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生物教学 培养杰出人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生物教学 培养杰出人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问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在教育生活中要把教师职业当事业来追求,在教育生活中要秉承“能上好课就是优秀教师”“能上好课并能引领年轻教师发展是更优秀教师”“能上好课,能引领年轻教师并做好科研发展是更更优秀教师”的原则,我们才会有更高层次的教师出现,进而才会有高层次的人才出现。我理解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学、教育和科研三驾马车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与李永培老师“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了爱、研究和创造”的观点相符,也与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提出的“优秀教师的五项核心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处。

首先,课堂教学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思维发散到哪里,知识点的讲解就转移到哪里。作为教师,应该“导而弗牵”,应该促进学生自主生成、精彩生成。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绝对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更是一门实践学科。在课上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教学目标认真分解,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生活,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素养,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如果在常规教学环节中,每个单元都能设置一个理论联系生活的研究性课题,进而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物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那么就会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激情,生物教学就变成了一项非常简单和轻松的事情,而同时收获的却是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及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等技能的大幅提高。提高学生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是课程教学最重要也最应该努力的,是改变高中教学现状的必经之路。

再者,高中教育对于培养“大师”也是至关重要的。韩愈的《师说》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意味着老师应该“传学生以为人之法、授学生以知识、解学生以疑惑”。其中“传道”放在第一位是很有道理的,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关键是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如何做人的可贵品质。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最起码给学生以学习的、生活的快乐。“快乐是需求的满足,快乐是能力的释放”,想给学生带来快乐,教师自己首先要快乐。而释放快乐的魔法弹需要消耗大量的黑火药,教师要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就需要不停充电。在生活中我坚持并实践着终身学习,遵从“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经典”的自我成长理念,平时喜欢读书看报,书架里摆满了各种专业及教育教学书籍,也从中汲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在班级教育中能够做到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去引导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授业解惑”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授业解惑时特别注意要留一定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和磨砺。

同样,教师科研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近年来,一直有一种“高中一线教师去科研”的呼声,认为高中教师搞科研浪费精力,同时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实这与培养人才是背道而驰的,是极其错误的。我校有个很现实的例子,两位老师一静一动:喜欢动的老师在大学时代就喜欢搞调研,四年中收获颇丰。工作之后把这种习惯带到工作中,从教十年在国内优秀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优质教科研论文的同时,指导培养的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市区级等奖项上百人次。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乃至工作以后,都成为各行业的翘楚,其中不乏中科院、各研究所中的优秀科研人才,最后是不是大师不敢说,但最起码还行走在成为大师的路上。而喜欢静的老师没有科研动力单纯为教学而教学,学生成绩当时看来还可以甚至很好,但都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学生基本都是墨守成规者,他们在最关键的高中学生时代里没有学会问“为什么”,毕业之后鲜有搞研究的人!我个人觉得科研应该是高中教师的必修课。这就要求教师能平衡科研和教学,使两者相得益彰,又各显神通,这才是培养人才的正确之路。

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能将教学、教育和科研三者有机融合才能使教师活力满满,才能克服职业倦态,同时能使学生“永获源头活水,保持永不干涸”,其结果并不是简单的“1+1+1=3”,它会决定一个教师的水平高低,进而决定其培养学生的成就大小。如此一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能有一些大师涌现,那才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参考文献:

于明艳.多措并举创新生物教学模式[J].基础教育课程,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