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丰富感知让音乐“嗅得到看得见摸得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是人们最古老、最富有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术表现形式,它是精神食粮,也是文化载体,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教学价值。正因为其鲜明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专注于教学内容的传递,更要重视学生们音乐能力的培养,而感知音乐,则是演绎与创造音乐的起点。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我们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感受与欣赏音乐”。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通过循循善诱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带领学生们走进音乐的天堂,让他们在感受、触碰、聆听、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全身心、多感官、多角度地感受音乐,陶冶他们的音乐情操,发展他们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感知音乐的学习能力。那么,这也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我们不仅要教音乐,而且要渲染氛围、创设情境、提供舞台,通过更强力的学习刺激、视觉冲击、展示诱饵,让我们的音乐“嗅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全方位地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一、渲染氛围,让音乐芬芳扑鼻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但也不仅止于此,我是说,它也是有味道的。在圣诞节里,大街小巷不绝于耳的《we wishyou a christmas》让我们恍若来到火炉旁,敏锐地嗅到了节日的气息;在二月天里,一首明媚欢快的《春天在哪里?》让我们仿佛置身乡间,闻到了草长莺飞的味道;而温婉动听的《茉莉花》则飘散着淡淡的花香……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凝神细品,探寻音乐所散发出的独特味道,追求它的内在美。就这点而言,教师的引导与情境的创设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教学中,我们要扣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为歌曲营造出真实、特定的教学情境,以渲染氛围的形式,提高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夏夜》这首歌谣时,我在课前就“夏夜”这个情境的创设展开了思考。夏夜应该有什么呢?应该是什么样的气息呢?凝神思考,我的思绪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夏夜,闻到了青草与泥土的气息,听到了阵阵蛙声,还有那调皮的蛐蛐声……在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们的主动感知,将“宁静而热闹的夏夜”从学生们的脑海中挖掘出来,我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夏夜,真美!”的故事情境。在这个故事情境中,我尝试以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们跟着萤火虫,寻找夏夜里的小伙伴。通过故事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出夏夜的教学情境,并适时播放歌曲,让音乐在故事中散发出夏夜的馨香。
二、视觉冲击,让音乐跃然眼前
视听结合是音乐处理的惯用方式,以形象立体、生动活脱的视频为辅助背景,能够更好帮助人们理解音乐内涵,丰富音乐的故事性,提高音乐的感染力,这也为什么歌手在发行新歌时总要煞费苦心地拍摄Mv。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借助“视觉冲击”的力量,点燃音乐课堂,让原本有影无踪的音乐跃然课堂,丰富学生们的音乐感知,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让抽象的音乐有迹可循,立体生动,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感知能力。
教学四年级下册《青藏高原》这首歌时,我想,大部分学生对于“大草原”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风吹草低牛羊”的诗歌中,就像印在书上面的文字,安静又抽象,即便朗朗上口,也总少了几分辽阔豪迈的情怀。因此,在这首歌的教学中,如果我们单刀直入地播放音频,生硬地要求学生们哼唱、欣赏,想必教学效果不佳,很难令人满意。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们对“大草原”的主观感知,我在课前花了个小心思,以自己游玩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亲身经验为例,制作了以青藏高原为背景音乐的“旅游纪念册”,以分享生活经验的方式,自然地将“大草原”的美景,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在这个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学生们一下子就领略到了大草原的气势恢宏。另外,以老师的旅游经历,呈现西部风光,对比直接插入风光视频,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在这样的基础上,由教师情不自禁地哼唱《青藏高原》,引发学生们的无意识模仿,对于接下来的系统教学,有着出其不意的导入效果。
三、活力表演,让音乐培养成长
小学生活力四射,他们有激情,有热情,敢于并且渴望表现自我。音乐作为艺术性学科,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学生的表现力,自然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我会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以展示、表演为表现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经历学习形成的过程,以亲身参与的感知方式,促进他们的音乐成长,挖掘他们的音乐才能。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小伞花》时,我将学生们带到了音乐教师,并实现为学生们准备了颜色各异的小雨伞,作为教具,用于学生们的表演实践。在这首歌的教学中,我尝试将“唱与演”全面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的方式,强化学生们对这首歌谣的感知,促进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以舞蹈动作及丰富表情让歌声变得更加饱满生动。为此,在实践中,我为每个小组分发了两把小雨伞,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会唱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将小雨伞融入我们的歌曲中,以小组舞蹈的形式,让小雨伞在哗哗哗的雨声中开出花儿来。
总之,音乐有着显而易见的人文性与审美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其内在的教学价值,活化教学内容与形式,让原本抽象化音乐及音乐文化,变得更加接地气,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深得学生们的喜爱。我相信,学生们的主体感知,会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主动,更加具有活力,并伴随着层出不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