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制瓷工艺角度解读青瓷堆塑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堆塑罐是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代表器型之一,其独特的造型及丰富多彩的装饰在当时越窑青瓷中别具一格。本文主要从制瓷工艺角度出发,分别从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两方面对三国西晋时期青瓷堆塑罐进行赏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予以思路的扩展。
【关键词】青瓷堆塑罐 成型工艺 装饰工艺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西晋时期墓葬中有一种特殊随葬品,它的名称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争议,或叫堆塑罐、或叫谷仓罐、或叫五联罐、或叫魂瓶……本文以制瓷工艺的角度出发在接下来的叙述中统称其为堆塑罐。
众所周知,瓷器真正产生的时间是东汉时期,东汉之后瓷业得到蓬勃发展,生产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令瓷器广泛而深入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三国西晋时期,越窑的青瓷制作水平极高,青瓷堆塑罐便是当时越窑生产的品种之一,随着制瓷工艺的提高以及当时厚葬风气的影响,在江浙地区,青瓷堆塑罐作为陪葬明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装饰可谓盛极一时,下文试从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两个方面对青瓷堆塑罐进行赏析。
1 成型工艺
古代陶瓷的成型工艺有很多种,一般分拉坯、泥条盘筑、捏塑、模印、拍片等,而三国西晋的堆塑罐几乎囊括了古代制瓷的所有工艺技术。从后世出土的堆塑罐来看,这个时期的堆塑罐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常见亭台楼阁、人物、飞禽等组合造型,成型工艺运用到了泥塑、拍片、刻画等,下层通常是一大罐,罐身以拉坯的方式成型,有的堆塑罐为了美化造型,在堆塑罐的罐身上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排列整齐的羊、龟、蛇、鱼等动物浮雕,这些惟妙惟肖的形象多使用模印成型。需要说明的是:古代的模印技法与现在的模印不同,其模印工具为陶模,泥料需用手填入、捺压,但是由于陶模吸水性很差,所以这个时期模印成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容易,为了追求堆塑罐的造型美,罐身上动物浮雕的模印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布局在罐身上看起来疏密有间张弛有度。通过堆塑罐上整齐而繁多的动物浮雕可以看出当时制作成功一件造型优美、装饰内容丰富的堆塑罐绝非易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纵观三国西晋历史,所有这个时期所出土的堆塑罐上的堆塑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当时堆塑罐应该是越窑青瓷的订制品种,罐上堆塑内容想必是依据买家的意愿而定,又考虑到堆塑罐成型工艺的复杂性及制作的时间长短,定制一件这样的明器估计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由此可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堆塑罐必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而能在死后拥有一件堆塑罐用以陪葬,想必墓主人生前必是富甲一方之人。除此之外,堆塑罐的成型工艺也反映当时越窑青瓷的极高制瓷水平。众所周知,瓷器与许多其他材质的器物不同,在烧制之前非常脆弱、易碎。所以,通常堆塑罐的成型并不是一气呵成,需要分为许多步骤,有时,在成型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堆塑罐上层的场景塑造,无论是采取捏塑、模印还是拍片的技法都要待泥在半干半湿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堆、贴在同样干湿程度的罐身上,匠人们对于时间的把握非常关键,太干的话烧成容易开裂,太湿又不容易塑形;还有堆塑罐罐身的承重问题,上层的楼阁过高、堆塑的人物重量过重很容易在烧制之前使得罐身承重不足而坍塌或是使堆塑罐在烧制的过程中变形,然而后世出土的堆塑罐,虽然罐身上层有些局部的人物或建筑造型稍有变形或塌陷,但是整体看来,基本保持了型体的优美和完整,这就说明了此时期制瓷工匠的制瓷技术已经非常娴熟,尤其是人物的安置位置、亭台楼阁的方位选择以及罐口径与底部直径的大小无一不充分证明了制瓷工匠们的丰富制瓷经验以及当时越窑青瓷的高超制瓷水平。
2 装饰工艺
从装饰工艺来看,三国西晋时期堆塑罐上的装饰已经相当精细,手法包括刻画、贴花、划花、镂空、堆塑等等。刻画,通常针对的是器物的细部。许多堆塑罐的上层房檐周围环绕的捏塑飞禽,翅膀和尾部的羽毛通常采用刻画的手法,上层屋檐上每一片瓦片的塑造也离不开刻画,还有包括堆塑人物的衣褶,脸上丰富的表情以及头顶帽子的装饰都要运用到刻画手法来细致表现,精细的刻画增添了堆塑罐的装饰性和丰富性;贴花和划花的手法通常结合起来运用于堆塑罐的装饰内容,贴花手法往往运用在堆塑罐身上的各种动物装饰中,先将各种动物印模,然后贴到堆塑罐罐身表面,划花是在罐身划出一周到两周的弧形纹或波浪纹,罐身装饰手法的顺序往往是先划出弧形纹或波浪纹,然后再贴塑动物,这样以来不仅丰富了装饰的内容,还有助于匠人们在贴塑罐身的动物时可以将弧形纹或波浪纹作为参考,准确定位贴花的动物位置,使罐身的装饰整体看来整齐而规律;至于镂空的手法,更是运用广泛,罐身上层亭台楼阁的门、窗以及罐身上常见的孔、洞都离不开镂空。这里尤其要说的是罐身上镂空的小孔,小孔的旁边往往伴随有一些爬行的动物,有的作出入状,在许多关于堆塑罐的研究文献中认为这样的装饰形式是古人借助镂空的小孔和旁边爬行的动物表达通往胜境的美好愿望或是象征由一种生命模式(或生存空间)向另一种生命模式(生存空间)的转变。但是,从制瓷工艺上出发,笔者认为:此孔的最初目的可能只是为了预防堆塑罐在烧制过程中罐内的气体膨胀不流通而造成炸窑之用。
一般来说,陶瓷在烧制时特别注意空气的流通问题,尤其是密封的坯体,在烧制之前一定要预留一个通气的小孔,用此来避免入窑烧造过程中坯体内部气体的膨胀过大而产生炸窑的危险。而堆塑罐的制瓷过程中,运用了太多的成型工艺和装饰工艺,难免会百密一疏造成罐体的密封,为了保险起见,一些保守的工匠在入窑之前在罐身上镂空小孔的可能性很大,后期为了使堆塑罐的功能与审美相互协调,加入爬行动物在附近加以掩饰又起到装饰的作用也未尝不可,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个猜测,后续还需要大量的证据加以验证。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三国西晋时期的堆塑罐正是集了天时、地利、材美和工巧于一身,即便只是作为陪葬的明器,也体现出了越窑青瓷在当时极高的制瓷水平。
参考文献
[1]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3]朱伯谦.《中国陶瓷全集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4]杜伟.《越窑青瓷》.西冷印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