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悔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悔理论模型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关注诱发后悔的特定行为或情境特征;90年代以后转为探讨后悔的内在机制。早期的经典理论模型,如后悔理论、标准理论、时间模型等对后悔研究影响重大。近期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中的某些神经回路是产生后悔的脑神经机制。

关键词:后悔;经典后悔理论;反事实思维

日常生活劳动中,后悔(regret)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体验,它随着决策判断数量的增多而增多。学者们从"理性人"的理性决策到"反事实思考(counterfactual thinking)"对后悔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如经济学家建立决策与后悔之间的函数关系,探讨行为规避原因;心理学家研究后悔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一、经典理论模型

(一)后悔理论

后悔理论产生于经济学领域,它认为后悔是不确定条件的决策中,个体发现被拒绝选项可能产生更好结果时的一种失落感[1]。针对期望效用理论中关于理性人的理性决策的缺陷,Loomes等人(1982)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该理论假设:(1)如果个体认为被拒绝选项的可能结果比实际决策结果更好,那么他/她就会体验到后悔情绪;(2)不确定条件下,个体参照以往经历对当前的条件进行评价,即预期体验(后悔/高兴)。因此,决策行为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实际选择选项的结果和后悔或高兴的预期体验。

(二)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normal theory)起源于Kahnema与Tversky(1982)的"做"和"不做"的后悔研究。他们将后悔分为"做"的后悔(regret of action)和"不做"的后悔(regret of inaction),且 "做"产生的后悔比"不做"产生的更多的后悔,这就是著名的"作为效应"(action effect)。标准理论认为,事件总是在一定背景下与某一标准对比并且被评价,背景和标准是评价的决定因素。标准既可以是先验的,也可以是事后构建的。事后构建的标准往往是"本来可以……"(might have been)的形式,而这正是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基础。如果事件的结果与标准类似,那么结果就是正常的;如果结果与标准不同,那么它就是异常的。异常结果打破个体的心理平衡,进而使个体产生消极体验。Kahneman等人认为"做"偏离了常规,导致产生了异常结果。因此,"做"比"不做"的后悔程度更高。

标准理论以反事实思维为基础研究后悔产生机制,开创了心理学研究视角。反事实思维又称"假设思维"或"虚拟思维"等,它是对过去事件的心理否定,并在精神上模拟构建其他可能结果的思维活动[2]。个体假想改变某种条件,并想象结果是否发生变化。后悔源于实际结果(what is)与可能结果(what might have been)之间的对比。此后,心理学家们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后悔定义,认为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情绪,是对不利或相对不利结果的假设思考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负性情绪[3]。

(三)时间模型

Gilovich和Medvec(1994)研究发现,"不做"的后悔程度大于"做"的后悔程度,且"不做"的后悔大部分是长期后悔,"做"的后悔大部分是短期后悔。因此,他们提出了后悔的时间模型(Temporal Pattern to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即短期范围内,"做"的后悔程度大于"不做"的后悔程度;长期范围内,"不做"的后悔程度大于"做"的后悔程度[4]。Gilovich等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与"不做"的后悔程度都会减弱,但是"不做"后悔程度的衰减速度受到一系列心理机制阻止而变缓,最终导致"不做"的后悔程度最终超越"做"的后悔程度。

(四)一致性模型

国内学者张洁海(1999)认为长期后悔与短期后悔之间的差异并不存在。他认为标准理论与时间模型之间的差异在于:(1)Kahneman和Gilovich对"做/不做"的概念定义不同;(2)Gilovich的研究案例只是部分符合"做/不做"或"特例/常规"事件的特征[5]。因此,他提出了后悔的一致性模型,使用"状态改变"和"状态持续"代替原先的"做/不做"。个体处于"当前状态"进行决策,决策后的结果为"现实状态"。"状态持续"是指个体在决策后的"现实状态"与决策前的"当前状态"相同。"状态改变"是指个体决策时改变"当前状态", "现实状态"与决策前的"当前状态"不同。因此,根据"现实状态"的特征,可以将后悔分为"状态持续"的后悔和"状态改变"的后悔。

后悔一致性模型认为短期后悔与长期后悔的时间差异并不存在,两者表现一致,即"状态改变"的后悔程度高于"状态持续"的后悔程度[6]。

二、研究进展

Tykocinski等人(1995)研究发现,如果个体拒绝先前决策中某一具有吸引力的选项,那么个体未来决策时将会拒绝类似的选项,最终导致后悔程度增加。Zeelenberg和Beattie(1996)研究发现,个体在风险决策中倾向于预期最小化后悔的选项,且风险决策中的保守行为产生于后悔规避,而不是风险规避。Connolly和Zeelenberg(2002)提出后悔的决策判断理论(Decision Justification Theory)认为影响后悔的因素是结果评价和自责程度。高度自责的人即使对相对较好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后悔情绪。Camille(2004)和Coricelli(2005)等人研究发现,后悔与大脑皮层及相关神经回路存在某种联系。

三、讨论

目前国内关于后悔的研究还是基于经典模型的再探讨,研究内容仍然是以反事实思考为基础的后悔的产生机制,研究范围主要设计教育、投资、消费以及认知神经机制基础等。为了进一步开展后悔的本土化研究,国内学者需要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跨学科多元分析探讨,提出符合国人特征习性的调节策略,更好地为教育、咨询等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Bell, D. E.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Operations research,1982,30(5), 961-981.

[2]Kahneman, D., & Tversky, A.The psychology of preferences. Scientific American,1982,246(1), 160-173

[3]Roese, N. J., & Olson, J. M.What might have bee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5.

[4]Gilovich. T., & Medvec. V H. The temporal pattern to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 357-365.

[5]张洁海.后悔的一致性模型:理论与证据[J].心理学报,1999,(4).

[6]张洁海.后悔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效应:一个概念框架[J].心理学报,2003,(5).

作者简介:卞长林(1986-),男,江苏高邮人,苏州大学20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