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职院校在依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亟需搭建一套设计合理、多元的形成评价体系,使其既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又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从而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宗旨。本文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情分析、师资分析、教学实施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形成性评价体系在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翻转课堂 形成性评价 教学改革

前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拉动国内高职院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演进,亦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类高职院校不断尝试将“翻转课堂”模式实施于日常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可以看到:很多情况下高职院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仅作为展示课、公开课、观摩课,日常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无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精神。如果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学情、师资特点,长期、有效的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则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一、“翻转课堂”及“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界定

“翻转课堂”即流行于欧美国家教育界的“Flipped Class Model”教学模式。在这个新型教学形式中,学生们可以在家中按自己的步调观看教学课件,并通过在线方式与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育过程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逻辑安排,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相对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成绩以及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评价对象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应此,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考核方法往往基于平时作业和总结性测试,其明显的弊端是它既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作出全面的评价,也无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并积极的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来展开学习。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整个教学过程,传统的书面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不再作为主导性的评价依据,因此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正不断的制约着“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全面、深入展开。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亟需设计并采用一套更为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在各个活动环节设置评价节点,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并归纳、总结,以便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

三、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情分析、师资分析、教学实施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形成性评价体系在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的可行性。

3.1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岗位特征: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目标具有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定向性。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围绕实践、实训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胜任具体岗位、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覆盖知识因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非知识因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和方法)。因此,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衡量学生是否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兼顾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探究方法、参与意识、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及翻转课堂模式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核心目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

3.2课程设置

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特点,高职院校在实施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强调以职业所需的能力、技能为主线,课程内容包括岗位职责所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并努力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理论学习安排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实践教学和实训环节,使课程内容更具职业化、务实性,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尽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接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设计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适用于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模式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特点,教师根据突出应用性、职业性、实践性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和模块结构进行重组、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同时,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全面涵盖课堂外的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环节和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实践应用)环节,从而真实、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成长。

3.3学情分析

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他们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活动和社交活动,习惯于从各类网络媒体中获取信息。这个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并按照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自主检索、归纳网络学习资源和参考材料;

其次,高职学生个性鲜明,拥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希望被教师、家长、和社会尊重,不喜欢被灌输“传统”的观点和理论,对家庭、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较强,常以自我为中心。而“翻转课堂”模式能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环节,也能够在自主学习环节将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为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

第三,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积极性较高,因此对实践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环节的学习。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各类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个人形式或团队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形成性评价体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其发展过程的评价体系,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设置了评价节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可以在这个评价系统中及时得到来自组员和教师的评价,有利于不断审视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纠正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不仅能配合“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还能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拥有更多的自,培养其自信心、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3.4师资分析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应具有双师素质――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并具备相应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须为复合型人才,其知识储备更为全面,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更高,相关常识和知识面更广。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首先要改变的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布道者”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将教师的主要角色转变为教学组织者和设计者;其次,教师需要将课程内容重新进行重组和调整,以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覆盖课前自学阶段和课堂教学阶段)、相互转化、相互衔接的学习流程,以利于学生吸收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

设计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获取学生在整个学习流程中产生的多方位评价信息,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外和课堂内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症结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课程内容、改善施教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5教学实施

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始终强调教师需根据课程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双边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但检验了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的学习效果,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师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合作学习法、项目学习法、任务驱动型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借助不同形式的实训设施设备,有效的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岗位的职业体验。

在上述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根据实情合理安排各个评价环节,评价内容涵盖学生参与度、合作度、活跃度、项目作业等方面,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给予全面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系能保证上述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其教学目的,同时有助于活跃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在为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充分认识到其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学情、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努力结合本土情况,探索如何搭建一套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其既能融入高职院校现有课程体系、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适合高职师资队伍,又能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同时,这套形成性评价体系应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水平,并学会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成性评价体系为平台,高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兼顾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真正的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主动学习”。因此,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在日常教学中长期、有效的实施“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吴昌提,林菊芳,陈宁红:《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兼评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

[2]徐亚君:《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几点思考》,远程教育杂志,2004(2)

[3]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

[4]黄光扬:《新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Ainsworth, L.; Viegut, D. 《Common formative assessment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