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童心、童真、童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童心、童真、童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小学少儿戏剧活动之所以难以得到少儿观众的认同而举步维艰,关键在于编导者未能真正把握少儿戏剧的个性和特色,未能在“童心童真童趣”这三个决定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核心要素上狠下功夫。本文论述的就是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含和正确的创作方法。

关键词:童心;童真;童趣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69-02

在全国戏剧普遍不甚景气的大背景下,少儿戏剧(尤其是中小学的少儿戏剧活动)同样面临着种种困境,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创作人员流失、年龄老化、国外大量少儿影视节目的冲击、经费不足等诸多主客观原因,使少儿戏剧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认真探讨少儿戏剧的个性和特色,掌握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继而创作出一批为广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戏剧作品;使少儿戏剧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真正起到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美育和综合艺术素质的作用,就成了必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当务之急。本文拟论述的,就是关于少儿戏剧的个性和特色方面的一些浅见。

一、少儿戏剧创作的特点

少儿戏剧,顾名思义就是无论在内容、结构、语言、情节、趣味性和表导演等方面均符合少儿特点,适合少儿观看的戏剧作品;而要真正做到以上要求却绝非易事。因为实际上,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原因,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外,绝大部分少儿戏剧作品均出自成人之手,这就对编导者提出了远比创作一般戏剧作品更高的要求——你必须在全面了解当前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征、思维方法、语言特点、生活学习现状和审美情趣趋向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有可能从少儿观察事物的视野出发,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写出他们关心的事,演出他们喜爱的情趣,才能得到少儿观众的认可。

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给孩子们排演一个儿童短剧《hi,可爱》时,主人公可爱在剧本中有段自己的独白,这段独白的大致内容是表达自己被爸爸妈妈制定的培养计划压得喘不过气的心声。这段独白上我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我将它交给班上的孩子自己动手改编,写出他们真正的心声。在排练时,我也特地将原来的版本和孩子们自己改编后的版本都排了出来,后来我惊奇的发现,虽然孩子改编后的版本文字上不如大人们的精彩华丽,可在演出时却引起了台下小朋友的强烈共鸣。因为这段独白实实在在的从小朋友自己的角度反应了他们心底的声音。由于戏剧演出是必须在观众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完成的,如果舞台上演的事、说的话与观众全无关系,引不起他们的关切、期待和共鸣,就必然是失败的作品。

而在现实生活中,决不能说我们的少儿戏剧编导者不知道上述基本常识,也并非他们不深入生活闭门造车。实际上为了编导好少儿戏剧,绝大部分作者都曾到学校和少儿活动中心体验过生活,更有一些本人就是与少年儿童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少儿工作者。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和积累了大量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的丰富素材。但恰恰是这些作者怀着满腔热情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却得不到少儿观众的认同,引不起他们应有的兴趣和共鸣。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编导者们尚未真正把“童心、童真、童趣”这一少儿戏剧的核心要素,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并不露痕迹地溶解、渗透到与小观众们直接交流的演出之中。

二、少儿戏剧创作的核心——“童心”

所谓“童心”,是要求编导者在创作、排练少儿戏剧的全过程中,一方面要有经过深思熟虑、符合戏剧创作基本规律、高屋建瓴的立意,完整的总体构思和具体的细节设置,不将少儿戏剧等同于少年儿童“过家家”式的生活游戏;另一方面又必须异常清醒的、有意识的“忘却”自己的年龄、职业和一切与少年儿童格格不入的成人的喜怒哀乐。明代有个思想家曾经说:“天下之致,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而所谓童心,真心焉。若失去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只有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强制”自己拥有一颗与孩子们息息相通、共同跳动的“童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填平由于年龄差异造成的代沟,消除孩子们对成年人的戒备心理,与他们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沟通,了解到他们真实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能不以自己当年孩童时的经历体验,理所当然的取代现在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特征;才能以孩子的心灵和判断标准来观察、审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做出符合少儿年龄、文化层次和心理的结论;才能彻底抛弃不时有意无意闪现的“我是来教育你们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与少年儿童一起来对展现在他们眼前的精彩异常、变化多端的世界,毫不修饰地发出既真诚又坦诚、与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的情感反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在强调必须拥有一颗赤诚的“童心”的同时,决不是要求编导者将自己“降格”为少年儿童,并因此放弃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和立意主见,而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既不板着面孔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不以成年人的思维取代少儿的心态、不在舞台上出现穿着少儿服装却说着成人语言的不协调的人物形象,又充满着浓郁的儿童生活气息,深受孩子们认同、喜爱的优秀少儿戏剧作品。可以说,少儿戏剧的编导者能否真正拥有一颗鲜活的“童心”、是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和首要前提。

三、少儿戏剧创作的骨干——“童真”

众所周知,在剧本立意总体构思基本定型后,语言就是戏剧的骨骼和血肉。如果说在作品中充满着“童心”是少儿戏剧成败的核心关键,是一幢大楼最重要的基础部分的话,那么在作品中洋溢着“童真”、具有浓郁少儿生活气息的语言,就是这幢大楼的框架,是使小观众们真正认为“这是咱们自己的戏剧”的主体和躯干。

常言道:童言无忌。少年儿童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制约,还没来得及学会“世故”的处世方法和“思前虑后”的成人习惯,在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往往并不去过多考虑对方会有什么想法或造成什么影响,而是直截了当、毫无顾忌地对事物作出本能的第一反应。这也就是之所以会使成年人认为“小孩子的话不能当真”的要害所在。究其根源,大多数被成年人认为“不能当真”的话,正是使成人听了觉得不顺耳、不舒服、违反或触犯了他们固有的处世哲学的语言,而这也恰恰正是“童真”的可贵之处。

试举一例。面对一位肥胖得己显臃肿的妇女,成人由于担心对方产生不快,为了不伤害、得罪人,通常会在经过考虑选择后,用“丰满、富态”这样一类褒多于贬的词汇来形容;儿童则不然,往往是一句“你是大胖子”脱口而出,妇女听了当然会不高兴。但如果真正抛开自身的利害得失细细一想,你就不能不承认孩子说得并没有错,是真话,是充满“童真”的儿童无所顾忌在第一时间作出的真实反应。

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戏剧的词采和语言曾这样论述:“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如在花面口中,则惟恐不粗不俗;一涉生旦之曲,便宜斟酌其词。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春容之度;即使生为朴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李渔在这里强调的是,戏剧中任何角色的语言,都必须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即便书生沦落为仆人,小姐当了丫环,他(她)们的语言,仍不可能完全摆脱其原有身份的特征。

面对少儿戏剧,这些论述不但同样适用,而且更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因为,作为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少儿戏剧,尽管也有成人角色出现,但主要角色肯定是童心未泯的孩子。既然如此,就必须用充满“童真”的儿童语言来进行人物之间的交流;即便与成人对话,也决不能离开少儿特有的心态特征而人为的使儿童语言成人化,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这类语言不真实、不可信、不是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能说出来的感觉;更使小观众们认为这个角色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伙伴,从而影响甚至破坏整个戏的演出效果。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演员在舞台上用童声童气说着与他们的年龄、阅历完全不相称的成人语言,根源就在于此,这点必须引起少儿戏剧编导者们的高度重视。

四、少儿戏剧创作的血液——“童趣”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还有过如下论述:“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李渔在这里说的“风致”,是戏剧的外部风貌,也就是要求戏剧情节必须富于人情味和趣味性。这对少儿戏剧尤为重要。因为,充满“童真”的少儿观众在看戏时从不讲任何情面,只要舞台上演出的是他们喜欢看的感兴趣的就兴高采烈地鼓掌欢呼,反之则大声说话来回跑动;而且只要属于后者的这股浪潮一旦启动,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甚至使演出无法继续进行。因此,能否以符合儿童心态的情趣——也就是“童趣”,从演出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并从头至尾贯穿始终,就成了检验少儿戏剧编导者水平功力的极其重要的试金石。

这就如同一个体魄健壮的人,尽管素质学识修养均属上乘,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肯定不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乐于与你交往。同样的一幢大楼,虽然基础牢固、框架结实、户型合理、质量极佳,却在外观和内部装修上工艺粗糙、不甚悦目,也很难吸引业主来购房入住。而少儿戏剧的“童趣”,就有如一个人的服饰打扮精神面貌和一幢大楼的内外装修色彩细部。如果少儿戏剧的编导者不能在真正引起小观众浓厚兴趣的“童趣”上花大气力下苦功夫,演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戏”来,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功败垂成,并导致整个演出的失败。

综上所述,虽然在少儿戏剧的创作中还有诸如剧情不能过于复杂,必须摆脱一切不必要的交代铺垫删繁就简开门见山,演出时间不能过长,语言尽可能口语化等注意事项。但只要编导者在创作过程中真正把握住了“童心、童真、童趣”这三个核心要素,就基本掌握了少儿戏剧的个性和特色,找到了一条正确通畅的航道。

参考文献:

[1]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闲情偶寄:卷一[A].李渔全集第11卷[C].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4.

[3]刘莲英.论李渔小说-机趣-艺术[D] .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