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更名“伤”了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更名“伤”了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月,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数日后四川大学一纸公函投向教育部,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同时,其校办有关负责人还透露,“已正式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原来,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与该校华西医学中心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相似,“川医”老校友认为这会抢走“川医”的名头,侵犯了母校的权益。

高校更名愈演愈烈

有媒体报道,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高校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高校更名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专科升为本科的学校更名为学院,学院更名为大学;二是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后更名为民办学校;三是机械、纺织、化工、农林等学校想摆脱传统行业形象,更名为文理、科技、经管等。

不过,更名之后的高校却让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摸不着头脑,甚至将名字相近的学校混为一谈。两所原本分别是农业和化工的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和“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仅一字之差,却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分辨困惑。

皆因行政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而行政评价存在把大学、学院、学校分为不同层次、等级的问题。如果学院更名为大学,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投入;学校更名升格后,领导的官位和待遇也会随之上升。这种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此外,在唯学历盛行的职场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简历,第一眼关注的必定是简历封皮上的校名。这种状况也是众多冷门院校、不知名院校煞费苦心更名的原因――方便本校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提高本校就业率。

高校更名更应注重内涵

不得不说,对于一些高校来说,更名确实带来些甜头。但总体而言,高校频繁更名,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不正当竞争方式,它损害了其他学校的利益,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对于地方乃至我国的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

著名教育学家熊丙奇认为:“如果教学质量上不去,办学仍然缺乏内功和实力,只是换个时髦好听的校名,那样只能给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离大学应有的精神就更远了。这样的更名,说白了,就是追名逐利。”

对于高校更名热潮,首先需要高校自身有明确的定位,更应注重内涵,学科建设和特色资源才是办学的关键,在更名之后,在办学上更要做到名副其实。其次,需要教育部门较强的引导和管理,不允许高校随意更名,频繁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