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需要用纯真去善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需要用纯真去善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法国电影《红气球》是一部反映二战期间生活在社会底层儿童的真实写照,文中通过儿童对红气球的追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最后红气球把小男孩带到了一个自由的世界之中,任其翱翔,在影片中小男孩带着气球奔跑在大街小巷,那种渴望自由的心情仿佛一直都在提醒着我们。

关键词:红气球;自由;美

中图分类号:J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34-01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洗净人们的心灵。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影除了能够提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之外,它的影响与作用也是很有意义的。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电影《红气球》,就能像一泓清泉把人们的心灵洗得纯净。

影片不长,故事简单,对白简短,细节丰富而细腻。说的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儿童在上学的路上,用他的童真,在路边高耸的建筑物上解下了一只被束缚在上边的红气球。从此,他与这只红气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便一直跟随着他,就像玩伴一样,而小男孩给予了那个红气球竭尽全力的爱,与红气球形影不离。但红气球却要躲避家长以及学校的追赶与捕捉,虽然后来红气球还是被捕捉去,小男孩竭尽全力,希望能够挽救它,最后还是挣脱了小男孩的手。当红气球被顽皮的同伴们猎杀时,他被天空中飘来的五颜六色的气球们托上了天空。

经历了二战洗礼后的法国,生活中残留着滋长在人们心里的怨恨情结。空气沉闷,那只红气球像火一样鲜红的色彩,在天空中无拘无束飞翔飘逸的风采,象征着人们追求自由生活的向望、象征着人们追求生活和谐的渴望、象征着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希望。它是人世间美的象征。这种美,与战后破败的城市景象、与专制的社会环境、与残存在人们心里的世俗形成明显的反差。这种美,并不为人们所接受。那些代表着公权的公车,拒绝孩童带气球乘坐;代表政府的士兵,在教室里驱赶气球;甚至代表懦弱百姓的孩童妈妈,也要将气球放飞。然而,就是这只红气球,它是依靠孩童纯真善良的童真而得以挣脱束缚来到人间,依靠孩童的纯真善待而得以在空中驰骋。

其实,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愿望都是强烈的,只不过是每个人对美好的东西,总是想把它攫为己有罢了,即使是那些充满童真的孩童们也一样。当主人公手持红气球亮丽的出现在人们中间时,激起了那一群顽皮孩童们的自私、嫉妒的心理。他们合起伙来抢夺它、围攻它、妄想把它紧紧攥在自己手里,如果不占为己有,甚至可以毁灭它。

但是,象征人世间美的东西,都是有灵性的。影片就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予了红气球爱憎分明。你要善待它,它就会用它的美丽去摧毁你生活的寂寞,就会给你沉闷的生活增添些许轻松,就会让你在平淡的生活中增加一点色彩。否则你如果心里不纯净,它就会远离你;你要戏弄它,它就会戏弄你;你要摧残它,它就会宁可毁灭,也要让你的贪心破灭。拘泥于社会世俗的老师,把孩童关起来以阻挡主人公对红气球的呵护,结果受到红气球的戏弄。自幼滋生着自私、嫉妒心理杂念的孩童伙伴们,他们终于合伙起来让那只红气球泄了气,落了地,但他们对红气球的追求也化为泡影。

电影当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会让人回味无穷。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从略高的角度俯瞰,空旷寂寥的大街上,一个上学的孩子从画框左下角入画,一只小狗使他停住了脚步。逗了一会儿狗之后,孩子小小的身影从画框右上角消失出画。紧接着第二镜头采用了仰拍,孩子从画框右上角入画,沿着高高的阶梯走下。途中,上空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他的视线,孩子攀缘而上,镜头伴随着孩子升起,原来路灯杆缠挂着一只随风飘来的红气球。鲜艳的红色,在冷色氛围中分外夺目。作为局部色相,红色在全片贯穿始终。接着,孩子牵着红气球从画框右下角出画,整个过程一镜完成。

这组镜头之所以能够准确地传递这样的信息,无疑应该归功于长镜头,正是这样的长镜头,完整的交待了所有的相关画面,使孩子的出场和气球的存在不显得孤单,我个人认为长镜头的特点在于能够全面的表达情节相关的所有画面细节,特别是在故事的开篇,此处的长镜头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作为导演拉摩里斯也可以采用蒙太奇手段,但无疑,作为一部几乎没有太多对白的影片,蒙太奇在此地就远不如长镜头来的透彻,甚至是会显得很唐突。

带着巴赞的评价再回到《红气球》,第二段落,开始着力描写孩子和红气球的友谊。通过有趣的细节,表现气球是一个具有灵性的小伙伴,顽皮、活泼而且很讲义气,同时也很孤独,需要孩子的友谊;在镜头表现上,完全是把它作为一个人物来进行镜头调度。

红气球通过摄影机的长镜头在底片上留下了一格一格的鲜活形象,导演把“红气球”留在了大屏幕上,却在观众的心里留下了美好和童真。

美是永恒的。一只红色气球泄了气,花团锦簇的气球们不约而同向主人公飞来,把孩童托起来,以俯瞰人间的美丽。

美,给予了人们希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旭光、戴清.影视鉴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