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童心 童眼 童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童心 童眼 童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音乐教学追求的应是一种贴近儿童成长、贴近生命本质的价值体现。因此,音乐的童真课堂就是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照,用“童耳”倾听,以适切的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加儿童化、更有趣味性,帮助学生抵达更美好的音乐境界,提升音乐素养。

【关键词】童真课堂 审美体验 精神成长 教学探索

音乐教学追求的应是一种贴近儿童成长、贴近生命本质的价值体现。因此,音乐的童真课堂就是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照,用“童耳”倾听,以适切的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加儿童化、更有趣味性,帮助学生抵达更美好的音乐境界,提升音乐素养。

一、从“童心”出发,遇见更快乐的音乐

曾有教师这样说:“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和思维作为诠释的尺度,也不要把约定俗成的诠释强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童心”出发,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来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音乐体验活动,不断丰厚学生的审美体验。

(一)无声乐谱的有声演绎

多种感官参与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借用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图谱形式呈现音乐,让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通,能够更好地帮助儿童走进音乐、表现音乐。如《外婆的澎湖湾》一课,有教师出示了两个乐谱范式将歌曲的节奏美、旋律美进行特别展示,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范例一:感受节奏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跺脚、拍腿、捻指”的动作伴奏和“dong ci da ci”的声势模仿(如图1),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音乐的动感与活力。

范例二:感受旋律美

教师将歌曲的韵律与浪花的形象结合起来(如图2),把学生从“欢快的节奏”带到“抒情的意境”中,柔美的线条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对音乐的直观感受,而且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歌唱、体验,从而把握音乐作品之内涵。

(二)有情有景的无痕融合

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能够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体验,让他们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拥有无比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如有教师执教《小鞋匠》一课,就充分运用了音乐活动这种形式。

执教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跟学生玩起了“变身游戏”。教师化身成为一名老鞋匠,开始了她的“招学徒”活动(如图3)。先是用“宣传海报”的方式,让学生读儿歌,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歌曲节奏的渗透教学。接着邀请学生“学手艺”(如图4),分步进行“钉鞋、穿线、擦鞋”节奏的模仿表演,用趣味化的方式复习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随后进行了“三声部的合作”,为后续创作出了美妙的“鞋匠之歌”奠定了基础。

不难发现,每一次学生都能根据音乐参与活动,并根据音乐特点不断加入新的东西,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高效的音乐活动能将学生一步步带入到音乐中,感受理解音乐的节拍、乐句的结构、旋律的进行,真正实现通过歌唱所期望获得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凭“童眼”观照,遇见更美好的音乐

曾有人说:“创作一首音乐作品虽无定法,但有共性,作品的速度、节奏、节拍等传达着相似的意蕴,美丽的音符透着快乐、高兴、激烈……欣赏者循着这一法则再加上必要的启发将直抵音乐之真意,不亦说乎。”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音乐的欣赏没有定性,音乐的感知亦是各有见解。音乐童真课堂的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而教师只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样的方法及感知的方向。

(一)建立横向听觉经验,感受音之“形”

音乐的“形”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听”,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横向的听觉经验。如在教学《八只小鹅》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听+说”:要求学生按节拍提示模仿小鹅“呷呷呷”的叫声。

2.“听+想”:静听音乐,感受歌曲欢乐的气氛,体会歌曲情境。

3.“听+画”:随音乐画旋律线,整体感知歌曲的起伏变化。

4.“听+看”:教师表演,学生观察教师在音乐的哪些不同节点加上了动作。

5.“听+动”:模仿教师动作(如小鹅走路、歌唱等),体会歌曲情绪。

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些智慧灵动的“听”,让学生情绪高涨。由此可见,建立在音乐形象之上的音乐体验更能让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二)形成立体歌唱能力,体验音之“象”

这里所提的音乐之“象”是指对音乐“形”的想象和模仿,是对音乐立体式的感知。音乐如果不能形成“象”的话,就不具有意味。音乐所外露的情感信息只有用心者才能感之,它是听者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并产生共鸣后发生的效用。因此,在歌唱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立体式的歌唱能力。

如《西风的话》歌曲处理环节,有教师把歌曲的整体基调定位为“亲切自然,温暖甜美”,并结合四个乐句的歌词内容分别设计简单而形象的叠词定语“暖暖的回忆慢慢的快乐软软的惊喜深深的陶醉”,使情感更具可感性,让学生久久回味。教学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叠词词组并非随意使用,它用细腻的方式指向歌词深处,流露出更多细节化的情感信息,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心理。

三、用“童耳”倾听,遇见更生活的音乐

都说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只有贴近生活的音乐,才能真正勾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