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启发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启发提问,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初中数学启发提问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提问意识等方面提出启发提问的有效策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改变。然而,在历届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被我们囊括的背后,却有着创新能力不足的担忧。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拷部我们的教育: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在片面追过升学率的今天,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教学方式僵化,“提出问题”被老师一手包办,学生的思维潜能未能得到很好的挖掘,以致发现提问、解决问题、创新意识不足。

一、当前初中数学启发提问的现状

1.学生提问的现状分析

应试教育模式催生“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数学教学,学生不善于用数学语言表达,不知如何去问,以至干脆不问;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爱面子,怕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或太幼稚会受到学生的嘲笑,而不敢去问;传统的“师道尊严”根深蒂固,学生碍于师威和课堂纪律,在发现问题后也不敢轻易提问;教师包办了学生的思维,“精于”预设,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都交代了,学生无问题可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知识缺漏较多,以至无从下手。

2.教师提问的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有“提问”的意识,但提问的内容多是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较少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击中要害,既要让学生能答,又要经过他们的思考才能答得出来。

二、初中数学课堂启发学生提问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提问

(1)在实验活动中创设学生提问的教学情境。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枯燥、乏味,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产生动手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如在一块长为m、宽为b的长方形草地上,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条不同的柏油小路,每条路的宽都是1个单位。①写出图1、图2中除去阴影部分的面积:S1=;S2=。②联想与探索:如图3所示,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并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后,有学生提出猜想:“通过图2、图3可类比图1来解决?”也有学生提出猜想“通过一条线的平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猜想、解决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利用易错问题创设提问的数学情境。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存在的错误避而不谈,以致一错再错。教师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如在“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不考虑m+2≠0的情况,认为这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只需|m|=2,即m=±2。这时有学生随即提出,“一元二次方程要考虑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情况”,结合前面的结论,排除掉m=-2的情况,因而m=2。

(3)在质疑中创设提问的数学情境。教师提出具有悬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质疑、发表见解中经历“再发现”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如在“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并对折,再对折,记下每次的层数,折了10次共有多少层?若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30次有多少层?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吗?学生纷纷摇头,怎么可能有珠穆朗玛峰高?如果会超过,至少也要折叠上万次啊。教者并不着急,让学生先算算对折30次有多少张?学生在计算后感到很惊讶,产生积极探究的愿望。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在感到“心理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佳发现,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提问可能会招致同学的挖苦、老师的批评,以致不敢问。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需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耐心倾听每位学生的心声,要鼓励他们的思考、鼓励他们的质疑,让他们在重塑信心,在发现、提问、探究中获得良好发展。

(2)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思考源于疑,学生要有多“疑”的好习惯,遇到疑点、难点时不轻易放过。教师要摆脱学生的依赖心理,丰富呈现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联想并产生问题,即使学生提出比较幼稚的想法,教师也要认真对待,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切不可摧毁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在数学课堂学生提问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依赖于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观察、倾听以及对错误的宽容,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发现、思考、提问、分析中建构知识体系,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临淮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