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过程的设计与体会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过程的设计与体会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不是随意的探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师希望学生开展真正的探究并有所收获,就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其发展的情景和过程,设置适当的活动与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并要引导探究活动朝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养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结合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谈谈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一、在新课引入中开展探究

引入问题开展探究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影响教学的关键.例如:在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3节《电场强度》的教学中,我先引用牛顿的想法:“没有其他东西做媒介,一个物体可以超越距离通过真空对另一个物体作用……在我看来,这种思想荒唐至极.”然后提出了问题:“他为什么说荒唐之至呢?”先让学生发表看法,一些学生认为,磁铁对铁的作用力也是超距的,没感觉有什么荒唐,接着我启发道:“仔细想想,感觉荒唐,这个电荷好像长了眼睛,当它‘看到’一个电荷进入‘视野’,立刻能决定对它吸引或是排斥,并根据距离和对方的电荷量决定对它施加多大的力!人还有看走眼的时候,而这个电荷却永不出差错,‘看’得忒准,太神啦!这难道不荒唐吗?”“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才能令人信服呢?”再让学生发表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对大胆引入电场概念产生了兴趣,对电场的物质性有了较深刻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进而认识到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物质可能还有,但我们必须找出它存在的证据.

[BP(]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多种版本教材带给我们的启发中,只要多琢磨,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不断发掘.[BP)]

二、在创设的演示实验中开展探究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作为载体,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历史上著名的物理实验外,教学中还可以设计许多实验来理解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我除了按教材中的要求完成演示实验外,还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通过设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有的时候,是某些实验发现导致了理论工作的巨大发展,而有的时候,则是某项理论工作导致了重要的实验结果”.

如,人教版3-1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中,静电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对认识电场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非常重要,教材安排的实验如图[TP12GW39.TIF,Y#]所示.南方地区气候潮湿,用教材所描绘的器材来做实验,即使事先器材经干燥箱处理,实验也从没有成功过.假如不做实验,单靠教师讲授,没有亲自观察和分析,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学得稀里糊涂,造成一开始就对静电场知识产生畏惧心理.为此我决定将此实验加以改进,带电导体C用起电机代替,[TP12GW40.TIF,X,BP#]绝缘导体AB用两个由导线相连的静电计代替,这么一来,静电计的指针就相当于金属箔,实验效果非常理想,而且对进一步用手接触导体AB后的现象也看得清清楚楚(如图所示),学生很乐于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从而顺利地攻克了这个教学难点.

[TP12GW41.TIF,Y#][HJ0.98mm]

在人教版3-2第四章第3节《楞次定律》的教学中,为了验证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力吗?”我先启发学生设计验证实验,然后用事先已准备好的一个铝质酒瓶盖取代线框,用两根条形磁铁代替转动手柄、U形磁铁及支架.用简单的教具演示了瓶盖的驱动和阻尼现象,学生非常兴奋――这么神奇简单的实验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在习题中开展探究

习题是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许多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中就有很好的探究题材.如这样一道题:“相距为d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导轨(电阻不计)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间有垂直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为B,在导轨上放置着一金属棒,[TP12GW42.TIF,Y#]棒上串接着一尺寸大小不计的理想电压表.导轨左端接有电容为C的电容器,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滑动摩擦力为f.现用水平拉力使金属棒向右平动,拉力的功率恒为P,则棒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棒做匀加速运动;B.电压表示数不断变大;C.电[JP3]容器所带电荷量在不断增加;D.作用于棒的摩擦力功率恒为P”.[JP]

在讨论棒的运动情况时学生A首先分析道:棒向右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容器充电,电压表中有电流通过,棒受到安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棒的加速度减小,棒的运动情况属于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最终速度达到最大值.所以选B、C,与标准答案一致.学生B立即提出异议:电压表的示数大小应该由单位时间内电容器上电量的变化量决定,如何知道电量变化率?虽然棒的速度增大但电量变化率在减小,所以只能选C.不一会儿,学生C立即反驳:怎么知道棒的速度增大但电量变化率在减小?学生B回应说因为棒的加速度在减小啊.学生C不满意:认为确定棒的加速度在不断变小理由不够充分,因为安培力在变化,外力也在变化.原本我只是想到要看到学生通过讨论更正标准答案中的错误选项B,当学生B发言完毕我已经感到挺满意了,可学生C的发言出乎我的预料,而学生辩论的场面引起了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以至于课间休息时大家接着讨论,这种探究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吗?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继续探究下去:先由公式[SX(]P[]v[SX)]=f=bil=ma来确定加速度,接着又想到了可以利用公式i=[SX(]Δq[]Δt[SX)],根据i=[SX(]Δq[]Δt[SX)]=[SX(]Δ(CE)[]Δt[SX)]=[SX(]CΔ(BLv)[]Δt[SX)]=CBLa和上式,问题居然被我们迎刃而解了!大家都很开心.这样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好好体验了一把情景思维,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了相关的概念和规律,锻炼了综合分析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重视和研究探究式物理教学,对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教学过程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化,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