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归童心,驰骋想象,让美术课堂神采飞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归童心,驰骋想象,让美术课堂神采飞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造型能力、形象思维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美术教学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美术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给中小学美术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儿童的世界充满了乐趣,童年在他们心中十分美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以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回到率真童年,回归童心,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构想。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童心 新课改 实践构想

一、回归童心的小学美术教育相关理论研究

1.回归童心的内涵

明代李贽在其《童心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童心”这个概念,他将“童心”释为“真

心”,即本然之心。在这里,李贽将“童心”“真人”“至文”“假人”“假文”等概念对应起来,认为人品决定学品,强调人品的重要性。同时,李贽认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应该是复归“童心”,即要通过教育使丧失了的“童心”复归。而且他希望不要用“纲常”、“人伦”残害人的“童心”,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

五四时期,儿童的精神和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儿童本位”的思想得到传播,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认为培养儿童,不能斥责儿童的“痴状”,而应该培养儿童的“痴状”,这里所说的“痴状”就是指“童心”,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童心”,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情趣。

西方国家中,18世纪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尔》中主张“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的‘儿童中心论”。[2]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先天善良的本性,发展儿童的潜能。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用心呵护儿童,保护儿童,激励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保障。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儿童中心主义”,他认为“儿童是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3]

王礼芳在《回归童心》一文中指出“童心亦真心”,是纯真无邪的原本之心,提出“童心泯灭是教育之大忌”。“回归童心”即返老还童,改变角,与幼儿平等对话。[4]郭雯的《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中在第一部分对“童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童心是人出生时的自然本性和天赋资源的总和,它是自然之心,是未被异化之心,是人最为宝贵的属性。童心既是儿童之心,也是人最初的自然本真状态,它包含人的真实、自主、创造等品质。[5]

2.回归童心的小学美术教育

罗恩菲德在他的《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提出“美术教育在于提供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个性、智力和创造力。”[6]在这里他十分重视对儿童天性的保护,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强调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反对在美术教育中一味的模仿,希望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儿童的创新精神。赫伯特・里德在其《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7]他认为儿童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艺术创造力和发展潜力,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保护每一个儿童,发展他们的个性。

3.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分析

1.1功利性教育之风盛行

艺术本身是无目的的,非功利性的,美术也是这样,学生的绘画源于天性,充满原始的想象力,使他们的作品十分自然而有生命力。然而当今社会,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转变,许多教师以赚钱为根本,在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天性,甚至把美术教学作为招生、晋升、创造经济效益的手段。

2.以提高绘画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以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为目的,过于关注学生的模仿能力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美术教育的本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绘画中的自我表达受到干扰,使学生失去了“童心”。

3.美术教学的成人化倾向严重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往往都是教师自己预设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忽视学生感受,教学过程中也只是以灌输统领学生,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在教学评价中依然是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方式,过于关注结果,缺乏对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关注。

二、回归童心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策略

1.关注童心,支持原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眼中的世界是十分精彩的,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自由而魔幻,他们的画中常常出现了许多夸张变形和不符合逻辑的形象,让人感到新奇和有趣。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创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好看而又新鲜的画作。

2.创造条件,因材施教。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想让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多种方法,结合特定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提高美术素养。

3.积极引导,拓展视野。

小学生的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各种能力都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审美体验,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创作冲动,同时,美术教育是全方位的,需要创造条件,回归童心,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4.多元评价,回归童心。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小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的思维方式考量作品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积极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价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构想,与学生一起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综合采用各种有效评价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实现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回归童心,驰骋想象,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德)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文联出版社,1984.

[3]王坚红主编.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鄢超云著.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林琳,朱家雄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维克多.罗恩菲德著,王德育译.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8]宋婷.回归童心的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郭雯.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0]宗宏岗.小学美术教育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J]集美大学学报,2011.

作者简介:

朱星波,男,山西大同人,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