:小说中的真实并不是真正的真实世界,从而有别于创作者内心的真实。针对这一点,阎连科将世界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并在内容输出和情节发展线索上面进行分析,将“超现实主义”的两大支架得以进行构架,这两大支架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基础,对于“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探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内真实是针对创作者内心世界而言,即尊重内心世界的真实;内因果是指在内真实的前提下,对于小说结构的内容进行构架。阎连科在自我的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上一直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并尊重“超现实主义”的文学理念,不断的提升文学内涵,我们可以从《坚硬如水》等小说框架中抽象出较为完整的“超现实主义”概念。
3、阎连科在《坚硬如水》中超现实主义表达
《坚硬如水》是阎连科表现“超现实主义”的一部典型著作。“”是这部小说的主要背景和发展线索。这部文学作品与传统关于的作品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传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描述“”的悲惨遭遇和内心感受,多数是创作者将内心感受赋予主人公并描述在作品当中,而“”在《坚硬如水》中的描述,阎连科则选择了不同的描述手法——“直接的叙述”,作者回避了感情抒发和内心夙愿表达。“快”是这部小说另一个明显特点,结合了“超现实主义”理念的《坚硬如水》在主人公的家庭经历、爱情经历和最终归宿方面的阐述都体现了明快的语言风格。阎连科使用了很大的篇幅运用诗歌进行文学体现,主要将时期的革命矛盾集中到一个退伍青年身上,反讽似是而非的爱情和革命双重矛盾,在读者进行小说阅读时,能够很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于“革命”的诙谐幽默的暗讽,但是又拥有“超现实主义”的文学表达手法。浪漫和痛在一起表达出作者内心真实的世界。阎连科将五四革命作为引导,给读者一种岁月描述的错觉,而只有深入读下去才能明朗的看到阎连科笔下一个退伍青年的在革命大潮中的爱情纠葛,“超现实主义”在《坚硬如水》当中的表现是隐式的,“革命”作为整个作品的线索,加之主人公的爱情,给人一种纠结的痛,但是阎连科将革命进行了双重表达:
第一、主要是体现革命本身带来的惨痛代价,并结合主人公的命运归宿作以叙述;
第二、“革命”主要是想表达在革命本身的无知,为何革命、怎样革命的基础命题在革命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依然是模糊的,就不得不让人思考“革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也是阎连科在“超现实主义”中内因果关系的体现。“超现实主义”理念打造下的《坚硬如水》在叙述过程中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缺乏正面人物的构造,这相比于现有的很多文学作品来说是十分不合理的地方,这样的文学处理办法会给读者一种压抑和荒诞的错觉,但是,在看似不合理的理念之下正是阎连科所要传达的“超现实主义”精神,一种超越现实主义和传统文学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汪洁.智性的讲述--解读阎连科《坚硬如水》[J].中州大学学报,2005,(01):36-39.
[2]郭广兰.论现代小说虚构的主观真实性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5(05):83—85.
[3]丁一.论阎连科的土地书写[D].江苏.苏州大学.2011.
[4]田秀妮.超越内心疼痛反抗现实荒诞——阎连科小说的叙事与主题[D].陕西.西北大学.2012.
[5]高媛媛.阎连科乡土小说寻找主题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大学.2014.
[6]杨萍萍.论阎连科的“神实主义”创作理念及实践[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4.
[7]李新亮.“”小说中“”记忆的转变[J].当代文坛,2011(04):44—47.
作者:陶格斯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