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华小夫妻:卖“3D打印煎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华小夫妻:卖“3D打印煎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女友闹别扭了,怎么办?把手写情书“打印”成一张巧克力煎饼,送给她当“情调早餐”吧,保准她会被这件“神作”感动得一塌糊涂!

孩子厌食,怎么办?将他随手涂鸦的小黄人打印到香喷喷的煎饼上吧,惊喜之余,熊孩子一定会狼吞虎咽!

让3D打印技术“爱”上中国煎饼的,是两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他们卖煎饼,不仅获得千万元的投资,而且将这种“高科技小吃”卖遍全球,年赚千万元,堪称中国第一“煎饼侠”。

创客狂想曲:做一台煎饼打印机

34岁的吴一黎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先后供职于著名的甲骨文和IBM公司,薪资不菲。外企工作的高强压力,也让吴一黎“收获”了颈椎病和眼疾。“时常加班熬夜,对身体影响挺大,而那些西方同事们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也令我感到不适。”2014年,他和年薪50万元的妻子刘佳雪、同事冯伟一起辞职下海,创办了“食好运”煎饼店。

3位IT精英辞去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卖起了煎饼。谈到这个选择时,吴一黎说,他和妻子一直很喜欢这种外软内焦的传统美食,咬一口酱香四溢,酥脆可口。创业之初他们也做足了市场调查:据统计,京城每天吃煎饼的人多达数十万,每年至少有3亿元的市场。他们决定利用自己擅长的IT技术,将“食好运”做成一家“互联网+”的餐饮店,提供微信支付、线上订外卖等服务,立志打造“中国第一时尚煎饼品牌”。

因严把健康卫生关,还推出了其他特色小吃及饮品,吴一黎夫妇在建外SOHO商圈的煎饼店开业后,食客盈门。6块钱一份的煎饼,配上一杯饮品,就是一顿价廉、美味的早餐。这间巴掌大的小店,每月的纯利润达到6万元。

虽说“食好运”的煎饼供不应求,可是仅凭3个人纯手工制作,每人每天最多做出250张煎饼,除非扩大经营,想突破发展的瓶颈很难。如果扩招员工,店里就要相应地增加培训费用和工资,何况狭小的后厨也容不下更多的人操作。吴一黎夫妻俩又舍不得这块寸土寸金之地,不愿意换店址。

他们考虑做加盟商,在北京各繁华地段“复制”这种小店。可是小店开办了,同样被“供不应求”束缚住了手脚,虽然每个加盟店都可以月赚数万元,而一旦除去房租等各项开支,所剩不多。

2015年春节,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吴一黎遇到了清华软件学院的同班同学施侃乐。对方曾去法国读博士,从事3d打印研发工作,回国后和清华校友成立了“清软海芯”科技有限公司,在3D打印技术方面有专利。吴一黎突发奇想:“能不能用3D打印机打印煎饼呢?”一个同学笑喷了:“3D打印可是世界前沿的科技,你用它做煎饼,简直是用核导弹打蚊子啊。”

施侃乐却饶有兴致地说:“你的设想很有意思,为什么不试试呢?我一直期望把3D打印技术拉下高科技神坛,嫁接进人们的日常生活。3D打印机现在还只是专业人士的工具,不是普通人的‘玩具’。当年念书时,老师就谆谆教诲,软件不能‘自嗨’,服务的对象应该是千家万户。你这个打印煎饼的想法,就很接地气啊。”

历尽坎坷,“3D煎饼”横空出世

就这样,两位清华同学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梦想――研制全世界第一台煎饼打印机。2015年年初,吴一黎和施侃乐共同出资成立了“小飞侠”科技有限公司。小飞侠在童话故事里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男孩,一如童心未泯的他们,要用“高大上”的技术去做煎饼。

吴一黎和施侃乐严重低估了做煎饼打印机的难度,最先遇到的问题,一是面糊这种胶质液体的粘滞,造成打印效果失真;二是3D打印机面浆的喷嘴,离烤盘远近难以把握――时间稍长容易糊,而离烤盘远了,打印出来的形状又难以控制,因为流体下落时会打转,让打印的轨迹和料筒喷嘴行走的轨迹无法吻合。吴一黎和施侃乐运用流体力学,测算面浆下落、成形的规律,然后用计算机进行推演,再反复调整,最后达到图案成形的最佳效果。

图案能打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机器响动太大,影响到用户体验。因为打印头要背着装有近一斤面浆的料筒“行走”,重量大惯性也大,从而造成整台机器共振发声。施侃乐找出检测机器的共振点后,调整“打印头”的移动速度和转弯角,让煎饼打印机变得“低调”。

他们还要考虑烤盘的传热方式。“第一次打出来的煎饼,花纹挺好看。可是我们把煎饼翻过来一看,有些地方已经糊了,有些地方还没熟。”他们修改了烤盘的底部结构,把加热方式由“热传导”改成“热辐射”,实现均匀加热。

在软件程序上,他们更是调试了无数次参数。曾经为了打印一个茶杯垫图形的煎饼,他们就打印超过一万根线条,最终才调试出均匀可控的线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尽管他们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没有一个人瘦身,因为他们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废品煎饼”。

2015年夏天,他们终于研制出了“3D煎饼打印机”。这台高科技“美食神器”,长50厘米、宽60厘米、高40厘米,上面有一个A4纸大小的烤盘,下面铺了一排加热管。烤盘上方有一个固定面浆瓶的架子,可以前后左右移动。它使用的是挤出式3D打印技术,打印机喷头可以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移动,在Z轴方向无法移动,所以只能在平面上打印有一定厚度的东西。用户只要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文字或图片,这台“美食神器”就可以打印出人像、建筑、卡通人物等各种形状的煎饼。

施侃乐和吴一黎为这台打印机命名为“三弟画饼”,这不仅和“3D”谐音,而且颇具文化内涵。据历史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有一次率部队被曹兵追杀,慌忙中炊具尽失,只有伙夫那里剩些白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马上让伙夫用张飞手下士兵的铜锣摊煎饼,士兵们一吃居然很喜爱。现如今,虽然使用3D打印技术将煎饼这种古老食品的制作由人工变成了机器制作,但为了赋予自家的煎饼具有文史内涵,他们选择了“三弟画饼”这个有趣的名字。

2015年8月21日,吴一黎他们到西单美食节做展示,以每张10元的价格售卖“文艺煎饼”,仅仅半小时就卖出了147张。“我要小黄人图案的!”“我要我们夫妻的合影!”“我写的一首小诗可以打印到煎饼上吗?”……当天,围观的男女老幼都争相定制个性煎饼。

煎饼侠兄弟的“情调事业”

吴一黎和施侃乐的创业屡遭质疑: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清华毕业生去摊煎饼,大材小用了;用3D打印机去打印煎饼,太浪费了。吴一黎解释说,他们是在做一个“影响一亿人生活的煎饼品牌”。他坚信高精尖的技术,就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惠及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煎饼打印机操作界面很简单,3岁儿童都能轻松使用,让一名从未操作过打印机的“食好运”员工上机,可以迅速掌握,并且能一人看多个摊。吴一黎算过,用传统方式摊煎饼,再娴熟的师傅最多能同时摊3张饼。使用煎饼打印机,一名员工可以同时照看20台机器,每天可打印近2000张煎饼,是人工操作的10倍。更主要的是,口感丝毫不会打折,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煎饼打印机入驻北京所有的“食好运”门店,诱人的广告宣传画也随之出现在京城各地,迅速为店里吸引来大批顾客。每份普通煎饼是6元,而“三弟画饼”是10元,顾客们自然愿意尝鲜。其实,这种3D打印煎饼的成本仅为1.2元。“产能”提升后,每家煎饼店的盈利都比过去翻了几倍。

一般的顾客排队买到一份3D打印煎饼后,赏玩一会儿就会吃入肚中,满足口腹之欲。另一些“别有用心”的顾客,却能将这种煎饼派上大用场,催生出有趣的故事。

小默是个厌食的孩子,一向不喜欢吃早餐。妈妈每天都用手机拍下儿子的画作,传给“食好运”的员工,制作成巧克力或水果味的煎饼。每天的早餐成了小默最期待的惊喜,“熊孩子”先是美滋滋地赏玩印有自己画作的煎饼,然后风卷残云般塞入嘴中。

张先生与女友闹别扭,不知怎么做才能重归于好。这天早晨,他在“食好运”吃着3D煎饼忽然来了灵感,将自己写好的一封情书,打印到了一个心形煎饼上,连同一杯温热的奶茶,捧给了尚未吃早餐的女友。女孩感动得眼圈泛红,心头的阴云也一扫而光。

刘小姐是位忙碌的外企白领,因为没有时间看报纸,向吴一黎提议:“你们每天帮我从网上下载几条要闻,打印到煎饼上,顺便再打上当天的日期。这样既能提醒我们今为何夕,又能让大家掌握当天的新闻资讯,而且看完了就吃掉,很环保!”吴一黎竖起大拇指:“这个创意妙!”于是,备受白领推崇的《煎饼日报》应运而生。

3D煎饼不光图案和文字充满新意,而且其配方是吴一黎他们试吃了全国 500多个煎饼摊、买了20多个配方后研发的。为保证口感,面浆不加一滴水,而是添加纯牛奶。

在商业拓展方面,“三弟画饼”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让顾客在线上直接下单,再由“三弟画饼”向线下的就近门店安排打印。对于需求量大的公司或单位客户,他们可以提供O2O服务――上门打印煎饼。

2015年10月下旬,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在微博中透露,他已向有情怀、极好吃的“食好运”煎饼投资上千万元。

在京城热卖的同时,吴一黎并没有忽略全国乃至全球这个庞大的煎饼市场。他们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对外销售3D煎饼打印机,每台家庭用的机器3000-8000元不等,并大力发展加盟商。截至2015年11月底,仅销售打印机和发展品牌加盟店,就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收入。如今,不仅北、上、广、深等城市有专卖店,甚至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中餐厅,都有了它们炫酷的身影!

吴一黎和施侃乐这对创客兄弟的终极目标是,不仅要把“3D煎饼”卖遍全球,还要发明出印度飞饼打印机、披萨打印机、巧克力打印机……让世界领略“中国吃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