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需要潜心地欣赏、感受和体会,它蕴含着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思想感情,负载着最宽泛,最深刻的教育内容,没有任何学科像语文这样地关照着人,关照着人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能获取语文这一学科的知识与魅力,让他们能如沐春风般喜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对每一个语文教师而言,这个责任任重而道远,而提高每一堂语文课的效率是关键。

关键词:开放;语文教学;课堂效率

一、开放

1.开放的教学思想

(1)树“以人为本”、“民主教学”旗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承认和尊重差异,尤其要关注差生的生命价值,使之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教学策略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积极创造适合教和学和谐互动的快乐情景,给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3)在学法上,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通过内心体验和创造去学习,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体联动,突出学生能力、气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开放的教学时空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学生关闭在学校围墙内,使用材,安排固定教师按编制的课表上课,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建议”的要求。开放的教学时空要求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其实,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时空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还可大胆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也可到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自由的时空中发展特长。

3.开放的教学资源

其一是教师和学生资源的开放。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教师之间要发扬合作精神,改变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教师集体要协调一致,教师之间配合要密切,充分发挥“1+1>2”的整体组合效益。另外,学校内每一位教师要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向任何教师请教,不受年级、班级和学科限制。还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社会上的能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还可充分挖掘学生资源,鼓励学生成为“小先生”。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以官教官,以官教兵,以兵教兵”,教学效果更明显。其二是课程资源的开放。课程资源的开放是保证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条件。目前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微机房、多功能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础;二是校外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科技馆、报廊、工厂、农村、部队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教学开放就要充分发挥校内现在资源的应用价值。要适当安排时间,开放图书室、微机室、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充分利用各种校外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4.开放的教学评价

大兴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不少人被应试教育之风刮得晕头转向,开放的教学评价应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发展为主,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从而适应《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评价的要求。在评价形式上,既可以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既可以组间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既可以分数、等级和评语互相兼顾,也可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互相结合。

二、创新及加强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现关闭状态,还谈如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2.教法灵活,培养学生创新习惯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后,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课本为什么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其创新思维。

总之,作为扎根农村第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先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十大教授法》.《选集》.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