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瓶子、盒子和罐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瓶子、盒子和罐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得我女儿8个月刚学会爬以后,她个人世界的空间就迅速向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扩张,所到之处都成了她的探索点。有一阵她对家里的那些瓶子盒子罐子特别感兴趣,这些都成了她最爱的玩具。作为教育者,又作为母亲,我并没有像其她妈妈那样给她买各种市场上有的电声玩具,而是根据她的喜好,给她收集了许多的瓶瓶罐罐,比如矿泉水瓶子、喜糖盒子、奶粉、饼干罐子等等作为玩具,观察她、和她一起玩。现在女儿都已经2岁多了,瓶子、盒子和罐子的游戏还在继续玩下去。

? 滚呀滚呀,向前滚

都说给孩子的教育要适宜,要因材施教,前提是成人要能看懂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8个月大的女儿会爬了,爬着爬着会把家里所有的瓶子、盒子、罐子都找出来然后扔在地上滚。有的圆罐子,被她用力扔了之后,迅速地在地上翻滚,她会开心地哈哈大笑,手舞足蹈,好像发现天大的秘密一样;有的矿泉水瓶子,被她扔了之后只是在地上原地打转;有的方形的盒子被她一扔,结果在地上一动不动。我一直在一旁观察女儿的反应。发现她在摆弄了所有的瓶子、罐子之后,用一种“淘汰”的方式,最终选择了能飞速向前滚动的圆罐子作为她的最爱。她一遍又一遍地在地上滚动着圆罐子,我在一旁为她的举动配上解说词:“啊,圆圆的罐子往前滚啦!”

接着,我开始加入女儿的游戏,也找来一个奶粉罐子,当她要推动罐子向前滚动时,我也把手中的罐子推动起来,并说:“两部赛车比赛了,看看谁的小车开得快!”就这样,一遍两遍,女儿在拾罐子、推罐子的过程中反复奔跑着,乐此不彼!突然,她坐在一旁安静下来,死命地敲打罐子:“怎么啦?”原来,她把圆罐子竖着放时,罐子就无法滚动了,这让急性子的女儿很是“生气”。我连忙把我手中的罐子滚到她的身边,她开始玩我的罐子,我对她说:“也让你的小车开起来呀,看看你的小车怎么不动了呢?”我的话引起了她对自己罐子的注意,她开始去摆弄它,敲打没有用,就推它,一推倒,罐子就滚动了,女儿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小车躺下来就可以开动了!”我忙用语言去肯定她的做法。女儿手中的罐子小车再次出发上路了。

有了滚罐子的经验后,在女儿两2岁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带女儿去室内游乐场玩那种“大滚筒”的大型玩具,女儿钻进滚筒里,我推着滚筒前进,她的身体随着滚筒转动,我想这是一种切身体验滚动的乐趣。她也学着我去推那大大的、圆圆的滚筒,在有坡度的地方,推上、推下,常常满头大汗,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妈妈解说:

孩子在过了半岁以后,每一个动作都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双手之间的灵活性也会增强,会做来回传递的动作。孩子在玩滚来滚去的游戏时,一方面是在模仿大人的动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手眼协调的发展;同时更为内在的是她在体会因果关系,她也能不断感受物体的形状和滚动之间的关系,圆圆的可以滚动,方方的不能滚动。2岁后的滚筒运动,也是很好的感统训练,在滚动的过程中刺激孩子大脑前庭的发育,对以后方向的感知、平衡感的建立,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打开来,盖上去

在女儿大概1岁左右时,刚好过完国庆节,家里多出了许多喜糖盒子。她被盒子的色彩和盒盖上的花吸引了,拿在手上不停地摇晃,摇的时候听到了响声,发现盒子里有东西,尝试想去打开它们。小家伙各种办法都用上了:用手敲打、晃动,甚至用嘴去咬,但发现里面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是出不来,于是有点急了。我在她面前做了一个示范,双手拧一拧,一扭动就开了。她看见了非常高兴,要自己试,于是我先将盒盖拧松,便于她打开,她试了几次后终于成功了!

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有两颗金色的巧克力球,由于之前女儿有过吃橘子的经验,我开始让她去剥掉金色的包装纸(考验她耐性的时候到了)。只见她一边剥一边放在嘴里舔,似乎尝到甜头,特别愿意剥。这真是个让她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的好机会。之后,女儿更大一些,她开始对打开盖子的事情特别感兴趣,任何一个盒子、瓶子都想打开来看一看究竟!

我找了几个方盒子、三角形的盒子、圆盒子,让她做“找朋友”的游戏,鼓励她自己去一个一个打开,看看盒子里装了什么好东西,我会在她打开盒子的那一刻为她解说:“哇,这里有圆圆的彩虹软糖;这里有方方的奶酪;这里还有三角形的菜园小饼呀!”只见我女儿开盒子的表情一个比一个夸张。我还让她尝尝每一种食物的味道,告诉她“彩虹软糖舔舔是甜的;奶酪是香香的;小饼干是咸咸的。”品尝完,我再让她为盒子找到“盖子朋友”,将盒子一个个盖上,她还有些不舍呢!

再大一点,我还和女儿玩过糖果工厂的游戏。我们先用橡皮泥做成各种颜色、形状的糖果,然后将做好的糖果装进不同颜色、形状的糖果盒子里,她会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老师妈妈解说:

孩子在6~7个月之后,能很稳地抓握某样东西了,这可以训练他们手部的肌肉了,从撕纸到剥蛋壳、剥橘子皮,都能达到让孩子手眼协调的目的。这个游戏中,打开盖子也是一种探索活动,有的盖子是一拧就开,有的则要扭一扭,转一转,有的是要用力按之后拧开的。这是进一步帮助学龄前的孩子积累生活经验。而为不同的盒子盖上盖子,除了帮助她手眼动作更加协调,双手更加灵巧外,实际上还有助于孩子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感知经验,也是为以后对图形分类的概念作铺垫。后来的“做糖果”更加符合2岁孩子的游戏特点,在借物想象的游戏情景中发展孩子的游戏经验,同时也能增加亲子之间互动的情感。

? 垒高,垒高,搭高楼

女儿从8个月大的时候,我就给她玩乐高积木,一开始她只是把两三个积木插在一起,后来变成把四五个插在一起,我常常给她的作品起名字,如“毛毛虫”、“手杖”、“大高楼”。

女儿2岁左右时,有一天,她发现阳台上有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的全部都是她喝完的奶粉罐子,她很是兴奋。她开始把这些罐子、盒子、瓶子集中在一起垒高。我观察她的游戏过程,就是不断地将盒子、罐子、瓶子叠放垒高,垒到一定程度就倒了,倒了再放,放了又倒。反反复复很多次以后,我发现她终于成功了,她把两三个同等大小的奶粉罐垒在一个大盒子上,稳稳的,站在一边的她还鼓起了巴掌以示成功呢!我也高呼:“好高的楼房呀!”我一边说一边还在她的房子边上,用剩下的罐子、盒子、瓶子垒了一栋更高的房子,并告诉女儿:“妈妈搭的是高房子,宝宝搭的是矮房子,两个房子是好朋友。”

从这次的游戏中,我发现女儿的建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她从小的喜好,看似简单的垒高,在她反复的操练中,或许她不能很清楚地理解垒高成功的原理,但她能从以前的平面建构的经验转移到立体建构中,这或许是一次质的转变,帮助她获得了更多的空间概念。另外,反复的操作也是锻炼孩子耐性的机会。许多新的技能和经验都是在反复操作中习得的。同时父母的参与,语言的交流,也会帮助孩子获取更多的语言体验,例如:高、矮、大、小,这样的经验都是从游戏中实实在在地获得的。

父母是孩子出生以后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只有弄清楚孩子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才能设计出最符合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只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知道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就能有效地和孩子互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