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人合格,更多优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作者在多年教学一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总结出“附加题”式补充练习的策略,以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人人合格、更多优秀”。
关键词: 分层要求 “附加题”式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实现“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必须把最基本的知识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至于学生以后能学到什么程度,能怎么样,教师只能有个美好的期盼,希望学生都“成龙成风”,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教学中只考虑到“中上”学生,而不考虑到“中下”学生是错误的,同样只考虑“中下”学生,而不考虑到“中上”学生,也是错误的。从教师角度考虑,一个班级必须确保全班及格率,追求更高优秀率,才能“稳操胜券”。大而言之,为了学生的明天,小到教师自己的“名”和“利”,都需要教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实现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人人合格、更多优秀”的教学理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呢?下面谈谈本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附加题”式补充练习的具体策略。
1.面对全体,争取“人人合格”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现行教学方式为传统“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差异性,而且班级人数较多。如果按着中等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上等),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下等)。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摸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次要求、分层次教学”,将有效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满足学生对不同内容学习的需要,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符合“高效课堂”的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打破“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发展,而分层要求、分层教学恰恰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1树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理念。
新课程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实现目标做出的积极行为。因此,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辩证的、也是统一,而分层教学正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1.2掌握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1.2.1将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最好是)。显性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1.2.2将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的任务。
对不同层次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方面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层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层学生要进行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2.面向全体,争取“更多优秀”
如何实现面向全体,争取“更多优秀”,我尝试选择练习时“基本+附加”的模式(新授例题、概念等让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人人合格”,而通过“附加题”练习拔高,实现“更多优秀”)。学生练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吸收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练习、学习的过程。“附加题”式补充练习的妙用研究是实现我的教学理想“人人合格,更多优秀”的好途径、好策略。学生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到中高年级,随着内容的加深,一部分学生开始觉得不如以前学得轻松。但每个学生,包括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都具有学习潜力,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所谓基本作业指课本中的必须完成,百分之百掌握的,而完成最基本的作业外,我会结合每天新授、练习增加“附加题”。
那么“附加题”式补充练习的价值何在呢?
2.1填补时间上的空白。
无须夸大,教师都知道,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是有很大差距的,最基本题时间差距小一点,如果稍复杂点时间差距更甚。那么教师不能一味等,让早早做完的学生坐在那么,自己看书,这是很难做到的,课堂纪律可想而知,时间白白浪费对他们是极不负责任的,于是我让这部分学生做“附加题”,而我这儿的“附加题”和所谓的“附加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一定很难,但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提高性、拓展性。这样让早早做完的学生有事可做,而且他们做这些题更有积极性、成就感,更能形成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良性循环。数学基本题一般只能巩固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基本题的正确率,只有较难题、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题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真正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这样的题就是我的“附加题”。
2.2创造出很好的班级学习数学的氛围。
通过“附加题”式补充练习的平衡,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最基本任务之后,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这些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提高性、拓展性的题上,向更高层次迈进、冲击,首先是精神层面的最大胜利,当然,这样的题往往(应该是一定)是中上等的学生最先做完,没有做完的把问题留到课后,向好学生请教,营造出了很好的班级学习数学的氛围,优等生在教“学生”,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重新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的同时,更从精神层面得到了巨大满足,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优生更优,让学生得到更大、更充分地发展。
课堂教学受时间、教材等多方面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这是现实存在的矛盾。对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这是课堂教学现状。“附加题”式补充练习的出现,经常下课铃声已响起,学生依然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教师感觉意犹未尽,这时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望最强烈。如果顺延这一良好的契机,精心设计好“附加题”,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从长远看,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绝不可能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学生学习道路上只能做一个引路人,“附加题”式补充练习可作为一个有力手段,将学生引入自我学习道路,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附加题”式补充练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附加题”式补充练习既然是“附加”不可过量、过难。过量、过难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造成学生“怕”、“烦”,应该是午餐后的“水果拼盘”,让学生更爱、更喜欢,而且“营养”丰富。
3.1“量”的把握。
课堂上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作业时间的差,最快和最慢的能有几分钟的差距,而这种“附加题”式补充练习,一般以1至2题为宜,不可过多,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兴趣,认为老师“变相”让学生多做作业,反正做了还有,慢慢做。在题目出示方面尽可能逐题出示,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出示。
3.2“度”的把握。
这种“附加题”式补充练习一定要保证课堂上一定有一部分人能做完,一定有一部分人能做出来,在课结束时最好能校对一下,有准确答案。如果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可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但一定要有集体校对、讲评,获得此题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我的班级一直让学生写在“你做我改”本上,只要学生做了,我一定帮学生批改,促使学生认真完成。“附加题”式补充练习不一定天天有,更不一定节节课有,但一定是常常有。节节有,学生会失去兴趣,常常有,保证效果,长时间坚持下来,在保证了全班合格的基础上,营造出“你学我教”(师与生、生与生)、“你追我赶”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一定能实现确保及格率、更高优秀率的良好班级局面。学生好、老师好、大家好。
3.3“附加题”式补充练习举例。
例1:在学完第八册乘法分配率后,我及时让学生练习:740×98+26×980。
这题乍一看似乎不能用简便方法完成,但稍加研究不难发现(此题还有效复习了乘法的结合律):
740×98+26×980
=(74×10)×98+26×980 或 =740×98+26×(98×10)
=74×980+26×980 =740×98+260×98
=(74+26)×980 =(740+260)×98
=100×980 =1000×98
=98000 =98000
例2:在学完圆的周长与面积后,我及时让学生练习:
求半圆(1/4圆)的周长与面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圆的周长与面积)。
例3: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体长3分米,宽2分米,高5分米,如果高增加1分米后,新的长方体的体积比原来增加( )立方分米,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教学中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学一题,精一题,会一类,这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寻求解题规律,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此我精选了一道题目: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有一个长方形BDEF,线段AD=6厘米,FC=8厘米,求长方形BDEF的面积。
此题看似无从下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规律深入本质得出:把一个三角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相对应的边的比相等。再分析题意,不难发现把ADE按一定的比放大得到EFC,根据“相对应的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6:EF=DE:8,则EF×DE=6×8,EF×DE=48平方厘米。一道看似复杂的题目,学生一旦掌握触类旁通的方法,很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并予以拓展应用。
这样的例子太多,只要教师多留心、勤动笔,在平时练习中及时积累、保留一些经典题,到时“信手拈来”,事半功倍,何乐不为?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这样的班级往往是整体实力比较强的,“差生”不差(能达到合格、及格),“优生”更优,特别遇到卷面较难时更能凸显出,这就是我坚持的“附加题”式补充练习,它是我追求的“人人合格、更多优秀”的教学理想实现的有效策略。
“人人合格、更多优秀”是我的数学教学理想,更是我的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德文.学之道在于悟.江苏省射阳县同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