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260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用"冬病夏治"三伏天穴位敷贴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三组于夏天(三伏)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 临床控制126例(48.4%),有效86例(33.0%),无效48例(18.4%)。结论 三伏天穴位贴敷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三伏天; 慢性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且逐年加剧。2011年7月~2013年8月,本院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月~2013年8月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治疗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5~81岁;病程2年~15年。中医辨证:冷哮型96例,热哮型86例,虚哮型78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准》[1]中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 年龄5~70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研究方法期间停用其他疗法。排除标准:① 喘息性支气管炎、左心衰竭产生的心源性哮喘、由于大气道肿瘤肿瘤或其他原因的上气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② 严重皮肤过敏;③ 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1.2方法 ①药物组成 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肉桂、麻黄等按一定比例研为粉末,每次用 5g粉末加适量姜汁调成糊状摊于4cm*4cm的胶布上。②操作方法 根据脏腑经络理论选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肾俞(双)穴,每伏贴敷3次,于每伏的前3d上午9时至下午18时贴敷最宜 ,每次贴4~6h后取下, 如有烧灼感可提前取下,三伏共贴敷9次为1个疗程,若疾病未能控制,来年仍需继续贴敷以巩固疗效。③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食品。少数患者用此法贴敷后皮肤起疱,嘱患者不要搔破,防止感染,如水疱较大可用注射器吸出,用碘伏消毒,保持干燥,3~5d可痊愈。

1.3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 所有病例疗程结束1年后评定。临床控制:咳、痰、喘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咳、痰、喘症状好转,至发病季节虽有发作但较往年症状明显减轻者。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至发病季节仍发作或渐加重者。

2结果

三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表1显示,冷哮组临床控制50例,有效34例,无转12例;热哮组临床控制42例,有效28例,无转16例;虚哮组临床控制34例,有效24例,无转20例。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过敏、非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反应性异常增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广泛性支气管痉挛。其临床表现特点为反复发作,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苦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祖国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感邪触引,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宣降所致。而夏日三伏时病情多渐趋平稳,气候炎热,人体肺气舒畅,腠理开豁,汗孔开放,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呼吸通畅,药物吸收快,易于深达脏腑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最佳时机[2]。冬病夏治三伏天治疗,可以"两阳相加",温补人体的阳气,阳气盛则痰饮去,使人体自然康复。根据中医"缓则治本"的原则,通过辛香温热药物贴敷于背部腧穴,使局部发热充血,从而起到温肺、健脾、补肾。化痰只用,鼓舞阳气,固其根本,同时发挥药物与腧穴的双重作用。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无痛、有效、简便"等优点,分析本法疗效较差的患者,均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的特点,且病因多等,多为风寒湿杂合致病等原因。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性顽固,易反复的特点,故临床治愈或缓解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传统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明显的优势,但部分患者对针刺心存恐惧,不能忍受传统针刺中的酸麻胀痛等感觉,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具有无痛(或微痛)的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同时经过临床验证,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安全,见效快,易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20(5):261.

[3] 孙德利 , 陈华德.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02) .

[4] 邹积宝, 孙永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 中医外治杂志. 2009(01) .

[5] 邵耀中, 闫志峰, 张茜菲.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S1) .

[6] 刘征.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先兆89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10(08)

[7] 郭思佳 , 孙增涛 , 刘恩顺.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现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1) .

[8] 赵爱君, 郑桂钦.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98例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2(04).

[9] 刘克奇 , 许莺燕. 穴位贴敷治疗习惯性便秘48例[J]. 中医外治杂志. 1997(03) .

[10] 夏敏 , 史红, 宋晓平. "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新疆中医药. 2009(04) .

[11] 张洁, 吴强, 林栋, 陈传江, 黄冬娥. 论药物的四气在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作用[J].中国针灸. 2006(01)

[12] 邢建伟 , 方剑乔 .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 2006(03).

[13] 周炜 , 王丽平 , 张树源 .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 2006(12) .

[14] 张艳宏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J]. 甘肃中医. 2007(02) .

[15] 解余宏, 杨舜民.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概况[J]. 针灸临床杂志. 2003(08).

[16] 张晓明 , 庞巧玲.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J]. 中国民间疗法. 2005(08) .

[17] 牟晓华 , 沈宁 , 邱梦茹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6) .

[18] 李中平, 杨光琴 . 穴位贴敷疗法应用举隅[J]. 四川中医. 2004(01) .

[19] 赖新生, 张毅敏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06).

[20] 刘未艾 ,叶德宝. 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4(04) .

[21] 陈仁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近况[J].中国实用医药. 2010(31)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