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质量是实现社会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提,事业单位自身也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资金的合理运用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改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全面预算的概念最初是应用于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可以实现企业对长期发展的规划,并通过财政管理的方式定量的描述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前景。在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全面预算的概念逐渐被引入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对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优化其自身的职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全面预算的观念原本是为了衡量企业发展制度的完善程度及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部门的管理、财务工作的监督、生产资源的分配、内部人员的考察等都具有极大的意义,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组织和协调各项生产和管理活动,实现企业预定的发展目标。

全面预算在事业单位中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调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情况及事业单位的收支平衡情况,有助于事业单位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和目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预算和所有的支出预算。事业单位对这些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和分配的方式,并最终形成一个能够客观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财政状况的预算制度。从编制上来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除了主要部门的收入与支出之外,还包括其他相关工作的发展内容、建设计划,如社会保障制度、住房改革等。从适用范围来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包括了事业单位管理事项的各个方面,是事业单位所有员工都需要参与进来的一项事务。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提出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对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建设,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首先,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面临着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要求,尤其是在自身的管理体制上。政府的行政部门正在逐渐减少对事业单位的直接监管,而将更多的自给予事业单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有更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而事业单位作为一个面向社会的公益性组织,要提高其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必须从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上出发,做好改革和发展,提高公益事业的工作效率,为公益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符合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高效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实行。事业单位要想提高预算绩效考核的水平,就应当建立一个有正确发展目标和严格监控机制的预算编制,确保项目的完成度有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能够及时的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并且能够充分的从已有的实践经验中吸取教训。预算的编制为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绩效考核的有效依据,确保预算工作的内容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最后,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更好的利用了事业单位的资源。预算编制的过程能够帮助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各部门人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对资源的需求。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还能帮助事业单位更合理的分配现有的资源,从而达到编制的平衡,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大的功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现象。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家财政预算制度的建设,事业单位已经普遍意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上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物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与企业中的全面预算制度相比,我国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尽管很多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一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但并没有在每一个部门中进行有效的执行,很多部门的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仍没有依照预算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展开工作,部门内部的预算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在预算期末,当个别部门出现预算结余时,不是上报给上级部门,而是在部门间进行自行消化,这违反了全面预算管理中超支不补,结余和结转按规定使用的原则。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是事业单位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预算工作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在预算人员的编制,还是预算制度的执行和预算工作的考核上都没有投入充足的精力。许多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制度存在很多的缺陷和漏洞,无法为预算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和保障。此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职能不完善,预算的主体不明确,监督效率低下等也限制了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总结通常一年才进行一次,并且一般是以财务部门为主体,其他部门在预算工作中的参与度低,预算制度执行的标准宽松。预算管理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只在文件制定和指标考核上展开。编制预算的关注点也存在较大的偏差,很多时候事业单位的编制预算仅仅关注如何增加预算资金,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

其次是预算编制方法的不科学。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仍然采用传统的预算编制参数,没有结合现有的发展计划和日常工作状况调整预算管理机制。在这种编制方式下,以往的预算批复数和预算执行情况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影响预算编制的许多因素都被忽视了,因此往往导致预算的逐年上涨。预算制度中也没有预留出对收入变动的空间,支出的预算也没有考虑到可能临时增加预算的项目,导致需要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临时的调整预算结构,没有形成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

最后是预算执行的不严格,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机制是以年度决算状况为依据的,没有更为有效和详细的执行依据。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对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可以进行参考。许多事业单位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监督部门,无法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的检查,即使在预算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的情况,也无法及时得知和修正。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作为一项涉及各个部门的管理内容,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各个部门的专门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也不直接挂钩。正是由于缺少监管制度的制约,导致预算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工作的随意性很大。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要实现对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首先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提高主观的意识,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人员必须认识到,全面的预算管理是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到其中的一项工作内容。只有每一个人将预算指标有效的执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预算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要认识到,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将各项基数都充分的考虑进去,并结合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当前的预算收支分配进行调整。部门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财政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单位预算编制的要求,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做好预算工作,从预算编制、预算审核到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定,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只有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全面预算的质量。

其次,事业单位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当明确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完善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加强管理水平、完善考核机制的前提和保障。为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应当具备完善的预算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监管、预算调整、预算执行、预算考评等各个环节。预算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能,将预算工作的内容有效的落实到个人上,并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考评相联系。

最后,事业单位要完善部门的设置,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的成员应当包括单位法人、各单位的负责人员等。预算管理部门的职能包括制定总体的预算计划、编制汇总预算、监督预算制度的执行效果等,并定期对各个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各部门在做好本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配合预算管理部门的相关检查工作。

(二)规范编制程序,合理编制预算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有科学的依据,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原则。事业单位常用的预算编制原则是零基预算法,即不以基期数为依据的编制方式。这种编制方式能够提高收支指标的客观性,从而更好的发挥预算管理的监控功能。在预算数据的核算过程中要做到有据可依,根据基本的支出预算进行定额测算。在进行项目支出预算时,要对项目的条款进行比较和筛选,优先对重要的项目进行核算。总而言之,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要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保证各个细节的科学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目标,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筱红.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和改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0(05):15-17.

[2]韩丽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J].经济视角,2011(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