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西沁水武安扛桩的艺术特征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西沁水武安扛桩的艺术特征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胡婷婷(1989-),女,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民俗学。

摘要:武安扛桩作为一种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技巧性和观赏性,乡土气息浓郁,是广受群众喜爱的社火活动。武安扛桩起源于河南周口,如今已有百年历史,被列入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武安扛桩;艺术特征;发展

扛桩融民间故事、民间杂技、民间音乐、民间工艺和戏曲于一身,富于艺术魅力。原为祈祷风调雨顺,驱除瘟疫,保民平安,后逐渐演变为戏曲故事。这项民间艺术,乡土气息浓厚,贴近群众生活,参与人数众多,深受百姓喜爱。

一、武安扛桩的历史渊源

扛桩,也写作扛装,分为真假扛桩,真扛桩是扛桩者肩扛铁架,顶部设有座或脚踏,少儿坐、立于其上进行表演,称为真扛桩。如果做成假人,设机关来表演称为假扛桩。而武安扛桩属于真扛桩,铁架上装饰扇、花、云、山等景致。另外当地百姓为了凸显扛桩“高”的特点,将其称为“高扛桩”。

武安扛桩已有百年历史,《沁水县志》中民间文艺杂耍这部分对武安扛桩有所提及,并记载道:“正月十五‘闹元宵’,也叫灯节,一年之首最热闹、最快乐的节日。农村扮起各种故事,如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玩竹马、扛扛桩、耍龙舞狮。”可见,扛桩是老百姓在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这项民间艺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关于武安扛桩的起源还有一个故事,原来武安村拥有一座酷似船只的五角高楼和形似划船工具的“赵板”,这样的话有船和划船工具,却没有缆桩,所以人们必须得办桩,才能让船安稳的停靠在武安。故事的真实性虽有待推敲,但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到扛桩对于武安百姓的重要性。据笔者调查,武安扛桩是二十世纪初由村民关永茂从河南周口“引进”的,他前往河南做生意时,意外地看到了扛桩表演,被这种民间艺术深深吸引,速回到老家,兴奋地告诉几位朋友,然后一同前往周口见识和欣赏了扛桩技艺,并把它带回了家乡,一直延传至今。

二、武安扛桩的艺术特征

(一)扛桩的样式,武安扛桩常见的种类有单人桩和双人桩,一般队伍中单人桩居多,桩上只有一个小演员,扛桩者比较轻松,容易掌握好重心和前进的步伐。再者就是双人桩,即桩上有两个小演员,这对于扛桩者的身体素质是极大的挑战,因为桩是铁制的,大约3米高,50斤重,再加之两个小演员的体重,非一般体力的演员能承受。扛桩常见的样式主要为直顶式,依靠手臂、肩膀和腰部的力量来支撑整个重量。

(二)表演人员,分为扛桩者和桩上表演者。扛桩者以中年男性居多,必须具备坚实的臂力和腰力,能够掌握好平衡感,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有一点最重要,即责任心,保证小演员的安全是扛桩者务必做到的。过去的扛桩者身体普遍比现在好,能够承受更大的体重,因此之前的桩上表演者年龄较大,曾经有15岁的小演员参加过,整个扛桩表演也更惊险和更具魅力。现在挑选的小演员年龄一般是5-12岁,体重30-50斤,根据所扮的桩不同,选择男孩或女孩,反串也很常见。桩上表演者的选择标准得根据扛桩者所能承受的体重范围而定,一般单桩的孩子体重要重,双桩轻些,且两个演员的体重要维持平衡。除此之外,胆大、长得标致的小孩儿更受欢迎。一支桩扮演和表现得如何,扛桩者的素质是基础,桩上表演者却是关键亮点所在,因为他更容易博得人们的眼球,更容易出彩,家长们都争相推荐自己的孩子参加表演。扛桩是一项需由多人配合完成的群体性活动,除了扛桩者和桩上表演者,还有一些服务人员,其中一人手持叉杆,负责桩上小演员的上下起落,一人负责落桩后抱着小演员前往下一表演场地,一人负责拿铁锤和衣服等各种行李,各负其责,协作完成一场表演。而手握叉杆的人在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以防用力过猛,由于杠杆原理把扛桩者翘起来。扛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准备、表演到结束,每个环节都涉及到演员的安全问题,所有演员和服务人员都必须时刻注意。以前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会邀请扛桩者到家中款待一番,一再叮嘱扛桩者要万加小心,安全第一。

(三)表演内容,武安扛桩共十三支桩,五支双桩,分别为人字桩,跑马桩,平头桩,猴桩和摸鱼桩,其他都是单桩。后来又从别的地方借鉴了枪挑小梁王的双桩。一支桩一台戏或一个人物,表演节目来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双桩的节目要相对固定,尤其是作为头桩的人字桩,是不允许变动的。单桩的节目比较灵活,近期扮演过的人物有许仙、杨七娘、佘太君、包公、穆桂英、张飞等。

(四)表演形式,每年元宵节,人们都会组织表演扛桩。为了营造神秘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以前整个装扮的过程都是秘密进行的,观众并不知晓其中的玄妙,所以扛桩者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变。每次的排练时间大概是五天,表演开始后,队伍先到武安宾馆门前进行演出,接下来到村委院子和其他空旷的地方表演。表演《白蛇传》的双桩必须是头桩,之后便可以一单一双的交叉排列顺序。队形在双进门、蛇脱皮、九道弯、一窝蜂等之间变换,每场的表演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扛桩者随着音乐鼓点在下面自如地扭转着,桩上表演者随着音乐节奏摆动水袖,手中器物上下飞扬,服饰随风飘动,观赏性很强。由于双桩对扛桩者的考验大,装扮技巧性强,小演员的动作和姿势更有趣,特别受观众喜爱,尤其是惊险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演员需要不断地在桩上翻跟头,最后居然还能稳稳地站立着,经常有观众要求加长表演时间,感觉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享受得不够充分。可演员们,特别是扛桩者的体力已无法再支撑下去。

三、武安扛桩的传承发展

武安扛桩于2008年入选晋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扛桩艺术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据相关记载和笔者的访谈,武安扛桩目前的传承谱系以关永茂为第一代传承人,赵天成为第二代传承人,赵克让为第三代传承人。扛桩最开始是民众自发性的民俗活动,民国时期,几个艺人想要组织一次表演,为了提高人们的兴致,一位名为广远的村民和人们开玩笑,如果他们能在一天时间内装扮好最少一支桩,他就分给每人三块大洋。几位艺人商量后,一同步行前往晋城老故事班借服装,天明赶回武安村后,立刻组织演员,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到中午时分,装扮好了六支桩。村民对于扛桩的热爱足以体现。抗日战争时期,武安扛桩再没有表演活动。1945-1966年,在赵天成和村民的努力下,真人扛桩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段时期也是武安扛桩最为活跃的阶段。时,村民们将所有铁制的东西都拿去炼钢,唯独留下了桩。之后,武安扛桩得到了恢复。艺人赵克让也投入到扛桩活动中,积极研究桩的改进和设计,增加了桩的平衡性,将扛桩素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此外,对故事演绎也有所创新。武安村如今的扛桩表演,声势浩大,单桩包括演员在内为5人,八支单桩共40人,双桩为9人,五支双桩为45人,加上民乐队,共有一百多人参加。

结语

武安扛桩作为一项颇具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含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武安扛桩源于人们对神的崇拜,人们在娱神的同时自娱,期盼五谷丰登,平安健康。扛桩充分显示着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抒发着乡村百姓的情感生活,展示着民间艺术的乡土特色和天然魅力。(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沁水县志[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2]张保福.晋城民俗[M].三晋出版社.2010

[3]姬彬霞.河南安阳曲沟抬阁考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