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任务驱动对儿童绘画表达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任务驱动对儿童绘画表达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的“任务驱动”指的是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提供的任务及指导语的效应,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笔者将从任务驱动对儿童绘画表征的影响;任务驱动中思维途径的提示,是否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任务驱动对个体感受的关注,是否有益于儿童绘画艺术感觉的表现提升三个方面来阐述对任务驱动的认识和看法。

一、任务驱动对儿童绘画表征的影响

儿童的绘画作品靠它本身的天真率性吸引着很多人的眼球。很多从事儿童画教学的教师都认为,正是因为儿童不成熟的推理过程,导致了具有“缺陷”的画。用一句大家经常说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儿童画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其实,我们不能如此简单地来概括评论。因为在这种“缺陷假设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孩子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及理解方式就决定了孩子对事物的绘画表征。换句话说,他们所掌握的“树”的概念就决定了他们所画的“树”的模样。按照这种理论,孩子同一时期对同一事物的绘画表征,在不同的任务中表现应该是非常一致的。譬如说孩子在画树的过程中出现的树的形象和形象部件的数量应该是相同的。这让笔者想到美术集训队员小瑞的画,除了平时正常的美术课以外,我们还会有一到两次机会在一起画画,每次大约两个小时。在一次美术集训中,小瑞创作了一幅作品《摘果子》,画的是在乡下和堂兄妹们摘桔子的故事。当时笔者被她精彩的画面吸引,调皮可爱的孩子,婀娜多姿的果树,让人感觉孩子的呐喊声、欢呼声在耳边回荡。可是令人不解的是笔者却在她的课堂作业里发现了“蘑菇树”。这是为什么呢?基于上述观点和摆在眼前的事实,笔者不由得在质疑、在思考、在推测。

很多研究表明,6 至 8 岁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为了证实这一观点,笔者从三年级孩子中选择了100人来完成这项实验。给他们不同的材料媒介和不同的任务,但是画树的主题不变。笔者设计的实验是在同一堂美术课里,要求他们完成两项不同的任务:一是房子旁边的树;二是风中的树。虽然同是画树,在第一个任务中更多的孩子是把树作为房子旁边的装饰安排在画面中的。而第二个任务中,更多的孩子强调如何来表现风中的树的变化,更强调树在风中的“动感”。这体现了孩子们对指定任务分析后对树的不同定位。

实验结果很清楚地表明,绘画任务的不同,让孩子画中树的形象出现了变化。在第一个任务中,绝大多数孩子把房屋放在了画面的主要位置,而树则作为装饰物出现在画面中,并且有82.4%被处理成了符号化的“蘑菇树”,树只呈现出树干和树冠两部分。但在第二个任务中,当树作为画面的主体来表现风时,树的结构分化得很仔细了,呈现出“蘑菇树”的只剩下19.8%。有81.2%的孩子在画树时有更多细节的描绘,使树不仅有了姿态的变化,而且树的结构也分化成树干、树枝、树叶。这是因为要表现“风”而树枝、树叶以及树的形态被需要,所以画面才根据主题的需要呈现了更丰富的形式。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关于儿童绘画是“画孩子所知”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仅仅一张画是不能把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完全呈现出来的,它不能揭示孩子对物体的真实认识,儿童在不同的任务驱动下,其绘画表达是会有一定变化的。儿童对物体的概念往往比画面上呈现出来的要准确得多,也细致生动得多。只是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往往会根据主题人为地、有选择性地省略一部分信息,或是惯性地用一些符号代替。

孩子创作的过程是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认知和儿童表现是有距离的。英国认知发展高级研究员诺曼・弗瑞曼(Norman Freeman)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认为儿童的绘画不能揭示表现本质,也不能揭示物体的内部表征,儿童画所呈现的往往是将知识转译成线性有序的形象,有序地描画出各部分出现的问题。这种转译过程需要一套动作,包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同时转译也是一个决策过程,画出一幅图画既需要细致分析任务,又需要分解出画好一幅图画所需的几个步骤,并且所有行为都需要计划和监控。这种转译的主要局限在于搜索存储于记忆中的表现的困难,绘画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需要同时协调时间和空间顺序。

由此看来,孩子在自己的创作中所呈现的统一物体的不同表现,是在“语言”和“绘画”这两种语言转译过程中,孩子根据自己的任务驱动,对自己的绘画步骤进行不同规划所引起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作为创作者的儿童因为注意广度不够宽,表现动机也不够强,所以画面中主要物体被有意识强化的同时,不被表现需要的很多物体往往被弱化。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没有考虑到执行因素,或者缺少对任务的分析而低估儿童的认知能力。

二、任务驱动中思维途径的提示有益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任务驱动对儿童绘画表征的影响让笔者意识到儿童创作过程的重要性,也更让笔者关注孩子在创作中的思维认知过程。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最好的帮助就是鼓励并引导他们找到创作的思维途径,让学生真正进入自由联想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最重要的是认清孩子当前的认知状况,应全面地了解孩子,在伴随孩子画画提供任务驱动时巧妙地给以思维的创新启发。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不能过分地放任儿童自由创造,使孩子虽可能获得绘画愉悦却无法更深入地进行美术学习。学生的创作活动中,教师提供的任务驱动是避免走进上述两种误区的关键。有思维引领的任务驱动能让美术活动有的放矢,对实现孩子创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优质的任务驱动能让学生在进入作业实践之前进行一定的思考,让他们明确目的,自主进入积极学习的实践状态,既很好地解决美术技能方面的问题,又能在“话”与“画”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思维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有效地帮助孩子实现了两种表达语言的转换。例如,当我们要求学生用夸张的方法去画一只胖胖的小老鼠时,如果仅仅只是提出用夸张的方法来画,也许“夸张”二字,会让很多孩子遇上表现障碍,甚至无从下手。但如果在任务驱动中这样表述:“让我们用夸张的方法画一只胖胖的小老鼠,老师是这样想的,我想画它的肚子胖得像个大皮球……你是怎么想的呢?”效果也许就好多了。教师在任务驱动中重视创作思维的激发和引导,既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思维途径又给他们留有创作的空间,学生就更容易找到表达的方法。

三、任务驱动对个体感受的关注有益于儿童绘画艺术感觉的表现提升

人类如果没有创造,便没有今天的世界,如果没有美,世界则会变得淡然无味。儿童美术教育是美育,其目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美术教师应该让学生对生活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要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

儿童绘画中情绪的表达既是艺术感受的表达又是成长的需要。教师任务驱动设置更侧重于学生艺术感受的培养,就更有益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美的感悟以及创作表现中美感的表达。美术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美术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观察以外,对学生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通感等的训练也很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每一个主题都强化孩子自身的情绪表现及艺术感觉的体味,是有利于学生艺术感受的培养的。在教学中,笔者通过任务驱动给孩子们强化感受,把任务驱动的重点放在对词意的表现方面,比如通过《风来了》让孩子画“飘”的感觉;通过《逛大街》让孩子画“热闹繁华”的感觉;通过《真好吃》让孩子画“辣”的感觉……这样通过调动孩子所有的感官来观察和感受以及表现生活,是驱动创作最有效的方法。他们经由触觉、听觉和视觉现象的直接体验,想象力和直觉能力得到发展,作品在更具表现性的同时情绪也得到了宣泄。

孩子的创作和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美术创造活动中,情感宣泄比写实图形更重要,思维认知过程远远比创作结果更重要。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任务驱动,使之更具有情意性、指向性,让孩子带着感官去创作,带着自己的个性思考去表现。只有这样通过任务来强化儿童个体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表征动机,了解孩子的个体发展状况,从而让孩子创作出有自己“味道”的画。

参考文献:

[1]伊莱恩・皮尔・科汉,等.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美术教育译丛.尹少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达维多.涂鸦解密:儿童绘画心理透视[M].陈霞,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史密斯,福齐纳,肯尼迪等.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教孩子画画[M].贾茜茜,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4]博诺.教你的孩子如何思考[M].冯杨,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