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说《在路上》中人物异化与主题象征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论文试图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富勒姆-的代表作《逃避自由》中的异化理论来解析小说《在路上》中萨尔们的境遇,并揭示其外部行为的根源。用社会学理论阐述并且试图揭示文学现象
【关键词】逃避自由;异化;垮掉一代;社会性格;自由之路
1957年,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小说《在路上》,这部小说后来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 “垮掉的一代”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构成了二战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本论文作者认为,一本书在社会上的走红,总是有着某种特殊的原因和社会基础,这本书的社会基础在哪里?我想,答案也很简单,当我们在日益地追求物质和被物质社会所挤压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和行动的自由,我们都有一个潜在的欲望,就是逃出城市而“在路上”,向那些蛮荒之地而去。现代人需要这本书,因为他们在城市大楼的间隙里讨生活,很多人成为了房子和工作的奴隶,所以,这本解放之书、自由之书,就会成为大家的梦想。
1. 西方资本主义繁盛所带来的人的异化
富勒姆在其代表作《逃避自由》一书中,深刻阐析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这一西方资本主义由萌芽到繁盛过程中,人类渐渐获得自由的过程。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受到教会与君主的统治,个人从属于上述两种力量,在经济与身体方面都受到压制与束缚,没有所谓的自由,人们渴望自由到到来. 后来,由于宗教改革,西方教会的力量减弱了。由于工业革命,昔日的宗教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冲击。还有文艺复兴,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彰显。在此期间,人们渐渐地获得了些许的自由。20世纪改变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在所谓的民主国家之中沐浴着自由的阳光。可是他们真正得到了自由吗?很多人的精神感到空虚,时刻感到一种孤独感与无助感,人们被一种力量所裹挟,探其究竟,该力量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力。每个人日复一日的工作,貌似都是忙忙碌碌,但是追本溯源之后又没有什么重要目的,这就是所谓“无所事事的忙碌”。上述状态是因为人们已经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所导致,成为了经济社会里一个无足轻重的零件。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重新思考---经济增长的最初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幸福,衣食无忧,可是现在这“唯增长而进行的经济增长”却成为人们的一种牵绊。
2.《在路上》中人物在资本主义繁盛背景下得性格异化与精神追求
2.1“垮掉一代”的内涵
在我看来,“垮掉的一代”其实特别还是要求进步的,他们在令人窒息的美国战后一片追求物质和金钱的社会气氛里,企图找到精神自由的天地和空气,并且通过漫游、药物和皈依佛教等来寻求升华。不管是迪安还是萨尔,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对于纯真美好事物的向往。
2.2繁盛背景下的社会性格
从个别之中看到普遍,正式一个很简单的哲学概念。在社会中的人亦是如此,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身上能够透视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与价值最求。《在路上》一书写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正值二战结束,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争的蹂躏,物质生活并不像欧洲盟友那样萧条,可是精神世界却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路上》中的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正反应了当时很多青年的思想纠葛。也映射了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精神螺旋之中。
在我看来,与迈尔威尔的白鲸一样,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同样具有极强的主题象征性,主人公们数次踏上征程,横贯整个美国,正象征着漫漫人生之路。他们在路上一同寻找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追寻,但是却望尘莫及的自由。在路途中,他们经历坎坷,矛盾,错误,但是始终没有放弃追求自由之路的信念!
结论
弗洛姆相信一定有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存在,其发展过程才不会构成恶性循环。他提出“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在人类思想史上,不乏诸多关于自由的言论与定义,但我认为,只有弗洛姆对自由的理解最为恰当。因为作为争取到了自由的主体,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获得自由后真正地享有自由。自由的实现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外,还要具备完整而健全的人格。而客观的物质生活基础,是人不能自由选择的,因为人总是生活在既定的客观历史条件下的。但人可以通过对自身的调整达到一种总体而完整的人格。这种人格恰恰是真正的自由实现的前提。弗洛姆认为,自由与融合并非不可同时获得,个体化与孤独、焦虑的矛盾可以在这个爱的平台上消解。在逃避独而强迫自己工作以造成对痛苦的麻木,也不是为了统治自然、主宰自然而激进的活动,而是一种创造,这是人自身能动性的产物。藉着创造的行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这种自发的创造性,并非是前人从未有过的想法、观念,而是个人内心涌动的最独特的思维。而所谓自发性的“活动”,也并非指做什么事情,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来产生创造性的活动。它体现在人的情感、理智、感觉、经验及意志等各个方面。我们已经知道,独创性活动是自我能动性、自主性的产物,而主动性又是爱的主要特征,而且爱是自发活动的首要因素。现代人所具有的普遍的焦虑及生存的无意义,是因为他们心中无爱,于是对什么都不会感兴趣,就不可能有能动的创造性产生,而自发性的活动更无从谈起。在现代社会的大工业化中,面对着无尽的流水线的工人,压抑(抑或根本没有机会展示、发挥)自我创造个性,于是对工作缺乏爱心,产生生存的无聊感。自发性的创造则会带个人面对一切的极大兴趣,提升人作为人的价值感。如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造之中,通过自我个性、独创性的外化于手中的作品,展示自我的独特个性,提升了自我的价值。这便是有爱与无爱、自发性活动与强迫劳动带给人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别。
通过对《在路上》的人物与主题的分析,作者认为唯有爱和能动地工作才有希望走出经济繁荣带来的负面影响,踏上the road to freedom.
【参考文献】
[1]埃里希・弗罗姆 《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7.
[2]埃里希・弗罗姆《生命与爱》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