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严格细致的学习态度,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计算仔细、书写工整和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计算教学还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学生计算能力将直接影响其后续数学的学习,甚至还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基础性学习态度;智力因素;思维发展
笔者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这几年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他的整体数学成绩都会受到巨大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挖掘估算教学的价值
估算作为新课标重点改革添加的内容,自然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都需要估计。其实估算为判断计算器算得是否准确,孩子们口算、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也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活需要,渗透在点滴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的作用,形成先估后算再估检验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也经常进入一个误区: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估算方法的练习,而忽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以及对学生估算方法的评价比交给他们估算方法更重要,学生的估算策略就是在老师的不断评价、分析中形成的。新课程强调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重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评价,应结合生活具体情境,判断出估算结果和精确答案的大小关系,即“估大”和“估小”的问题。
二、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强硬的理论、法则学习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两个错例:25×3=95,24×5=100,很典型地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很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学生是比较模糊的。再者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的两个错例:1.44÷1.8等于8,11.2÷0.05=22.4,也说明了学生对于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刻。要明白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意义。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两个错例:327-(27+75)=375,87×2÷87×2=1,都说明了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错误认识。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之后再将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的: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仅使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了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教师讲清算理,学生依理而行
我们知道,如果学生算理不明,计算时必然出错,因为算理是计算的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在新授课上,教师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口述算理。如进位加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满十进一现象,然后教师加以概述,使学生知道“十进制”是自然数的进位方法,也是计算中满十进一的理论依据。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展思维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方法的掌握,同时相信勤能补拙,多加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刘安君.数学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3.孙瑞清.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