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儿童对父母暴力特点及其家庭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对父母暴力特点及其家庭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儿童父母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家庭暴力,在国外其发生率为5%~18%。男孩对父母的暴力行为要显著多于女孩,母亲多是儿童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家庭的经济地位、是否有伴侣间暴力、父母对儿童是否使用暴力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与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儿童;父母;CPV;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18-03

近年来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甚至虐待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原因有三点:其一,儿童对父母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其二,这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行为的发生?其三,此方面的研究对帮助父母与儿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儿童对父母暴力

Ulman等人将儿童对父母暴力(child to parents violence, CPV)定义为儿童为了给父母造成身体上的疼痛或伤害而做出的行为[2]。该定义非常关注儿童对父母的躯体暴力,他们从该定义出发,发现儿童在三岁时就开始对父母做出暴力行为。但该定义忽略儿童对父母的心理暴力,例如,儿童故意长时间不理睬、讽刺或轻视父母从而使其感到挫折或无能,恐吓或威胁父母让他们服从或感到害怕等。加拿大家庭暴力预防中心将该类暴力定义为儿童为了获得权利和对父母的控制,故意给父母造成躯体、心理和经济上伤害的行为[3]。该定义强调了儿童对父母暴力的两个重要属性,即儿童有伤害父母的意图和父母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个定义将经济暴力也作为儿童对父母暴力的一种,例如,偷父母的钱,或者欠债要求父母帮助偿还等,但是发生频率较高的还是儿童对父母的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而且对父母的心理暴力有可能比躯体暴力更为普遍,值得研究者关注。

二、儿童对父母暴力的特点

1. 儿童对父母暴力发生率

儿童对父母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家庭暴力。在发生率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统计结果表明,儿童对父母暴力的发生率为5%~18%[4-9]。其中在3~17岁的儿童中,一年内约有18%的儿童曾动手打过父母,而且研究者认为这还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6]。在15岁左右的学生中,9%报告曾打过父母[7];在14~18岁男孩中,有10.8%报告在过去的三年中曾打过父母[9]。具体哪个年龄段的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最多?由于青春期儿童的叛逆性较强、情绪不稳定,对父母的暴力行为较多。研究数据也表明儿童在10岁以后对父母的暴力行为逐渐增多,15岁的时候对父母的暴力行为最多,在17岁以后逐渐减少[10]。

2. 对父母暴力儿童的性别特点

男孩对父母的暴力行为要显著多于女孩。咨询师对来访案例进行统计发现,对父母施暴的男孩人数要显著多于女孩。对父母施暴男孩的比例,日本统计的数字为80%左右[11],澳大利亚统计的数字为86%[12]。此外,男孩对父母的重度暴力要显著多于女孩,尤其是杀亲者超过90%为男孩[13]。男孩和女孩对父母暴力的区别还表现在暴力类型的不同,女孩对父母多是心理和言语暴力,而男孩多是躯体暴力[14]。这与男孩的攻击性较强有关,同时也说明很多父母对男孩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会处理与男孩的冲突,容易使冲突升级,转化为暴力。此外,女孩对父母的冷暴力,即心理暴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3. 受到儿童暴力的父母特点

父亲和母亲谁更容易成为儿童暴力行为的对象?Nock等人对74例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93%的案例中,儿童施暴的对象为母亲[11],我国研究者对574名对家庭成员施行过暴力的大、中学生的施暴对象进行统计,发现其中母亲占18.7%,父亲占16.6%[15]。这可能是由于母亲与儿童接触的时间较长,并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和限制,而且母亲多是家庭中的弱者,因此容易受到儿童的暴力攻击。但是,在极端的杀亲案例中,受害者多是父亲,约为70%[16]。这说明儿童与父亲的冲突更为激烈,容易升级为暴力事件。

三、对父母暴力儿童的家庭特征

存在儿童对父母施暴的家庭具有哪些特征?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类家庭在经济地位、伴侣暴力、父母对儿童暴力和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以下特点。

1. 经济地位

在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中,儿童对父母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要稍高。Gallagher对存在儿童对父母施暴家庭的特征进行总结发现,这些家庭多是中产阶级家庭,而且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12]。Cornell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职业为白领的父母要比职业为蓝领的父母受到青少年子女的暴力多,在其研究中职业为农民的父母报告未受到子女的暴力攻击[17]。这可能是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父母学历都比较高,对儿童多是高放纵、高满足、高要求、高期望,一旦儿童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则比较失望,这使儿童容易遭受挫折,有些儿童则采用暴力的方式对使其受挫的对象发泄出来。但我国儿童对父母暴力与家庭经济地位的关系如何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

2. 伴侣暴力

如果儿童生活在有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那么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也会增多。例如,Cornell的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那么儿子或女儿对母亲做出严重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但是很少对父亲做出暴力行为[5]。而且当这类家庭的父母分居或离异后,儿童对母亲的暴力行为会显著的增多[18]。这有可能与儿童对暴力行为的观察学习有关,儿童也开始利用暴力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而且母亲是家庭暴力中的弱者,在暴力中多是消极应对,很少对家庭暴力进行还击,因此成了儿童暴力的对象。

3. 父母对儿童的暴力

父母对儿童使用暴力也容易导致儿童对父母暴力。在儿童期中期,父母如果采用如喊叫、威胁和打孩子这样的教育策略,能预测儿童在短期内的攻击和成年后的暴力和犯罪行为[19]。Pagani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在过去半年内对儿童的言语惩罚和体罚与同一时期儿童对父母的言语和躯体攻击行为存在着显著的相关[8]。在很多杀亲案例中,儿童都曾遭受过父母的暴力行为。可见,暴力引发暴力,当父母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时,儿童也学会采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并运用暴力对父母的暴力做出还击,从而导致暴力的恶性循环。

4. 教养方式特征

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也可能导致儿童对父母做出暴力行为。有学者对国内10例青少年杀亲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除了两个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明确提及外,在剩下的8例中,父母都采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20]。青少年在这一阶段,迫切要求独立,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容易使他们的情绪过于压抑,与父母的冲突容易触发其压抑的情绪,从而采用暴力方式来解决争端。此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也是不恰当的,Gallagher发现很多儿童对父母暴力的家庭都对孩子特别娇惯[12]。父母的溺爱容易使儿童觉得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的需要应该得到优先满足,当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或遇到挫折时,则倾向于拿处于仆人角色的父母出气。

四、启示

第一,当前我国还缺少儿童对父母暴力的研究。此类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家庭暴力,由于母亲是家庭中的弱者,因此常常成为儿童暴力的对象。当前的一些研究多关注儿童对父母的躯体暴力行为,而且当儿童做出这种行为时,父母也会向相关机构求助,但是在生活中,儿童对父母的心理暴力,例如长时间不理睬父母,对父母冷漠、轻视父母或威胁父母等,相对来说发生频率较高,也会给父母造成很大伤害,但仍缺乏相关的研究和干预。

第二,家庭的一些特征可能与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首先,各种类型的家庭暴力,例如,父母间的暴力,父母对儿童的暴力都可能增加儿童对父母做出暴力行为的几率,即暴力导致暴力。因此,父母要创建平和的家庭环境,相互尊重,采用理性的方式解决家庭争端。父母尽量不要采用喊叫、辱骂、威胁和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其次,父母不做专制型或溺爱型的家长,应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来抚养孩子,过于严格要求孩子或者过于娇惯孩子,都会使儿童敌视或忽视父母,影响亲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最后,父母要尝试了解儿童,尤其是青春期儿童心理的变化,学会和儿童沟通的技巧,尽量少使用命令式的语句,不要将自己的看法或价值观强加给儿童。

值得注意的是,当儿童对父母做出暴力行为时,父母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不能放纵儿童的暴力行为。例如,父母对儿童提出要求,儿童采用暴力的方式做出反抗,这时一些父母放弃了权威,做出无原则的退让,当下次再有类此情形的时候,父母又做出相同的行为,这就会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容易使儿童形成一种采用暴力来应对父母的行为模式。

第三,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关注此类事件的发生,为相关家庭提供心理干预和援助。由于此类暴力是严重违道德规范的行为,会给施暴人和遭受暴力者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因此在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不仅要为双方提供解决亲子冲突的策略,而且还要对施暴的儿童和遭受到暴力的父母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当前国外的做法是为受到暴力的父母提供团体咨询服务,缓解父母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认识并改变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和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提出改善亲子关系的策略和建议,此种方法很值得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借鉴。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Walsh J A, Krienert J L. Child-parent viole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ffender, victim and event characteristic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reported incident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2007, 22: 563~574.

[2] Ulman A, Straus M A. Violence by children against mothers in relation to violence between parents and corporal punishment by paren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3, 34(1):41~60.

[3] Cottrell B, Finlayson M. Parent abuse: the abuse of parent by their teenage children. Ottawa. The Family Violence Prevention Unit, Health Canada.

[4] Agnew R, Huguley S. Adolescent violence toward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89, 51(3):699~711.

[5] Cornell C P, Gelles R J. Adolescent to parent violence. Urban and Social Change Review, 1982, 15:8~14.

[6] Straus M A, Gelles R J, Steinmentz S. Behind closed doors: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 New York: Anchor Press/Doubleday, 1980.

[7] Figueira-McDonough J. Are girls different? Gender discrepancies between delinquent behavior and control. Child Welfare, 1985, 64:273~289 .

[8] Pagani L S, Tremblay R E, Nagin D. Risk factor models for adolescent verbal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toward mot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4, 28(6):528~537.

[9] Peek C W, Fischer J L, Kidwell J S. Teenage violence toward parents: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family viol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85, 47(4):1051~1058.

[10] Paulson M J, Coombs R H, Landsverk J. Youth who physically assault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1990, 5: 121~133.

[11] Honjo S. A clinical study of children who refuse to go to school and do violence to family members. Japanese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1988, 29:127~135.

[12] Gallagher E. Parents victimized by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04, 25(1):1~12.

[13] Kashani J H, Darby P J, Allan W D, Hartke K L, Reid J. Intrafamiliar homicide committed by juveniles: Examination of a sample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1997, 42(5):873~878.

[14] Burman M, Brown J, Tisdall K, Batchelor S. A view from the girls: Exploring violence and violent behavior. Swindon: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2001.

[15] 池桂波,王声ィ董晓梅,荆春霞,陈青山,黄思敏. 广东省部分大中学生家庭暴力发生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2):186~187.

[16] Heidi K M. Parents who get killed and the children who kill them.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993, 8(4): 531~544.

[17] Cornell C P, Gelles R J. Adolescent to parents violenc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riminology, Washington, D.C., 1981.

[18] Bancroft L, Silverman J G. The batterer as parent: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family dynamics. Thousand Oaks: Sage, 2002:70~71.

[19] Dodge K A, Coie J D, Pettit G S, Price J M. Peer Status and Aggression in Boys' Groups: Developmental and Contextual Analyses. Child Development, 1990, 61(5):1289~1309.

[20] 蔡扬眉. 虐待父母――一种新型的家庭暴力[J].青年探索, 2003, 6:34~37.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