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秋十月,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作为运动会主角的智障人士展现给人们的都是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阳光的心态让不少正常人都自叹弗如。可这一切背后却饱含着智障人士的家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所付出的艰辛汗水。闭幕式上,全国唯一的特奥家庭,患有癫痫和自闭症的王与她的父母一起登台,高歌一曲《青藏高原》: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是谁日夜望着蓝天

是谁渴望着永久的梦幻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歌声唱出了她的心声。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王从出生时就患有癫痫,长到七八个月大时,明显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如果语言功能发育比较早的话,已经在牙牙学语了,至少对大人的语言很感兴趣,父母一呼唤,孩子就会马上回头。而王却不是这样,她总是自顾自地摆弄玩具,对父母却是不理不睬。父母的心头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孩子的精神不会有问题吧?在四川老家看过医生后,夫妻俩的心凉透了――孩子竟然患上了自闭症!儿科专家告诉他们,孩子的生理机能只能维持在低层次的吃喝拉撒睡上,智力发展的前景是不乐观的,生活不大可能自理。这真是晴天霹雳,但她的父母仍是抱着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不放弃的决心。

王的父亲曾在日本学习、工作了数年。他拿着女儿的病历和各种化验、影像学检查的报告单,遍访东瀛的名医。可医生的话让他再次受到沉重的打击――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王的父母费尽周折,才把女儿送进了学校。可她怎么可能跟得上全班的学习进度?一些调皮的同学甚至还歧视她、侮辱她,这使她变得更自卑、更自闭。2004年,王跣的父亲回国了,他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上海工作。考虑到大城市的教育条件比较好,父亲将王接到了上海,送进了专门招收智障学生的普陀区启星学校。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刚把孩子送入启星学校就读时,父母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可王却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在一次音乐课上,原本从不开口的王突然情不自禁地跟着乐曲轻轻哼唱起来。她那独特的嗓音显得很突出,班主任张炜欣老师特别欣喜,她热情地招呼道:“王,你唱得真好,能再为我们大家唱支歌吗?”可这时的王却用摇头与沉默作出了回答。

其实,王从两岁多开始就表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只要在广播和电视中听过的歌,她都能模仿得不走样。音乐成了她寄托情感以及与周围环境交流的唯一纽带。她也有梦想,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走上舞台,甚至成为歌星。但是,自卑的心理以及害怕被别人伤害的“藐视妄想”,将她的心灵禁锢了。在与老师和同学少得可怜的交流中,她总是强调:“我是一只丑小鸭,我是一个灰姑娘。我不行,我很笨。”

下课之后,同学们都会聚在一起嬉戏、玩耍。她却躲在教室一角自顾自地看着书,看了一本又一本。她已经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天地中,这让老师和同学都难以接近她。

为了让王打开封闭的心门,班主任张炜欣老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对这个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张老师想起了著名的“皮格马列翁效应”,这是一种成功的赞赏教育的模式。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完成了一项著名的实验。他对100名儿童进行了发展测试。在进行智能、体力等项目的测试后,他向教师提供了虚构的信息,说100名儿童中有20名具有极佳的发展潜质,并将这20个孩子列入了特别名单。一年后的复试表明,出现在特别名单中的儿童,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求知欲强,活泼开朗。由此可见,虚构变成了现实。这种由于期望不同而导致儿童发展差异的现象,就是期望效应。这与皮格马列翁神话很相似,罗森塔尔因此将其命名为“皮格马列翁效应”。这是一种赞赏的教育,对受教育者施以鼓励和赞扬,激励起他们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唤醒其沉睡的自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于是,张老师对王说:“这样好吗?我们来个小竞赛。老师先唱一遍歌,你再唱一遍。如果你的歌声比老师的响亮,那老师就给你讲一个故事,怎么样?”王迟疑地点了点头,因为她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张老师一曲唱罢,同学们向王投来鼓励的目光,大家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有规律地为她打着节拍,那声音好像在为她鼓掌。就在这一瞬间,王封闭已久的心门突然打开了。“很好,王,再唱响一点,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好吗?”张老师用肯定的眼神看着她。歌声再度响起,王的神态已然轻松了不少。当她听到老师和同学们说“王你真棒”时,幸福的笑容第一次绽放在她脸上。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从此之后,王哪怕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张老师都会予以适时的鼓励和表扬――“王,你的歌声真动听!”“你的画画得真好!”“你知道的故事真不少!”“你今天上课举手发言了,而且声音洪亮!”“其实你根本不是丑小鸭,你笑起来很漂亮!”……老师处处留意,努力给王创造展示的机会,以让她的自信得到巩固。她不仅大胆在同学面前演唱,每次的中队、大队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老师们至今还记得王第一次走上学校舞台的场景。她死活都不肯上台,一会儿和老师讨价还价;一会儿又向老师“提条件”;一会儿又闹起了自闭,无论老师如何劝说,她就是沉默不语。原来排演得近乎完美的节目给演砸了。老师的遗憾、同学们的“指责”,让王心里很过意不去。她在班会上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我下次一定好好唱!”可到了第二次校级文艺汇演时,她又“故伎重演”。老师问她:“王,你看了这么多书,你说说看怎样才算一个勇敢的人?”“勇敢的人什么都不怕。”王脱口而出。“只要你敢于登台演唱,你也就成了一个勇敢的人!”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她:“你肯定行!到时候老师和你一起唱。”

终于,王在老师的“挟持”下走上了舞台。可她在演唱时总是躲在老师身后,紧张得连声音都走调了。“你看你有多棒!老师没有骗你吧,你能行,大家都在为你鼓掌呢,你听到了吗?”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她。“是在为我鼓掌吗?”她似乎还不大相信。“是啊!大家可想听到你的歌声了,这是多么美妙的旋律啊!”

拥有了成功的体验,王越来越喜欢唱歌。从最初上台时的扭扭捏捏,到如今的落落大方,王完成了一次涅粱。如今,她甚至会主动要求上台表演。

渐渐地,王变成一个爱笑的,能说会道的,让人过目不忘的活泼女孩。自信使她重新找到了活力。现在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能行!”

在郭海瑛校长的带领下,王参加了东方电视台“E曲成名nR无限音乐疯”活动,郭校长还调动1000多名观众为她鼓劲加油,使她终于鼓起勇气,放声高唱。通过几年的磨炼,王不但能够独自站在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唱起自己最喜欢的《青藏高原》,王还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如普陀区中小学生“小书迷风采才艺营比赛”二等奖,“七彩大舞台”歌唱比赛一等奖,以及上海市青少年学生个人单项艺术比赛声乐初级组的金奖等。

王的歌声不但感动了启星学校的师生,甚至还让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为之动容。一次,她在上海音乐学院表演,她的歌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一位老教授老泪纵横地走上台,拉着王的手说:“我也有一个和你一样的智障孩子,可我因为事业,很早就放弃了对她的教育与培养。今天亲眼目睹了你的出色表演,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我很后悔,你的父母和老师都不是专业搞音乐的,可却教出了你这样一个如此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我当初对自己孩子的放弃真是不应该。”

是谁带来阳光的呼唤

多年以前曾给王看过病的四川专家,再次见到她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原以为这孩子除了吃饭、睡觉等基础生理活动,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想不到老师和家长却在她身上找到了闪光点和突破口,进而重新造就了她。

王的父母为了女儿的康复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同时,他们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当母亲知道女儿能与孔祥东同在上海音乐厅演出时,她激动得不住地流泪。她从不敢想,自己的女儿还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父母,他们最初只希望女儿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如今女儿的进步却大大超乎他们的预想。王如今不仅每次考试都在学校中名列前茅,语文统考成绩甚至与普通学校的学生都没什么差别。她还跟父亲学电脑,跟同学学说上海话。

王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为了让自闭的王融入集体,老师们总是注意在点滴小事上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她。王珑喜欢看书,有时甚至会将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班主任贺晓琴老师就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告诉她应该怎样做才能与书中的人物一样。

王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妈妈不在家时,她能够做饭、煮汤、洗碗。这些技能都是在学校劳动课上学来的。她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