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职专生阅读主体地位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职专生阅读主体地位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能说我们职专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没有下功夫,但职专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多数的职专毕业生开始工作或走入社会不会读书甚至根本谈不上读书的习惯,这是我们职专阅读教学的最大失败!当我们上课津津乐道于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当我们常常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强行灌输给学生、按照我们事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讲解,学生自己的阅读思维及阅读过程中应有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消失了――一句话,作为阅读主体的“人”失落了!阅读主体与客体的错位,使语文阅读教学根本不符合职专生的阅读心理特征和习惯,造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低效率。

“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便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而提出的。职专语文说到底更应该是一种思维启迪,是情感教育,是能力的培养,是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准职业者而服务的。没有高中的升学测试指挥棒,阅读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都有很大的灵活空间,而“在课堂上老师讲不出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要靠他自己去体验、去体味、去实践才能获得。

如何明确职专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主要是指:把阅读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建构甚至创造文本的意义,即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其次,把发表见解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自由解释和评价作品,即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本文就确立职专生阅读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进行一些探讨。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

一、引导学生自主确立阅读目标

这是整个自主阅读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单元目标、文体特点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不一定非要统一,同时根据职专生自己的专业确定,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当然,学生确定的目标应该接近于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总目标。

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提问

在基本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是学会阅读的关键一步。这对于职专生是较困难的。长期以来的僵化教育,已使我们学生的思维普遍处于消极、懒惰的半睡眠状态,除了被动地接受老师教诲和书本知识,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最初,学生可能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有不懂的问题,没有问题就没必要学习。学生应逐步形成这样的观念,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老师的事。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经过 “逼”,学生逐步都能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才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必要的资料

给学生一些相关课文的资料,特别是有的作品写什么或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的知识背景有较远距离,需要教师用相关的材料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尽量减少学生出现阅读障碍甚至误读。同时,语文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该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手段补充查阅有关联的信息,不但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到“自己”或读出“问题”。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发现的问题应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这个过程本身对职专生的发展很有意义,尽管可能费时费力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但这种思维的经过、探究的经过,对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学会阅读,意义非同一般。我们教师是总不放心学生的思考,针对过去“满堂灌”的弊端,许多教师开始注重“启发式”教学,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谁来“启发”?仅仅是靠教师启发,于是“满堂灌”便成了“满堂问”,以为这就体现了“主体”,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误解。因为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所依次出的自己所“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同样是理性而富有“逻辑”的对课文的肢解),常常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学生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启发、自主理解、自主鉴赏,从而,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生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五、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学习阶段时,教师要尽量保持沉默,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的和谐环境。教师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没等学生读出感觉,就进入交流环节,其结果往往是没有几个学生能谈出什么来,场面尴尬,阅读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一、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相互交流。怎样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课堂气氛至关重要。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更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紧张压抑的课堂气氛只能使学生缩手缩脚,难以实现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局面。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学会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要善于运用表扬这个武器,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学会尊重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或责问,要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要理解、宽容、信任学生,要面露真诚和期待,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二、要重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关系,教师当然仍是学生求知的指导者,但决非真理的垄断者,而更多的是和学生一起思考、探索的同志。教师作为对话者之一,首先要学会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要允许学生说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里说的“重视”,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表现出尊重和珍视的态度。比如:对于有创见的见解要流露赞许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明显肤浅的看法也不要轻易否定,更不能面露不屑、当场讥笑;要找出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而加以肯定、赞许,要在宽容尊重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启发。对于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怪问偏问”或者“奇谈怪论”,教师不应反感、斥责甚至恼羞成怒,而应该欣慰于自己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成功。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师生之间的商榷并不只是是非之争,更多的时候是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互相完善,只要言之成理,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政治原则问题,还可以求同存异甚至不求同只存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必强行定于一尊。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有时思考的火花和思想的碰撞就是教师阅读教学所要追求的成果。

三、把握对话局面,促进学生阅读

合作对话交流的重要价值是:学生经过与同学、老师观点的碰撞、思想的融合、心灵的交融,来提高认识水平、提升思想境界、领悟阅读方法。因为以职专生现有的水平,获得理解和评价通常是不合意、不合理的,如果把对话教学理解为仅仅让学生把自己未必合宜合理的理解说出来,教学阅读就失去了它的根本意义。所以教师不能忘了自己“教”的责任。以前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 现在,我们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作品(课文)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教师和学生)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通过符合学生求知欲望、阅读心理、知识背景的巧妙引导,让学生自己感悟作品;而引导的线索,是学生对课文质疑(这是学生主动钻研的思想火花),围绕学生所提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适时调整学生的思考角度,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从而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这一环节把握不好,交流过程就流于一般的谈话,表现为表面的热闹而实际的无效。这种引导必要时并不排斥教师的讲,以期收到豁然开朗之效。

四、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时总结出阅读方法;同时要检测自己的收获和确实,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中,学生会逐渐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学会思考和学习,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