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入境.悟情.明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入境.悟情.明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用好它可以起到入境,悟情,明理的效果。本文从诵读法的历史沿革入手阐述诵读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具借实例阐述它在入境,悟情,明理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诵读;入境;悟情;明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243-01

在语文学科的文本教学中,教师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多读课文、带着情感读课文,从而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提高语文素养。这是一种学习语文的传统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确实又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文章,乍看没什么情味或出众之处,但大声地读几遍,却能获得另外的意趣――或是得其炼宇之精妙,或是得其文义之深邃,或是得其抒情之感人,或是得其议论之气势……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出声的朗读能将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化成有声的语言信息,诵读者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高低起伏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势,诵读时不同的神情相貌使冷冰冰的文字有了温度,具有了人的情感,文字也变得可感可摸。

古人历来就重视诵读。三国的董遇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清朝的黄子云在《野鸿诗韵》中载道:“当于吟咏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冥惚恍之间,或得或丧,若有若亡,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

清代的曾国藩更是清晰地阐述了看书和诵书的区别。“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是也。读者,如《四书》《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在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战争,看书则攻城略也,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1)他认为看书费时少,积累多,好处是广积博览,而读书则是能感受语言作品的精气神,亲近作者,和作者产生共鸣。读书的效果是看书所无法比拟的。

在语文教学中,众多的语文教育家也推崇这种诵读法。如朱自清就在《诵读教学》中指出“这些学生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获得那‘统一的文字’的调子或语脉――叫文脉也成。”叶圣陶也曾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论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然而然近于完美。”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文文本的诵读。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采斐然的华美散文,气势恢弘议论精到的论说文,想像丰富意境奇美的诗歌,有表述准确思维严密的科技说明文,这些文章应是诵读的重点。篇幅短小的宜作整篇的朗读,某些章节、某些词句要作重点理解的可作片断朗诵,对文本的诵读有以下之好处:

一、可使学生更好地入境

文需诵读,读者不是简单地放声大读“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要有读者意识,能从作者创设的情境中真正地读懂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他创作这篇作品的目的。通过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以我之心揣度于作者之处境,把读者设定于作者的位置上,使作者所观察到的,感悟到的化为自己阅读的体验,这样才算真正地读懂了文本。

我们语文课的实质就是“就是让语言文字这种符号性质的东西获得生命。一方面是让学生获得语言,另一方面让语言获得学生,二者之间相互获得,从而获得生命。”(3)浙江省著名特级级教师肖培东先生在温岭市三中给各教师上示范课《山羊兹拉特》指导学生朗读时说,读文章要么不读,要读就要带着情感来读。他指导学生读“雪越积越厚,大片大片的雪花打着转儿落到地面上。阿隆感到靴子触到了雪下刚犁过的松软土地。他意识到他已离开大路了,他迷失了方向,分不清哪里是东,哪里是西,弄不清哪边是村子,哪边是镇子。冷风呼啸着,怒吼着,卷起雪堆在地上盘旋,犹如一个个白色小魔鬼在田野上玩捉人游戏。一股股白色粉末被风从地上掀起。”这段景物描写时,对于“分不清哪里是东,哪里是西,弄不清哪边是村子,哪边是镇子”他用了极快的语气,突出了风雪之大;读“冷风呼啸着,怒吼着,卷起雪堆在地上盘旋”时,语速放缓,对“呼啸”“怒吼”“盘旋”作了重音处理。他那充满感情的诵读将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仿佛都带入了极其肆虐的暴风雪之中。为此我们也感受到了好文章如果对它条分缕析必将使它支离破碎,唯有诵读,当读者真真切切把自己当作阿隆,设身处地地以他的眼来观察当时的暴风雪才能读出个天寒地冻来。

二、能更好地体悟情感

刘勰在《文中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致力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优秀的文章必定会蕴含着作者一定的情感,或爱或恨,或褒或贬。成功的对文本的朗读应能激起情感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在台州学院念书时,当时教我们语文教学的郑友霄老师上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时,对这篇课文只字未析,就只是他作了范读,然后让我们自读,要求只有一个体会闻一多面对手枪时的那种愤慨。自由读时,我们真的是读得群情激湃。“你给我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读这样的文字,自己仿佛也就到了那白色恐怖的现场。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时,读到我因害了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不禁潸然泪下,多么慈爱的母亲!该铿锵处就还他个铿锵,该温柔处就还他个温柔。只有诵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读者的情感才会有更好的契合点。

三、能更好地明白写作的道理

明理即是能明白写作的道理。陈日亮曾在《我即语文》中指出“语文之门就在一切言语和语言之中。你首先得尽量去亲近之贴紧之,而亲近贴紧之法便是诵读,是口诵心性,是荀子所说的‘诵数以贯之,累索以通之’,经常反复地诵而思,养成了习惯,你就会找到语文之门。”(4)叶老在《叶圣陶教育论文集》中也说:“吟咏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他们的阅读。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总是在语感的不断丰富和敏锐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的。只有反复地诵读,领会到文章的音韵美、情感美,体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才能真正地从生活中占有第一手的语文材料并对语文材料进行加工组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多了,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作者的构思,用言,篇章也就了然于胸,从而形成语文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国藩.谕纪泽[M]. 转引自屠美玲. 小议语文诵读法的历史演革及创新[J]

[2]顾黄初. 语文教育文集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