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忠谱》人物形象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忠谱》人物形象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清忠谱》中的出场人物数量大、种类全,分布在各个阶级。本文旨在汇总、归纳并分类分析这些人物形象,以体会作者的创作宗旨,并试图发掘其中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清忠谱;人物形象;分类

清初,受明清易代的影响,“历史反思”成为中国文坛一股强劲思潮。跨越明清两代的剧作家,“转而关注历史政治的风云,创作出了许多历史剧,参加进清初历史反思的社会思潮中来”,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剧,如《千忠戮》《万里缘》《党人碑》等。

这些历史剧“或直陈亡明历史,或托意历史故事,借以指斥天启朝的腐败,悲悼朱明败亡和东林君子、民族英雄赴身国难,抒写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为了全面生动地展现历史故事,剧作家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全面地表现了明清之际的剧作家的价值取向。作为清初历史剧中的代表作,李玉等人创作的《清忠谱》立场鲜明地塑造了众多人物,我们将对他们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人物分类概况

《清忠谱》出场人物众多,其中大大小小有台词的或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共有120个。我们可以按照角色立场将他们大致分为三类:正面角色(44人)、反面角色(63人)、其他角色(13人)。

正面角色(按出场顺序排列):周顺昌(生)、周妻吴氏(旦)、周家女儿(贴)、周茂兰(小生)、陈县令仆人(付)、周家管家(外)、陈县令(末)、周文元(丑)、颜佩韦(净)、颜母(老旦)、杨念如(末)、马杰(旦)、沈扬(贴)、文老爷(外)、魏廓园(末)、皇帝(小生)、陈家门子(丑)、周家门子苍头(净)、王节(小生)、刘羽仪(老)、和尚(付)、寇太守(外)、朱完天(末)、徐如珂(外)、杨大洪(贴)、左浮丘(小生)、禁子(杂)、长班(外)、杨英甫(生)、各色人9名(净、外、旦、丑、生、贴、付、小生、老)、文家门子(末)、赵伯通(付)、百姓4名(外、净、生、贴)。

反面角色(按出场顺序排列):陆万龄(末)、赵小峰(丑)、李实(老旦)、毛一鹭(付)、校尉2人(净、丑)、中军(外)、木匠(净)、家丁2名(外、小生)、魏忠贤(净)、小监2名(付、老旦)、监斩官(外)、刽子手2名(旦、贴)、校尉2名(丑、小生)、张差官(付)、李差官(净)、家丁(贴)、校尉2名(末、付)、苏州府快手(外)、公差3名(生、小生、老)、龚小园(付)、羽林将2名(净、杂)、小监3名(旦、贴、付)、巡捕官(小生)、锦衣卫刑狱吏(丑)、差役2名(旦、老)、倪文焕(付)、许显纯(丑)、观音庵林木僧(净)、小官(丑)、武士2名(末、老)、番子手2名(净、付)、小监2名(旦、贴)、禁子2名(净、丑)、差官(付)、刽子手3名(付、外、小生)、家丁4名(末、贴、小生、丑)、塘报(外)、飞骑(净)、河南道快手2名(末、老)、皂隶2名(外、净)。

其他角色(按出场顺序排列):李海泉(付)、轿夫2名(净、付)、龙树庵西崖师(小生)、舡家2名(付、内)、内监(末)、舡家(外)、公差(丑)、承差(小生)、天曹(外)、礼官2名(外、末)。

接下来笔者将分别对正面和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评价。由于其他人物没有特殊立场,笔墨也不多,本文将不赘述。

二、正面人物

《清忠谱》塑造最突出、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正面人物。作为明清之际的文人,李玉等人创作《清忠谱》的目的复杂多样,在这里我们不做具体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然包含着宣扬“忠孝节义”的教化目的。在理学思想高压控制的明末清初,“由于他的剧作受到文坛名流的称赞而涉足上层文化圈”,为了迎合文人官绅的审美口味,李玉不仅将戏剧题材转向更加深刻的历史政治之事,更是将塑造人物形象的重心放在了正面人物身上,以此来宣扬传统儒家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因此我将重点分析正面人物形象。

代表着正义势力的人物,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为文人官绅,二为市民百姓。其中第一类共14人,第二类30人。

1.文人官绅形象

虽然文人官绅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也没有在反抗斗争中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但却被塑造成了斗争中的灵魂人物。其原因有二:一是主观上基于剧作家的文人身份和文人心态,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将笔墨着力于与自己有相同身份的文人士子身上,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二是客观上基于戏剧传统和观众需求,为了满足传奇中“一生一旦”的要求和上层观众的需要,主角必然只能定为周顺昌,而不能定为颜佩韦。具体细分这些文人官绅形象,还可以将他们分为“冲动型”“理智型”和“软弱型”三类。

(1)“冲动型”。代表人物周顺昌、周茂兰。他们的形象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敢与魏忠贤的恶势力作斗争,充满战斗精神。为了“整肃朝纲”、“奠安社稷”,他们不惜以身家性命来换取统治者的明察,从而达到消灭恶势力的目的。这种“文死谏”的精神代表着作者心中士人的完美人格。

(2)“理智型”。代表人物徐如珂、朱完天。他们同样对权恨之入骨,参与了反魏斗争,但是在反抗行为上相对理智平和,也起到了实际作用。比如徐如珂成功拦下了毛一鹭屠城的奏章,朱完天作为将门之后,也帮助了周茂兰进京见父,报答了周家的恩情。这部分人物作者着墨不多,因为他们的反抗过于温和,也不可能依靠他们反抗魏忠贤。

(3)“软弱型”。代表人物杨英甫。他们虽然也痛恨恶势力,但是有心无胆,没有采取行动进行反抗,因此只是略写。

2.市民百姓形象

代表人物有颜佩韦五义士。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也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不畏,疾恶如仇,爱憎分明,成功地领导了一场群众政治运动,这是中国戏剧史上很罕见的。百姓是阉党专制最大的受害者。剧中百姓大多是淳朴善良,但从个别的人物身上也能看到一些残忍暴力、投机贪婪的性格元素。例如,第二十二折“毁祠”中,参与捣毁魏忠贤像的百姓中,有一人一直想方设法地想拿走魏忠贤的沉香头;第二十四折“锄奸”中,四个百姓逼倪、许二人吃屎以泄愤。这虽然展现了人物独特的个性,但也将百姓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暴露无遗。现在他们是普通的百姓,但是明天他们又很有可能成为其他奸臣的走狗。

3.皇帝形象

正面人物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形象,这里单独进行分析,那就是皇帝形象。作为宣扬封建教化的作品,皇帝毫无疑问地被作者放在正义的一方。在其他正面人物的眼中,皇帝是英明的,只是被奸臣蒙蔽了而已,他甚至是受害者之一。

第三折“述”中[品令]:“内庭弄兵,祖训所禁。那魏贼私设内操,挑选心腹宫标万人,襄甲出入,日夜操练。金鼓之声,彻于殿陛。皇子方生,炮声震死。近御统炸,圣躬几危。魏贼走马上前,飞矢险中龙体。”实际上,皇帝作为剥削阶级的一员,他的利益本身就是和魏忠贤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再者,正是皇帝的软弱无能纵容了奸臣当道,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帝是一个隐藏着的反面角色。然而周顺昌依然愚忠于皇帝,这一点可以在第八折“忠梦”中得到体现。皇帝的形象只在梦中出现,手刃奸贼的美梦也最终梦醒,本身就体现了明君治世的虚幻性,封建王朝的腐败堕落是必然的。

三、反面人物

李玉等人在刻画反面人物时下的工夫明显少于正面人物。无论是位高权重的阉党,还是他们的家丁走狗,作者都一味地进行丑化。他们的性格也无非都是残忍贪婪,趋炎附势,不择手段。其中比较特殊的是魏忠贤的形象。

作为头号反派,魏忠贤却和皇帝一样,从头到尾没有正面出现过,只在第八折“忠梦”中出场,在第十五折“叱勘”中,也没有出场,只是侧面通过小监传达他的命令。魏忠贤和皇帝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对立统一的两个形象。皇帝是昏君,魏忠贤是暴君。而当皇帝病逝之后,他的势力也就被逐渐瓦解了,这本身也说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市民政治运动的不彻底性。

再看阉党手下的家丁走狗们。和正面人物中的市民百姓一样,从身份上说他们也是平头百姓,但是却助纣为虐,帮助阉党鱼肉百姓,自己也从中获利。阉党失势他们,四散逃亡,做回百姓之后也依然是街头恶霸,这也是反魏忠贤斗争不彻底性的体现之一。

四、人物塑造的不足之处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清忠谱》和大多数中国古代戏剧一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1.人物性格脸谱化、概念化、表面化

例如周顺昌作为一个凛然的忠臣,基本上没有什么心理活动描写,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为了达到反抗权的目的,在他眼中儿女私情毫无意义,女儿的终身大事、自己的性命都可以牺牲。

例如,第九折“就逮”中,他说:“你们还要哭些什么?啊,呸!我若是一步回头品便低。”实在看不出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倒像是神坛上高不可攀的神像,没有一点人气。

颜佩韦的形象相对而言比较真实鲜活,他脾气火爆,侠肝义胆,只为听书就痛打说书人,但颜佩韦的形象基本上还是一个不贪财不好色的传统侠士,比较死板。例如第十折“义愤”[北斗鹌鹑]:“俺生来心性痴呆,一味介肝肠慷慨。不贪着过斗钱财,也不恋如花女色,单只是见弱兴怀,猛可也逢凶作怪;遇着这狼,狠驽骀,凭着他掣电轰雷,俺只索翻江搅海。”

2.人物性格的塑造有时代局限性

第一,他们近乎天真地对皇帝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了反抗奸臣、拯救朝纲万死不辞,却完全忽略了皇帝作为统治阶级,姑息纵容奸臣,本身也在鱼肉百姓,应当遭到审判。这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愚忠思想。

第二,他们过于冲动,毫无组织计划地反抗魏忠贤,然而努力基本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周顺昌骂像、颜佩韦闹诏都没有实质性地打击到魏忠贤势力,反倒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最后也是皇帝病逝,新帝登基才最终铲除了阉党。没有将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本身也是李玉思想上的局限性。

3.人物塑造上带有很多江湖文化糟粕

《清忠谱》中很多细节在塑造人物的同时,将以暴制暴、漠视法制,歧视妇女合理化。例如,颜佩韦因说书内容暴打无辜的说书人,周顺昌怒斥好心的轿夫、斥责吴氏的“妇人之见”,一天到晚想着靠击杀魏忠贤来整顿朝纲,河南道快手落井下石折磨倪、许二人,周茂兰在公堂上痛打倪、许二人。这些思想内容在《清忠谱》诞生的时候也许是很正常的,甚至能博得满堂彩,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却只能说是封建糟粕。这些细节也同时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性。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M].湖北:武汉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